金剛經研讀之八十三 - 自我轉化的關鍵 (二)

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一個娑婆世界。

娑婆的意思是〝堪忍〞,每一世界皆一佛國,其他的佛國非常清淨美好,像極樂世界它是金沙布地、七寶樓台、八功德水,沒有穢惡污濁,三惡道苦,那裡的眾生沒有貪瞋癡,沒有六道輪迴的苦事,都是蓮華化生,清淨莊嚴。而我們這個世界是個堪忍的世界,因為眾生有貪瞋癡的無明,造作那麼多惡劣的事,承受著苦報的輪迴,還不知道這是苦,還樂在其中,所以說五濁惡世;而同時在這個世界中,又有許多行使菩薩道的眾生,他們為了救度沉淪的眾生,堪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而不出離,所以說我們居住的世界是一個堪忍的娑婆世界。

然而釋迦牟尼佛的願力,就是在這娑婆世界成就覺悟之道,而後來救度這苦難世界的眾生,所以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國。佛國應該是美好的,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為什麼充斥著種種罪惡、種種不如意呢?這就關係到眾生自心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去思考,比方說,牛喝水成奶,為什麼蛇喝水就成毒呢?不錯!是牠們的業報不同。業報又怎麼來的呢?因為自心業作的造作。

我們再看,我們人所看到的水,與其他眾生道所見的就不同。天人看水像琉璃,地獄眾生看水是血,餓鬼道的眾生看水是火,水族動物看水,則是牠們甜蜜的家園;因為造作不同,所以受報就不一樣,而這一切的關鍵,就在眾生的〝心〞!為此禪門祖師才會說:〝不明自心,學法無益〞。所以〝明心見性〞實在就是我們學佛者的一個主要課題。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娑婆世界是一個五濁惡世,被五種不好的惡濁現象充斥著:

一是劫濁,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有時空,時空有成住壞空的變化,在慢慢運行之中,我們不知道,也看不出來。好比壽命有增有減的變化,增劫最高可以達八萬四千歲,人的壽命最高達八萬四千歲,這是平均年齡,每隔一百年,平均壽命它會減一歲,減到最低限度是十歲,這個遞減的變化過程叫做減劫。到了減劫的極限之後,每隔一百年,人的平均壽命它又會增一歲,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又是一個極限,這是增劫的情況。我們人生命之流就是處在這麼不知情的變動之中,所以謂之〝劫濁〞。

第二是見濁,經中說:〝令汝流轉,心目為咎〞。這道出了我們生命生死流轉的一個總成因。原來是我們執著所見為實,〝見〞是眼根與色塵緣境能所相應,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一個結果,而實際上是虛妄的心識作用,本來沒有一個實體,是我們的心,隨著色塵外緣污染,認賊為子之咎。由於每個人所見不同,造成的執著也就不一樣。人總是先入為主的,很容易會形成一個成見;總喜歡執著自己所見的為準,自以為是,就否定別人,於是就各執所見、紛爭不已,這就是〝見濁〞。

第三是〝煩惱濁〞。人基於有見,就有觀點主張,觀點不同就會產生疑惑,佛法告訴我們,這都是無明的現象。無明就是惑,因惑就造業,因業就受苦,有苦就成煩惱。所以煩惱如影隨形,不得解脫,因之謂〝煩惱濁〞。

第四是命濁。生命是脆弱的,從生到死,遷流變化,而且剎那迅速。眾生無可奈何地要去承受生老病死的無常變化,以及生命無常凋零的悽愴苦悶,還要承受生命中種種驚懼惶怖的生命威脅,這個就是〝命濁〞。

第五個是眾生濁。這個世界除了我們人,還有其他五道的眾生;也就是我們曾經介紹過的十法界中間的六凡現象,依於所造業作的性質,分別入於輪迴之中受報。除非在人道能夠聽聞佛法,學習佛法才有出離的機會,否則就是永劫沉淪於〝眾生濁〞中。

佛經告訴我們,〝得人身如掌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古德又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的警句,而且即使得人身,能夠聽到佛法還要有福德因緣,僅僅有福報不夠,福報是善業的一種果報,必須同時要修智慧,依於道理方法去修養自己才能夠轉為功德。經中告訴我們──佛法的難遇,有如大海盲龜之值遇浮木孔。一隻瞎了眼睛的海龜,牠浮游在汪洋大海上,遇到一塊漂流的木板,木板上有一洞眼,而此盲龜的頭剛好從這浮木孔的洞眼中鑽出來,試想這機率有多少?是不是太渺茫太不可能了?

《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陀的話一點也不誇張。佛陀說法很喜歡用譬喻,曾經在許多的經典中都提到:〝智者因譬喻而得解〞。人是思想的動物,如果我們透過思想而領悟到什麼,那就是最值錢最寶貴的智慧。佛陀善用譬喻,讓我們從譬喻之中自己去領悟其中的道理。既然人生學佛難得,如大海盲龜之值遇浮木孔,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得以學佛的機緣,開啟我們往後覺悟的旅程,那個饒益性將是無邊無際難以算計的。就像金剛經裡面講的,我們如果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功德無量無邊,但如果受持讀誦《金剛經》,換言之,就是學覺悟的佛法以致發起阿耨菩提之心,那功德比起前面的布施功德,可是百千萬億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

我們再回到前面的課題:
佛陀悲憫韋提希處境之絕望痛苦,於是為韋提希示現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介紹阿彌陀佛的願力世界以及往生的修行方法。《佛說阿彌陀經》雖是一部佛陀不問而自說的經典,實則緣於韋提希的需要而說,所以佛陀宣法絕不是勉強的行銷,都是合乎因緣和合的原則,這樣子才不會引來外道的譏諷和毀謗,對佛教也才不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