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五蘊的調理

    老禪師當時介紹說:「本法門乃是輔助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的宗派,任何的行門。舉凡學佛行者,甚至教外人士,有意修心養性的任何仁者,只要依之修持,詳加揣摩,必能獲取深厚的利益。」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4期2022年2月

雲語書摘 五蘊的調理
/知

 

今天跟各位介紹的是千佛山的修行法要――止觀法門;它最初的名字是「禪那輔行法門」―― 阿舍那僧涅陀耶他摩。

這篇〈阿舍那僧涅陀耶他摩〉,最早發表於報章型的《佛印月刊》― 85與86兩期,分別刊於民國69(西元1980)年的10月29日與11月29日。

老禪師當時介紹說:「本法門乃是輔助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的宗派,任何的行門。舉凡學佛行者,甚至教外人士,有意修心養性的任何仁者,只要依之修持,詳加揣摩,必能獲取深厚的利益。」

「禪那」,我們曾經介紹過,有四個涵義――棄惡、思惟修、功德叢林和靜慮;在這裡簡單的說就是――思惟修與靜慮,或者說就是禪觀。

那麼〈阿舍那僧涅陀耶他摩〉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梵文譯音;文字上,老禪師沒有說明,但是在課堂上,曾經口述過一次,慶幸沒有漏聽,才能與各位分享;那就是――

在靜態的勝境中發現什麼!

那麼,什麼又是「靜態的勝境」呢?不就是「深深的禪觀」嗎!要注意的是後面一句話――要「發現什麼!」

千佛山的止觀法門,共分兩個階段、五個步驟:

第一階是止於一念 → 去做研究、分析、認識。

第二階是觀照菩提 → 要做到察覺和返照。

止的梵文名是奢摩他,老禪師的止是靜中有動;止於一念,然後去做研究、分析、認識。所謂止於一念,是當靜下來時(如靜坐後),止於任何一個最強烈的念頭;通常人最強烈的意念都是違逆不順的,多半是煩惱,以感性成分的居多。為讓大家能更清楚明瞭起見,必須先要做一些說明。

人的自我意識中有感性與理性兩種成分,感性成分來自於無始以來的無明造作,因為「貪、瞋、癡、慢、疑」五種情愫而形成;感性的表現完全是情識作用,所以是衝動的、隨興造作的、無明的狀態,成為煩惱障,這純粹是業的造作;所以很容易墮落於三塗,也叫三惡道,就是鬼類、畜生、地獄。  理性的成分源於後天教育熏習染著而成,它會形成不正見的所知障;不正見的內涵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等五類」,這五種屬於業性的所知障。

身見就是我見的執著;邊見是偏頗之見,執有、執空或執斷、執常,邊見是種偏執;邪見是不正見,比方否定因果論的撥無因果說;見取見是執著於「相」,以所見為是;戒禁取見是強烈的法執,執著戒律規範;這五類所知障在生活中都會造成我慢意識,形成強烈我執,成為煩惱根源,引發業的造作,入輪迴的苦海。所以經中說:「令汝流轉,心目為咎」。

煩惱障與所知障在《圓覺經》裡,分別稱為事障與理障,經云:「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除了業的所知障,還有道的所知障,即學佛熏習後形成的法執,這種法執也會障礙覺悟的解脫之路。所以《圓覺經》特別提到:「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而要摧伏此二障,則必須從禪那觀行著手。

禪那觀行基本上就是從事五蘊的調理,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完成,即心即我,就是「心」的內容,唯識學上叫它做末那識,也就是第七識。當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跟五塵(色、聲、香、味、觸)打交道時,第六根意根一定會跟入,意根有意識,意識跟進,五根的根識才產生作用,才知道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等等;如果進一步「想要做什麼、想怎麼樣……」,那是「我」的範疇,也就是心念動起來了,所以說「五蘊即我、即心」;這是每個人「我」的中心樞紐,每一個人都一樣,很平等,經中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它的動力就在五蘊,可以說是萬法的根源!六祖惠能大師悟的就是這點――「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還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是清淨的,被我們自己的造作染污,失卻光采了。

造業修行都靠它,沉淪、進取、成道也在它,不過它只是個現行的作用工具,在一期生命活著時才有效,它造作的結果呢?所有好的善的、壞的惡的,或不好不善、不壞不惡的,總儲藏於心王―如來藏裡,如來藏;唯識學裡叫根本識、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心王。

既然明白了五蘊是決定心識的關鍵,是〈十法界〉之源,而一切萬法唯心所造,所以「五蘊的調理」就至為重要了。

《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造法界有業與道的分隔,業有六法界,上三道――天、人、修羅,下三道――鬼類、畜生、地獄。道的法界共四類――聲聞、緣覺、菩薩、佛。

