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識的面貌

    有多少人學了一輩子,甚至生生世世,好像都在學佛,始終不能見道,更不能成道,為什麼?因為盡是在業裡面打轉,要不然就是盡在道裡面打轉。不會去了解業與道的因果關係,跟因緣法則的問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9期2022年8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識的面貌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到了心意識的「心」與「意」的問題,最後談「識」的問題。我經常說面對問題,去認識、了解、發現,其實這些認識、了解、發現都是「識」的問題。來看「識」是怎麼形成的?怎麼起變化,產生作用?先要知道,「識」的根本,是來自我們的五根跟五塵,因為五根跟五塵相接觸,「意根」才會去相應而進入到任何的一個根,產生一種境。這種境叫作「塵境」,塵境是經過意根,產生認知、了別,才會生起的。

 在唯識學上面談「識」是說什麼?五根對五塵,「意」的加入而轉變為「識」,這是唯識學的理論。其實也不一定全歸之於唯識學,佛法的理論也是如此,可以說佛法中各家各派都是這種方式,這是一個基本理論。

 不可以講六根對六塵,為什麼?因為前面的五根是一個不變的,第六個「意」才是一個變化的。所以五個根叫做根本,也叫做不變的根本,第六個意是一個變化的根。如果說六根對六塵,就不可能有識的顯現,只是個相對法,我一直說佛法不是相對法。

 為什麼說「六根、六塵」不是相對,而是說人具備有六根,會接觸到外面的東西,事實上只有五個根本接觸到外面的五個東西,而「意」是內在的。五根對五塵,意根加入了才會產生塵境,眼耳鼻舌身是一個不變的。那「色聲香味觸」怎麼會成為法?五根對五塵是屬於色塵,意根進入轉變為法塵,這樣完成才叫做境。為什麼境是內涵?這個內涵是什麼?知道、分別了什麼?也就是認識、了解而後發現了什麼,這是從根塵的關係來說的。

 再看第七個「末那識」,所謂末那識,就是談我意識,我意識有業的、也有道的,也就是我意識的力量,有業的力量、有道的力量。不能只談業的力量,佛法談到業,不可以捨棄道,談到道也不可以捨棄業,因為涉及到因果關係、因緣法則。講「我意識」,其實就是一個主宰,說末那為心,心為主宰,說的就是第七個根本。

 然後看第八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梵語,直接翻出來,應該叫做「無盡藏」,怎麼叫做無盡藏?也就是阿賴耶識裡,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再多它也可以收藏在裡面,因為它的空間無限大,不管有多少東西都可以放進去。所以說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都擺在阿賴耶識裡面。無始以來,經歷了多少百千萬劫,造作了多少業與道的種子都放在這裡面,所以叫做無盡藏。

 一般也有稱它為「如來藏」,為什麼叫它如來藏?因為「如來」的本意,就是過去所造作的業,藏在阿賴耶識裡面,叫做「來」,「如」包含了有來有去。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不管是業的種子、道的種子,只要相應於外面的緣就會發出來,所以有來有去。可是不能說阿賴耶識只叫做什麼,必須要知道它裡面的內涵。

 五根有「眼耳鼻舌身」,五塵有「色聲香味觸」。可是第六個意根,因為是變化根,可以使根塵相接觸以後轉變為法,它有這種能力,就有所謂的「能所關係」,所以六根六塵,第六個根是屬於「能」,前面的五個根是屬於「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意會起變化,具備有變化的能力,前面的五個根本,是不會起變化,相對的對象是什麼?就是「色、聲、香、味、觸」,這是第一個根與塵的能所關係。

 其次看第七個「末那識」或講「我意識」,它的能所關係是什麼?先要了解末那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心」,心的變化作用是什麼?是五蘊。所以談七識,等於就是談「五蘊」的「色、受、想、行、識」。

 這個色是怎麼形成的?色蘊是來自外面的根塵相接觸,意根起變化產生為法。所以從色塵到法塵,這時跟心相應,才會有五蘊的「色蘊」形成,色蘊一形成之後,才會有感受、有想法,然後怎麼去做,最後得到一個認識或叫做結果,這就是第七識的關係。可是「能與所」怎麼說?

 第七識心是「能」,六根六塵是「所」,包含意與法在內。再看第七識的能,它怎麼形成的?它是來自第八識裡面的種子,這種子有業的種子、道的種子。所以進入到七識與八識的關係,七識還是能,八識才是所。「所」什麼?所成的種子是業的種子還是道的種子?看這整個根,六根也好或者講六識或者七識、八識也好。真正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在乎第七識。「心為主宰」,是第七識為主宰,主宰就關係到能與所,所以心主宰的「能」,與六根六塵的「所」。

 如果是熟悉的,它是來自第八識裡面的所;如果是陌生的,是再經過六根與六塵再造的所。所以這個心的能,有「陌生的所」以及「熟悉的所」,熟悉的所就表示阿賴耶識裡面已經有的,阿賴耶識裡面沒有的就是陌生的,是陌生的就可以再造。

