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增益功德

    「唯一」是什麼?要能夠達到了生脫死,所以唯一的功德,是以生死一大事因緣來說法,如果離於生死只談功德,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徒。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85期2023年03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增益功德
/白雲老禪師

 

前面把所有的道理方法,下手的地方都做了介紹,這時段來做個總結。所謂的「總結」其實在佛法中已談了很多的因緣法則、因果關係,最後是什麼呢?就涉及到所謂的功德問題了。先要了解「功德」怎麼解釋?在「功與德」完成的一個名相的前提之下,不可以把功德作為一個單一的說法。功與德是分別的一個道理,去發現它,才知道什麼叫做功德?

 

「功」是一種利益,這種利益是具備了能力,而能表現出來的利益,也具備一種精神,什麼樣的精神?付出的精神,談「犧牲奉獻」,其實在佛法上是講「付出」不談犧牲。具備這種有饒益性的,而能以能力表現的,一定要有所付出,不能付出,就變成什麼呢?這個功是有利益,可是能表現的不是個人的能力,而是別人的能力,這中間並沒有什麼付出,所以不能稱之為功。

 

「德」是一種善行,或是一種行為的表現,這種行為的表現可以作為典範,也就是只有利益沒有傷害。常講「道德修養」,其實都是談德的問題。可是這不只是表面而已,在人的心念中,要具備這種善因而有善行,然後顯現出善果來,才叫做德。所以「功德」最簡單的說法,「功」是一種饒益性,「德」是一種修養條件,把這種修養條件化為力量,使別人得到饒益才叫「功德」。

 

很多出家人對「功德」兩個字,動不動就說「做功德」,做什麼功德?布施!供養!把它當成一種功德而已。以表相來看並沒有錯,探討內涵的話,的確差距太遠,為什麼呢?因為完成這種功是一種利益的話,一定是自己的能力表現的,不是藉由別人的能力。所以這中間曾經付出多少?也就是修養多少?才能產生效益的一個果。

 

德,其實就是一個因,什麼因?行為原來從所謂的修養中間,在任何時間、空間,起心動念都是善的,而且這種行為表現,是可以作為典範的,不是自己認為我具備這種條件就是典範。因為不好的典範也叫典範,不一定只有好的典範才叫做典範。

 

在電視上也看得出來,這是一種不好的示範,其實示範有好的、不好的,談典範不就是一種示範嗎?在此我要再重複:「功」是一種饒益性,這種饒益性必須是自己修行完成的;從身口意行為慢慢修持完成的一種修養,這修養才稱得上能力。這種能力一定是自己修養而形成的,是自己修行而形成的修養,所以曾經付出多少你才能顯現這種效益。

 

「德」呢?肯定是好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只有饒益性,沒有任何的缺失,也就是能夠達到這種「功」的果。所以在起心動念中間,任何的一個時間、空間,都如此表現才叫做德,不是一個偶而的表現,或藉別人的能力而表現,所以說德是因,功是果,這才叫做功德。絕不能說,我付出了就是功德,付出了可能只是一種功,不一定是德。要怎樣付出了有功還有德呢?

 

無相布施、三輪體空,都是修養形成的。要有這種德性,才能完成功的力量,所以說德是德性,功是功力,這是對功德必須要認識的。在佛法上面談功德,有所謂的「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什麼?就是「唯一的」意思。功德唯一的是什麼?唯一的是饒益性,中間沒有任何的傷害,任何的缺失,還有一點點傷害都不能說這功德是唯一的,為什麼?

 

因為功德的行使,往往是從表相來看,內在是不是如此呢?常說「要發自內心」,佛法是講究表相跟內在的相呼應。有人講「有口無心」,嘴裡說「沒關係!」心裡卻恨得不得了,就是心與口不合一。講唯一的功德,可以說內外是相契應的,沒有任何一點違背。究竟什麼是唯一的?如果只是把功德擺在所謂的財施、法施的布施行為來看,要了解財施可以幫助別人的色身,法施可以幫助法身,這只是一種幫助的行為。「唯一」是什麼?要能夠達到了生脫死,所以唯一的功德,是以生死一大事因緣來說法,如果離於生死只談功德,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徒。

 

真正一個學佛的人,目的是在得解脫,解脫什麼?於「生」能明明了了,於「死」得究竟解脫,才是功德唯一的法義。如果不能把握這原則,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徒的行為,不是學佛行者的修養。所以有人說功德是予人利益,幫助他人得到利益,沒有錯!可是這只是於物質的條件,或者精神條件的付出而已,因為這跟「生與死」解脫之道差距太遠。

 

所以唯一功德是能幫助人家了生脫死,可是憑什麼?就要憑自己具備了「了生脫死」的條件修養才行。所以功是一種功力,德是一種德行,肯定要有這種修養,達到這個功的目的──「明了生、解脫死」,於生死可以出離突破,不再輪迴。很多人認為財施、法施就是功德,其實財施、法施外,還要維護一個無畏的精神,就已經很難了,何況還要能了生脫死,得解脫就更難了。

 

