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位佛學思想改革家-生公說法 頑石點頭

    竺道生(西元372-434),東晉鉅鹿(今河北平鄉)人, 據僧傳記載,本姓魏,家族世代為官,其父曾為廣戚縣令,後來遷居於彭城(今江蘇銅山縣)。

  •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23期 2008年 3月刊

竺道生(西元372-434),東晉鉅鹿(今河北平鄉)人, 據僧傳記載,本姓魏,家族世代為官,其父曾為廣戚縣令,後來遷居於彭城(今江蘇銅山縣)。

道生從小天資聰穎,領悟力超強,其父知其根器非凡,特別疼愛他。七歲時,巧遇當時名僧竺法汰,時竺法汰在健康(今江蘇南京)瓦官寺講『放光般若經』,朝野僧俗來聽經者數千人,道生隨之出家,並隨師改姓竺。

出家之後,竺道生鑽研佛理,勤奮刻苦,十五歲便登台開講佛法,解釋經義見解深刻,析理分明,用辭清晰圓潤,使得當時的宿望學僧、名士,皆慮挫詞窮,莫能論辯。二十歲受具足戒後,識見更加深厚,個性更聰慧靈巧,講說之聲名更大,遍揚於當時。

東晉安帝隆安元年(西元397),時年二十五歲,入廬山進修七年,並曾向僧伽提婆學習「一切有部」之學說,約三十二歲遊學長安,與同學慧育、慧觀、慧嚴等從鳩摩羅什學習大乘般若中觀學,並參與翻譯大小般若品之工作。約三十五歲遊長安南返,途經廬山,把僧肇的『般若無知論』帶給慧遠、劉遺民,促進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南返後的二十幾年,是道生思想成熟期,他認為「入道之要,慧解為本」,不拘泥於經教文句,能獨立思考,讀了『涅槃經』後提出一闡提也能成佛的『佛性論』及『頓悟成佛』的觀念。這在當時『大般涅槃經』還未傳入,佛教界並不知此觀念,竺道生的大膽主張,被當時佛教界排斥,視為異端,被擯離京。

離京的竺道生,來到了蘇州的虎丘山,萬分感慨的,忍不住對曠野的一堆大大小小的石頭發表「一闡提之人也能成佛」的理論,他對著群石述說為何一闡提之人可成佛的道理,據說當時生公對頑石說法的場景,大概是如此的:

他高高的坐在一塊巨石上,提高聲調對著石塊們說道:「眾生皆有佛性,萬物也皆有佛性,你們雖然是一些石頭,但是我相信你們也是有佛性的。你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沒有佛性,只是一些無知無識的石塊;你們都有靈性的,靈性就是佛性,你們只是正處寂中而已。」....(注)

生公又激動的說:「『涅槃』,『涅槃』在我國翻譯出來的是『滅度』、『不生』、『無為』、『安樂』、『解脫』、『圓寂』等意義;佛經上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 

接著又說:「德無不備謂之圓,障無不盡謂之寂,正如你們這些石塊,都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圓渾天成,寂然不動,正是大合於圓寂之義,也就是合於涅槃之義,又怎能說你們沒有佛性呢?既然你們有佛性,難道一闡提之人就沒有佛性嗎?」

他看著一群半點也沒反應的頑石厲聲喝道:「石塊們啊!你們是被大涅槃風吹拂過的,你們應該有靈性的,難道一闡提之人就沒有佛性嗎?不能成佛嗎?可不可以,你們說啊?!」

道生說到這裡,只見座前大小頑石,竟一個個都大點其頭,前俯後仰,彷彿同意他所說的話,他慷慨激昂真情流露,感動了群石。這一幕奇景,被附近工作的虎丘山民看到了,紛紛皈依於他,這便是有名的「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來源。可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絕非虛言。

