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現實之間 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重視的是團體的溝通、共識,所謂智慧的表徵,是有同理心、包容心,能做好自我的管理,知道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擺脫舊習慣,跳脫狹窄的思惟框框

  • 文:淨浩、淨月出處:佛法與現實之間期數:383期2022年12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對談/淨浩、淨月
整理/編輯部

 

一、穿衣吃飯───佛法在日常中的運用

在白雲禪寺有一次與師父話家常,同修淨月表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我」,而她發現自己的這個「我」會作祟,常常會隱隱作怪,而她當時「當面錯過」,沒有在細微之處馬上發現自己的那個「我」。後來她舉生活間的穿衣、吃飯為例,我們遂有以下的探討:

 

淨月:通常我兩三天洗一次衣服,那一天正準備要洗衣服,淨浩突然在旁邊,他好像沒看到我手上拿著的衣服,一旁提醒我:「衣服要不要拿去洗了?」很平常的一句話,他純粹是提醒,可是我們的習性就會出來,我說:「都已經要洗了,你為甚麼還要說呢?」

 

針對我心裡微微的不舒服,之後我們兩個就坐下來討論:「真奇怪!怎麼你這麼一句話,我的心裡竟然會不舒服?」這是自我微妙的地方,明明他講得沒錯,他只是在提醒,而我卻反射性的回答。

 

淨浩: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衣服在那邊我有看到,我只是順口一句「衣服應該拿去洗了吧!」其實兩個人想的是同一件事,但經我這麼一說,這看似稀鬆平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話,也會激起對方內心的微波。

 

淨月笑說:那時心裡隱隱藏著不舒服。我的發現是-─基於人的習性與自我意識,愛面子,維護自尊,好像自己沒做好該做的,事後被人發現了。

 

淨浩:聽淨月這麼一說,覺得這個互動很可愛,這有點「不是理由的理由」,讓人忍俊不住的笑出來。當然生活離不開穿衣、吃飯尋常小事。我再提一件關於家裡吃飯的事,這事我請淨月先說。

 

淨月憶起那次的互動:

當太太的當然有心為家人準備營養、豐富的餐點,可是有一次兩人的互動沒有達到共識。

 

在一次的晚餐,我準備了飯菜、水果,我經常會準備三種水果,對於水果的食用順序有自己的想法,自然而然就說:「這個先吃,那個後吃...」

 

說完看到他的表情略顯困惑,我便稍加解說。可是這樣的指令還是讓對方不舒服:「為什麼要先吃這個、後吃那個…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

 

淨浩表示:事後討論,我對她講的都ok!但是我這個人講求隨緣自在,怎麼連吃都沒自由,吃東西不是要安安靜靜的吃,還被妳管來管去?不過從這裡可以發現一件事很奇妙!也就是老和尚常常提醒我們的,如果對方感受不到你的好意,反而會造成誤會與困擾。

 

又有一次,她準備了奇異果、蘋果與木瓜三種水果,又講這個先吃,那個後知,我就直言不諱,提醒她說:「怎麼....妳又來了!」「對喔!」她就不好意思的解釋:「為什麼這個要先吃」,因為其中有一種水果比較酸,酸的先吃比較好。我仍說「我有我的想法」。

 

我也忘了那次是照這樣吃嗎?可是我認為自然一點比較好,我不會說哪一個先吃、哪一個後吃,我真的不會介意這種事情。但是事情溝通完就放下!也不要一直耿耿於懷,所謂藉事鍊心,我們有時會舉生活中的瑣事來止觀,好比「洗衣服的事」....

 

淨月的省思是:是不是當下我就只要說「謝謝你提醒我,你怎知道我要去洗衣服了?」一派幽默、輕鬆、沒有火氣,強烈的自我就不會竄出頭來!一來把問題化解了,也不用一直嘀咕著「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麼?」因為這句話裡面含藏著情緒。本來一家人能同桌吃飯,享受庖廚時光,穿衣吃飯都是一種幸福美好的日常,遇事能換位思考就會釋放生活的醇厚甘味,不是嗎?