可見,原來功德還有層次的!做善事也是功德,可是話說回來,做善事是一份功德,如果誦一部經典呢?它也是功德。《金剛經》常常談到,以七寶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還不如讀誦這個經或裡面的幾句偈,它的功德更大?!其實,不是一個功德的比較,而是說一個結果能達到它的效益、饒益性。

 

 

用七寶幫助人家色身,能夠得到這個安穩,即使講些道理、方法,別人在法身上好像有所成就,可能還只是一個知識經驗而已。究竟於了生脫死得解脫,能有多少效益?本身是不是已經具備這種修養?本身沒有具備這種修養,怎麼能夠把層次提高?常常談功德,總把布施兩個字擺在前面,布施功德,功德無量,這是一個宗教心態。

 

因為佛法的目的,是要能了生脫死,要能出離六道,出離三界不再受輪迴,才是唯一的功德。談功德,不要只把「布施」這兩個字擺在上面,除了布施,還要有這種條件的修養。布施有什麼條件的修養?財施要有錢布施,法施要有這種知識經驗,有這種修養的布施,還要提高它的層次呢!達到所謂的「無相布施」、「三輪體空」,這都是布施。可是於功德而言,只是布施不夠,為什麼?生死大事並不能得到解脫。所以「唯一的功德」,真正的法義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達到於「生」能夠明明了了,於「死」出離六道、三界,不再受輪迴;而得到究竟解脫,又是一個什麼境界?涅槃境界!可見談功德,不要只把布施擺在前面,還要有修養,包括物質的、精神的修養。

 

還有關係到佛法裡面,所談智慧的修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智慧?在前面介紹過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如果把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完成了,智慧就圓滿了。就可以發現,布施功德以財施而言,就是一切智,以法施而言呢?那只是道種智,如果把這些都能從修行上面完成修養,能夠了生脫死得究竟解脫,進入到涅槃境界的話,才可以說是一個圓滿的智慧。

 

可見談功德「智慧」,或講般若波羅蜜,才是不管從低層次的到高層次,都少不了的修養。雖然談了這麼多,要怎樣使功德的饒益性愈來愈高,而且不會造成任何一點點後遺症或副作用呢?除了我剛剛講的,需要完成般若波羅蜜,其實還是不夠,因為什麼?真正談修養來自修行,所依皈的還是戒、定、慧三個條件。

 

於戒能做到不犯,於定能做到不亂,於慧可以做到不癡,這個「做到」就是完成修養,正在做就是修行。有沒有修行很容易發現,可以看有沒有得到修養的成果;如果自認有修養,卻從來沒有去修行,即使道理懂得一大堆,做不到等於沒有,因為不能達到它的效益性。所以要使功德的饒益性愈來愈高,不能用教條口號的方式去喊「我自度又願意度他,我自覺又願意覺他」,念這些沒有用。

 

「自度」真正自己能得度嗎?得「度」是什麼?遇到任何問題能化解,就有解脫的修養。於生死大事來講,能出離六道、出離三界,肯定達到了究竟解脫,究竟解脫才是一個「無上功德」。所以在此把「功德」兩個字,除了認識布施的功德,還有修養的功德的一個差別,也就是饒益性成份的大小。不能只把功德擺在布施上,布施功德不是不好,當然好,為什麼?能夠幫助人家,能夠付出,有這種善行,而且打內心都願意這麼做。

 

可是將來最多能得到什麼?得到一份福報,這種福報的結果是到天道去享樂,一旦福報享完了還是要退墮到什麼地方?退墮到人道,甚至於下三道,還是要隨著自己的業受報、受完。如果能了生脫死,得究竟解脫的話,即使有這些福報,都可以作所謂的功德迴向。

 

我順便談談「回向」兩個字,功德回向,如果要談回向的意義,是要有功德才能回向,功德迴向是一體的,也就是把自己既得的利益,不管是能力的、條件的、修養的,把這種既得的利益,給予更多人去分享,才叫功德回向。

 

不只是口中唸:「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有情眾,皆共成佛道。」就只是唸那四句,而是不管是物質條件,知識經驗的條件,甚至道的修養,是不是真正能達到功德的目的?真正能把既得的利益給予更多人,讓大家分享你的利益,唯有這種境界才能說得上是「饒益功德」。否則只是功德上面的一些認識,譬如布施,布施又怎麼樣?布施就算將來能到天道去受福報,還是離不開三界六道。

 

在佛教裡布施功德尤其普及,到處都在談布施功德;「放生」,則認為可以增加壽命,活到一百歲,甚至二百歲好了,還是六道眾生。我不是說放生不好,必須要了解它的功德價值在那裡?如不如法?不如法那麼連功德價值都沒有。

 

放生功德,「放生」是什麼?是眼見人家在宰殺的時刻,能起一份善行,把牠買了然後放生,不是叫你丟棄,所以放生不是丟棄,放生要有放生的環境,例如:有山林、有放生池,有這種環境,飼養牠到死為止,那才叫「放生」。

 

現在的放生是叫做丟棄,花錢買了再丟掉,功德在那裡?功德是講究饒益性,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過程,或表相的認知,這是在功德上面,尤其是功德回向方面要把握的一些原理原則。(《大乘起信論法義》已全文刊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