今日,我們都知道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之人也是眾生,只要誠心懺悔改過,當然可以成佛。但是,當時『大般涅槃經』還未傳入,佛教界並不知此觀念,眾高僧大德執泥於文字,不知要探討經中義理,卻指他離經叛道,擅改佛意,直到北涼曇無讖的譯本『大般涅槃經』傳入,其中有「一闡提之人皆可成佛」的記載,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見解。

道生的不拘泥文句,有獨到正確的知見與不流俗的勇氣,又可從流傳的事例中證明:

有一次,虔信佛教的宋武帝大宴群僧,午宴延誤了,竟過了正午,當時佛教界仍遵奉印度過午不食的佛制;就有一位名僧高聲說:「佛制規定過午不食,我們不敢下箸!」登時,氣氛尷尬極了!眾僧無人敢舉箸,武帝與大臣面面相覷,僵在那兒,殿堂上一片靜寂,此時,武帝抬頭看看天,急著說:「你們看啦!只不過剛剛日中而已,還未過午啦!」

道生看到武帝用手指著天空說,便趕緊站起來說:「是啦!是啦!是剛好正午,怎麼說不是正午呢?」說完後,就舉筷端缽,吃起來了,眾僧看到了便也不得不食。由於他的機警化解了一場僵局,這也與他一向主張印度佛制,應適度的順應中國的習俗民情,不應照單全收。例如:印度人是蹲坐用手抓食,中國人是方坐以筷夾食,與中國人飲食習慣不同;在印度托缽而食,有其環境和條件必須過午不食,我國則無此條件和環境;學佛學其義理及精神,而非拘泥其形式,照本宣科食而不化,可見他是一個能獨立思考,有創見的人。

自從曇無讖的譯本『大般涅槃經』傳入,印證其「一闡提之人皆可成佛」無誤後,竺道生又出來說法,他的學說得到更多人的接受,由『涅槃經』體悟「人人皆可成佛」的見解,成為當時的主流,亦影響至今,已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早年學般若,中年學涅槃,其「般若性空」與「涅槃妙有」的理論,成為中國佛學思想的兩大理論,推動了整個中國佛教及學術思想的重大轉變,他的「涅槃佛性論」更是以「般若實相說」為基礎而提出來的,其中更引申出『頓悟成佛』的思想,其「見性成佛」、「頓悟成佛」且不廢漸修的思想,影響日後禪宗的發展,成為中國禪宗的特色,皆是出自竺道生的思想理論。

錢穆寫中國思想史,提到竺道生時,讚美他是使佛學中國化及理智化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以超時代而不能為時人所接受的勇氣,所持的種種創見,使佛教真正融入中國,成為適合於中國人的佛教,不僅未扭曲佛意,反更發揚大乘佛教的精神,更確定了中國禪宗的特色。自從竺道生復出說法後,其學說成為當代顯學,他著述極多,有:「維摩詰經義疏」、「妙法蓮花經義疏」、「泥洹經義疏」、「小品經義疏」、「善不受報義」、「頓悟成佛義」、「佛性當有論」等等.....惜因戰亂及年代久遠,多以散佚,僅存「法華經義疏」二卷、「維摩經義疏」和「泥洹經義疏」若干殘篇,以及答<王衛軍>短文一篇,由這些斷簡殘篇仍可窺探其思想特色及其創見。

劉宋元嘉十一年(西元434)竺道生在廬山精舍登上獅子座開講『涅槃經』,一如往常,音色宏亮、氣色極佳,反覆解說,聽眾莫不歡喜;講完後,只見其手上拿的拂子紛然墜落,他已端身而座,悄然辭世,神色如入禪定,正應了當年被擯離京時發的誓言:「若果所解說種種之佛理是正確的,願捨壽時,高踞獅子座上!」消息傳開,當年反對者莫不驚嘆慚愧,悔不當初,更深信其真知灼見了。時年,道生世壽六十二。

注:南北朝時,佛法初傳中國,一般學佛者,難免以儒家的思想來理解佛理,道生亦難免,故有「萬物皆有佛性」的說法;「佛性」乃覺悟之性,人才具有覺悟之本能,有覺悟之機會,這在現代,是很清楚及確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