古德說:一念貪心起即餓鬼,一念癡心起即畜生,一念瞋心起即地獄;一念疑慢心起即修羅,一念落於無常就轉於人道,一念落於上品十善持戒就生天上,若依四諦而修證是聲聞,依十二因緣而修證是緣覺,依六度而修證是菩薩,以自覺覺他、萬行平等為觀念就是佛。

人道是決定性的關鍵,《楞嚴經》云:「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情想均等」就是感性理性均等,各佔百分之五十,理性多了往上升就到天道,天道享福沒有佛法,唯有人道思惟能力強,具覺知的能力;佛在人道修,人身難得。

經中說:「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而聽聞佛法則更難,佛經中佛陀說了一個很神的比喻:如大海盲龜之值遇浮木孔

這隻大海盲龜很老了,要一百年才浮到海面換一次氣,恰巧遇到一塊有洞的梨花木,佛陀為什麼要說梨花木?因為梨花木質地堅硬,經得起水泡。這隻瞎眼的海龜不僅碰到了浮木,牠的頭還從浮木孔中鑽出來,這機率可真是太微小太難得了;佛陀用這一比喻,告訴我們佛法之難遇。所以此生若能值遇佛法,實在是太幸運了,要好好把握才是。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那麼五蘊要怎麼調理呢?

《心地觀經》中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心要如何觀?心的內涵就是五蘊,五蘊完成即我即心,那不就是要研究五蘊嘛!老禪師在《心之路》書裡曾說過:「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可見五蘊的完成即意念,意念的集合即心念,心念即是我意識。所以講五蘊的調理也就是意念的調適。

  意念如何調適呢?老禪師如此說:

  色、受、想、行、識為五蘊之義,意念的變化就是情識分別;分別之時,可能有的現象,不外乎以下的兩種:

  一、計較而生執著。

  二、認識而得瞭解。

  執著的代價是隨業復又造業;瞭解的結果是轉業復能淨業。

  或許,有人要問:「如何把握關鍵性的修養?」

  答案是這樣的:五蘊於「想、行」之間的修養工夫。(《心路歷程―桑蒙》)

《仁王護國經》中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五蘊的變化作用既是如此剎那剎那迅速,又如何去調理、修養呢?雲老禪師提出了禪觀法門〈阿舍那僧涅陀耶他摩〉→在靜態的勝境中發現什麼,這是禪觀的內涵。

我們再回到前面談的禪觀的方法:

先止於一念,最強烈的一念,最強的一念通常就是「受蘊」引發的內涵,先以圖表了解一下五蘊的形成:   

       

    色塵 ―――→ 法塵 ―――→↓色法 (色塵緣境→即誘因)

     ↑            ↑          (心色相應) ↓

 (五根對五塵)――→(意根加入)――→↑心法 →色-受-想-行-識(五蘊完成即一念)                                                            

根(能)、塵(所)相應,意根隨入,法塵形成;進一步心(法)色(法)相應,色法是色塵緣境,也是誘因,色蘊形成時,便牽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極速!速極!

「靜態的勝境」,如何靜?必須行止(奢摩他),止於一念 → 去做研究、分析、認識。觀的梵文是毗缽舍那,於觀照中做到察覺和返照 → 觀照菩提;便是在靜態的勝境中去發現什麼!於自己,那就是最可貴的察覺與返照。

方法是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作為迴圜的空間,於中去做思惟修。

   色塵 ―――→ 法塵 ―――→↓色法 (色塵緣境→即誘因)

    ↑            ↑          (心色相應) ↓      

(五根對五塵)――→(意根加入)――→↑心法 →色-受-想――行-(五蘊完成即一念)  

                                                        思惟修

當心色相應,分別心起,是計較執著心。止於此念,去做認識,研究計較執著因何而生?分析其過程,再面對其結果,探討利與害的關係;在其間,自己所作所為有沒有造成傷害?有多少是感性的發洩?……等等,用學佛的理念去觀察,就會有所發現,於是於「受」就會改變,這是思惟修的基本道理。

有關止觀法門的詳細介紹,各位可以參考雲老禪師所著《修行法要》。下面我們繼續探討禪觀的殊勝。

觀是指觀行,所謂觀,是內視的工夫→要作深入的認識;所謂行,可先從身、受、心、法四念處下手,分別作研究、分析、認識,再進入深入的觀照,然後發現什麼而修正行為。

老禪師說:「禪觀的修行之道,其實就是觀行解脫之門;內視的工夫,則必須在世間的現實生活中,深入的認識自我,探討自己的情識變化……。於任何時的起心動念,要覺知煩惱生起的境相;因此才有四念處的觀法。於聲聞行者而言,觀四念處法(或說四念住)是基本解脫之法。」

聲聞行者〈四念處〉觀法的內容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基本上是厭離現實、離苦求解脫的觀法。大乘佛法的宗旨則是「佛法不離世間覺」,所以必須要知道「法在哪裡」!