 

淨浩:大家別看這些生活上雞毛蒜皮的細節,如果累積不化也會造成彼此的齟齬。所以該放下就要放下,總不能規定人家一定得聽自己的,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嘛!對於「尊重對方」,我覺得她說得好,她說:譬如「鳳梨頭鳳梨尾」,一般是說尾比較酸!那你為什麼要先從酸的吃起?其實,你相信嗎?時空的變化,今天台灣的鳳梨「頭與尾」都不甜,都是酸的;佛法講求不定法,哪能侷限於一個框框?

 

由此,學佛後比較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執著,慢慢的化掉一些束縛與糾葛,思考上便多了空間,這就是佛法!我與她也沒有刻意要怎麼做,只是藉由日常中一些事情來探討,生活便又熱鬧起來了。我們共同的看法是──我們可以輸出各自習慣的生活方式,但有時也不妨思考對方的想法,透過溝通,跳脫慣有的立場,不慍不惱,學習拿得起,放得下,沒有一定的章法連貫,就是藉由這樣的練習,希望「日常生活」於我,在修養上能更增上,能體悟更多、更深、更廣,慢慢的更能領受「應無所住」的自在灑脫。

 

二、認識問題、化解問題──佛法在職場的運用

 

「沒有問題不要去製造問題,有了問題要想辦法去化解。」

 

淨浩:平日在公司遇到人事問題,我都會思考解決之道,分析問題出在哪裡?怎樣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法解決!老和尚說:不要為問題找答案,因為答案中又會有一個問題。在講到「有、無、非、空」中有提到──問題來了,產生煩惱,不要只忙著找答案。」

 

所以,如果菩提是答案,你的問題會不會得到化解?不會!因為為菩提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卻有人抓著不放,一味地求得菩提!不知道「菩提就在煩惱中」,不去面對煩惱產生的原因,錯解了方向,結果問題依然存在。

 

就像我在公司開會討論問題,主管與同事總會抱怨、牽拖一大串…想找一個方法應急,最後問題還是擺在一旁。我就問他們:「方法在哪裡?有方法能化解問題才重要!」通常問題中有一連串的「為什麼」,不從問題、煩惱上去認識、分析,找出事情的利弊、得失,癥結哪裡看得清楚!乃至無明迷惑、推委責任,不願承擔,只會治絲益棼。

 

所謂「對事不對人」,如果當主管的不能冷靜,火爆脾氣,隨意嚴厲的指責屬下,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基本上我這主管,總會抱持開放的態度,有問題大家一起坐下來討論,可是做了決議之後就不可以有第二個聲音,「開明、專制」的分野就是這樣。這樣整個團體會被帶上來,可以增強所謂的凝聚力,感覺佛陀的道理方法用在人事管理上還蠻管用的!

 

我重視的是團體的溝通、共識,所謂智慧的表徵,是有同理心、包容心,能做好自我的管理,知道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擺脫舊習慣,跳脫狹窄的思惟框框。因此為舊的事物注入新機,在職場讓大家做起事來更有勁,才能達到圓滿的可能,這就是老和尚講的「零缺點」。

 

因此如何善用人力資源是一種藝術,舉凡與人相處共事,五蘊的「想行之間一定要有間隔」,不要想到了馬上去行,事情就失去轉寰的餘地,紕露就會層出不窮。因為身口意的表現粗糙、尖銳、沉不住氣,跟別人隔隔不入,那就無法創造雙贏的局面。

 

就如老和尚說的──「無我」並不是「沒有我」,而是說除了「我」之外,也要考慮別人的存在,我們可以表達想法,可是也須尊重對方,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接納、包容別人的「我」,就是在縮小、淡化、調整自己的那個「我」,唯其如此才有空間容納別人,不傷害別人也能保護自己,完成最基本的修養。

 

在老禪師的《大般若經要解》DVD〈十六知見之我,以顯神妙之我〉說:人因為有「我」,故而分別、計較、執著;也可以說,人是依於自己的知見而生起分別、計較、執著。如果不認識問題、不了解為何煩惱?不從道理方法上著手,就不可能搞清楚真相,只會消極的懊悔,產生更多的無奈,找理由原諒自己,問題依然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