 比如看到這個人,一點印象都沒有,那就是陌生的;欸!這個人的面孔很熟,好像是誰?就表示阿賴耶識裡面,過去已經有這種造作的種子,所以這個心就很自然的產生一個作用。什麼作用?就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完成的作用。就可以確定,這個人的確就是某某人;如果是相像的話,一定在第八識裡面沒有這種東西。

 只是好像有,結果心的能,還是不能表現出來,不能表現出來除非經過再造作。可是這種再造作,有一個當然的,什麼叫當然的?幾個朋友見面,這個人我不熟悉,經過人家介紹,這是一種當然的。如果走在路上,看到不認識的人,好像是某某人,沒有人介紹,就會適可而止,最後還是陌生的。

 談這個識,究竟談能、談所,它的重點在那裡?重點就是在講「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這個理論在識來說,就是一個基本的理論,為什麼說種子生現行?種子是在第八識阿賴耶識裡面,心的能與阿賴耶識裡面所藏的這種能所關係,而產生現在的行為,就是熟悉的。如果不熟悉的,現行熏種子。我剛剛講過有一個當然性的,有一個再造性的,從這上面又可以發現,為什麼現行可以熏種子?就是再造而成的。

 所以談識,要把握它的法是講「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憑什麼?它的道理方法在哪裡?就關係到所謂的五根、六識、七識、八識。談到五根、六識、七識、八識,要知道它的能所關係。第一個能所關係,一定要知道五根五塵是「所」,第六根產生的法才是「能」,也就是第六個意是能。一旦進入到心,六根六塵就變成所,心是能,可是這個心的能是不變的能。為什麼?它是一個主宰者,主宰就是一種能力,所以熟悉的才會談到第八識的問題,就是第八識裡面已經有的。不熟悉的、陌生的就是表示,第八識裡面沒有這種種子。

 舉電腦來說,操作電腦是一個能,是誰的能?那個人的我,電腦的本身是所。如果,電腦本身的能所關係在哪裡?電腦的硬體設備就是「所」,可是「能」還是在硬體的裡面,為什麼?它的所是來自它的軟體,這個裡面就有熟悉,不熟悉的!很容易發現第八識講阿賴耶識究竟說什麼?電腦有一個主機,就等於電腦的一個什麼?就是像阿賴耶識一樣的東西,它裡面所藏的,就是軟體裡面的內涵。

 佛法從這個人的色身到法身,衍生出很多的所謂能與所的關係,很多的道理方法的問題。綜合起來看心意識三者,事實上,不能把它混為一談,三個是獨立的,去認識,然後來融會貫通。

 佛法有理、有法,其實「理」,就是道理,可是道理要有方法,沒有方法這個道理,就只是理論,就遠離了現實,現實就涉及到方法的問題。其實這幾句話,就是我剛講的大前提,關係到識的大前提,「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不只是人是如此,萬物都是如此。這話怎麼說?

 水果,它裡面有種子,這水果摘下來了,是因為過去的因,完成現在這水果,那是什麼?種子生現行。這水果裡面還是有種子!這個種子什麼時候會發出來,要再加以熏習,一般說就是要去造作、去耕耘,所以種子又會再產生現行。好比手上拿一個橘子,這橘子就是果,因過去把橘子籽種在土裡發芽,成為果樹開花而結這個果,是過去的因,所謂的「種子生現行」,種子就是因,現行就是果。「現行熏種子」,就可以說這個果裡面,同樣包含有種子,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就關係到業與道的問題。

 這個橘子,如果把它吃光了,不利用它裡面的種子,再來加以造作,去耕耘它,以後就沒有橘子了,也沒有橘子可吃了,也就是沒有將「種子而再熏習」,佛法為什麼要這麼去看問題?就是關係到業的問題。

 談三世因果,如果不懂得心意識的道理,怎麼去談三世因果?就變成一因一果了。因為因果涉及到一因可能有多果,同樣多因可能是一個結果,還有多因多果。它怎麼衍生出來的?就關係到心意識的原理原則,去運用它,而後發現這麼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什麼方法?怎麼樣去化解?否則談這些只是念些名相,不知道法在那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學它?所以說學佛是要學覺悟,想覺悟必須要有智慧,智慧就是佛陀講的道理方法,這道理方法,從修行完成為修養,就可以說完成了智慧。

 有了智慧,才能去化解問題,否則不知道法在哪裡?有多少人學了一輩子,甚至生生世世,好像都在學佛,始終不能見道,更不能成道,為什麼?因為盡是在業裡面打轉,要不然就是盡在道裡面打轉。不會去了解業與道的因果關係,跟因緣法則的問題,這因果關係、因緣法則,憑什麼?要從心意識這三個大前提,就是能把握佛法的基礎,就像談四聖諦法,談「苦集滅道」一樣的。

 苦是「集」而成,集是因,道可以消滅其苦,要有道才能消滅,所以只在因上打轉,很可能什麼?不是害怕就是逃避。佛法基本的道理方法,要把握才有機會學到佛法,然後把佛法轉變為自己的智慧,進而面對現實不會迷惑,才能得到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