法是什麼?法是因緣和合所顯現的一切人與人或人與事的種種現象,雲老禪師雖然是大乘佛法的宗師,卻從不淡漠聲聞行者的修行。行者若具有聲聞行者扎實的修持,一旦他能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時,便是盛開慈悲的菩薩花蕊。所以老禪師認為凡大乘佛法的修持,都少不了要以聲聞法為基礎。如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皆是,所以老禪師講〈般若學〉,對聲聞法一樣加以介紹;並將原始的〈四念處法〉銜接到大乘行者的觀行,作了如下的解析:

一、身念處──以身、語、意為造作之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出離)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切忌但作「觀身不淨」的偏離之法。

二、受念處──「受」源自五蘊中之受蘊,是情感反應的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具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於人我的表現呈現親疏、好惡等感受,於是構成因業而再造業,或者是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甚而至一些無可奈何的。所以,要知道世間的苦受與樂受,都是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如今感得苦、樂的果受;要把這個作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切忌但作「觀受為苦」的偏離之法。

所以老禪師常教誡弟子眾等銷業的方式,「業報來了,要能歡喜承受!」

  三、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或者是「業」的造作;所以說,於「心」的「處」,不祇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實相般若」的殊勝修養;猶若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方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性;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切忌但作「觀心無常」的偏離之法。

  所云實相般若即真如之境,清淨圓滿,自在無礙。

四、法念處──依事論理,從理言事,是謂之法;如《唯識論》中說「以自體任持,軌生物解,悉皆為法」,則知,法於「佛」的出離理念,是突破了「有體」與「無形」的限制,極窮於因果的關係、因緣的法則;擺脫沙界一切相對的窠臼,逕入絕對圓融的境界,也就是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切忌但作「觀法無我」的偏離之法。

    其實身、受、心可藉外、內、中三層觀法去認識:

    外 → 是色塵緣境,身外物,要相應,才生法,是謂誘因。

    內→ 是根,根與塵要相應,禍患之始。

    中→內是識,識是原動力,心生法生。

  有個婆羅門教的梵志修行人,有次參訪,兩手拿著合歡梧桐的花要獻給佛陀,參見後等佛陀的開示,佛陀要他「放下」,他於是放下左手上的花;佛陀又說「放下」,他又放下右手的花,接著佛陀還是說「放下」,他就糊塗了,問佛陀「我兩手都空了,還要放什麼呢?」

  佛陀對他說:「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無可捨處,是汝放身命處!」梵志於當下悟到了無生忍。 

  放到無所放處,便是汝放身命處。捨到無所捨時,你就活了,就自在了;可見束縛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以觀身、受、心與人的關係,就可顯現法的饒益性。達摩祖師引經有句話說得好:

  五蘊窟宅是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

雲公老禪師曾說:人類的感性,大多表現在自我的私心裡;如果,當人類的理性抬頭時,自我的私心意識,一定就發不起來了。狹隘的私心缺少利樂的原動力,也就是事不干己的冷漠。

老禪師的禪觀法門要訣便是在五蘊的想、行二蘊間建立間隔,去做思惟修的工夫。把原有受蘊引發的想轉為「非想」,去研究、分析、認識,其間可能的轉折及利與害,於「想」的運作及起心動念,必須把持住一個前提――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與道相應」,就會考量其結果有無傷害而轉向饒益。「與生死有關」,就會避開無理性的業作而選擇放捨,進而開發自性心田的慈悲喜捨與真如智慧。所以想行間隔的建立,正是禪那的秘要。安於奢摩他,行於毗缽舍那,運作三摩缽提(止觀等持),而入一行三昧,當是行者的理想生涯。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裡,佛陀曾提到〈菩薩不入滅盡定〉之說。

佛告舍利子: (佛陀告訴舍利弗)

諸菩薩摩訶薩怖墮聲聞及獨覺地故,(諸大菩薩眾等深恐自己會墮入聲聞、緣覺境界的緣故)

不現入滅受想定,(所以不入滅受想定)

勿著此定寂滅安樂,(告誡自己切莫著味於寂滅的安樂境)

  便欣證入阿羅漢果或獨覺果入般涅槃。(以免不知不覺欣然地就證入阿羅漢與辟支佛的涅槃裡)

諸菩薩摩訶薩觀如是義,(諸大菩薩們深觀這層法義)

雖能現入滅受想定而不現入。(雖然他們已能入滅受想定但是不入此定)

《金剛經》提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住即有執著,有執著就成障礙,不能通達,所以要突破「有」而顯現「無」的修養。

雲公上人特別提示:「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據個人的了解,「無」就如同「無障礙空間」一樣,四通八達,所以要能無所住而生其心。

又說:聲聞乘樂於住空,菩薩必須利用空。古德云: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面對此境懷,不禁翹首仰慕大菩薩們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