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種信建立之取捨

    所以說陌生的,現在一般人比較好新鮮,其實好新鮮就是生的現象,反而那些比較熟悉的,他們認為不稀奇。為什麼要談「捨生得熟」?因為人有一種好奇心,對於不熟悉的,陌生的好像都很好。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4期2022年2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種信建立之取捨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了「發起信心」,最後來看看「發起信心」要怎樣建立?在這建立的過程中,於「信」的種子因怎麼去取捨?所以談種子因,其實就是談「種信」,種信是以什麼為主?是以相對法來說。世間法都離不開相對,好的壞的,對的錯的,善的惡的,美的醜的,這都是以「種信」而言,所以「種信」是相對的。

 

可是往往在信心建立的時候,如果不能把握「種信」,就變成在選擇中間該取那一些?捨那一些?所以這個取與捨,事實上在佛法裡面,是從世間法的修行而達到出世法的修養。世間法的修行就有取捨,一旦取捨的修行愈來愈少,甚至少到清淨,這時於佛法而言,可以說無所謂取與捨,而是以圓滿為大前提,這就叫做佛法。

 

以「種信」而言,肯定就是覺悟的種信,其中沒有相對了,於世間法的種信,肯定有相對。眾生的業有善、有惡的成份,一個學佛的人自認為:「唉!我業障重!」種信就是惡。也有自認為:「我的根基很好,業很輕。」就表示是善種信,可是這個種,能不能建立起信心呢?那很難,為什麼?因為是一種自我意識,沒有經過世間法,於修行中有所取、有所捨。前面一開始講,從世間法的修行,最後達到出世間法的圓滿,或是出世法的修養都可以;有了出世間法的修行,就可以達到佛法裡所謂的修養,這還不太容易理解。

 

常常談知識、談經驗,世間法是知識經驗,佛陀說的經典不也是知識經驗嗎?這個究竟是世間法還是佛法?當然對世間的知識經驗,很容易肯定是世間法,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中的道理方法與知識經驗,是不是世間法?我告訴各位,如果只是知道一些道理方法,不能發揮它的力量,而且是一種饒益性、價值的力量的話,還是世間法!佛陀的知識經驗要能運用它,發揮出一種饒益性才是佛法,否則還是世間法。

 

所以在此我特別強調,不能說整部藏經就是佛法,其他所有的書與經等都是世間法。以前我講過一句話:「整部大藏經也只不過是印刷品。」很多人不了解這道理,認為我在侮辱釋迦牟尼佛,謗佛謗法。大藏經一本一本的不就是些印刷品嗎?裡面有佛陀的道理方法、有知識經驗,即使看了、念了、讀了,記得而用不上,跟世間法有什麼差別?

 

談「六波羅蜜」,第一個談布施,如果布施不如法,造成傷害就不可能顯現佛法。談忍波羅蜜,只是壓迫自己、勉強自己,最後氣得肚子難過,還是世間法!即使表面看起來好像忍了。因為佛法,是要把佛陀說的道理方法、知識經驗運用出來,發揮成為力量,什麼力量?能夠得到饒益性的,這種饒益性就是沒有傷害、沒有缺失。這個要特別強調,否則怎麼取?怎麼捨?下面,共提了四個內容:

 

()、捨邪趣正──在佛法中,一定要把握這個「趣」就是「取」的意思,如果說「捨邪,我的興趣是正」就錯了!因為前面談捨,後面談趣,就是取,為什麼?經典上常有一個名詞叫做「趣向」,興趣有方向嗎?不是,是依於所取而能得,所以它是一個取的意思。什麼叫做捨邪?什麼叫做趣正?先要辨別什麼是邪?什麼是正?要從種子性上面去看,什麼叫種信?

 

前面解釋過,什麼是邪?什麼是正?「邪」肯定是會造成傷害的,「正」是不會造成傷害的。如果能把握會造成傷害的將它捨掉,不會造成傷害的去取;取捨,就可以建立起於道的幫助,對法的信心。我們說有傷害,不是以人在那裡分別嗎?有一些人為的,像乩童假藉神附身,或是用一些技倆表現什麼,凡是人藉著鬼神或天之類的來表現,而不是這個人本身智慧的表現,肯定都是邪。譬如會發光是佛光,會分身是佛的化身,表面看起來好像有利益,沒有傷害!怎麼會是邪?其實,是一種矇騙的手段,怎麼會不是邪?

 

所以談「捨邪」,並不是否定那些邪,或是排斥那些邪,而是談「捨」,不要從這上面使自己受到沾染,接觸它而造成傷害,為了避免這些傷害,所以要捨。捨了以後怎麼辦?要從正途上去得到,在這裡還是很難把握!

 

現在所謂的樂透彩,平常將本求利,所以也是賺錢的方法。究竟六和彩是正、還是邪?如果以其種子性而言還是邪!為什麼?因為通常將本求利,只是求利的多少或虧多少本?絕不會說現在投資一百塊錢,買了一批什麼東西,賣掉了可以賺多少錢?絕不可能賣掉!而且連本錢都沒有了。講樂透獎花五十塊錢買一張彩券,很可能不中獎,五十塊全都沒有了,造成的是偏?邪?正?就很容易認識。

 

要怎麼樣取正?憑自己的勞力工作所得到的,將本求利所得到的,憑自己的智慧、知識經驗,專長去得到的都是正。在這裡「邪與正」,千萬不要一下就擺在所謂邪魔外道,不要擺在那上面。從一個利益、傷害上面去取捨的話,就很容易把握!

 

()、捨退得定──這個退是什麼?退墮;定是什麼?是不變。因為信心發起以後,所謂三天打漁、十天曬網,就是退墮;如果細水常流,綿綿不斷,就是定。可見,「捨退得定」是以精進來說;精進,選擇好的不斷地往前走。有一句話,「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有精進來維護,才不會退墮。也可以說退墮就關係到懈怠放逸的問題。後面所謂的定,不是以禪定來說,是以「不變」、「不亂」來說,這個要把握!

 

()、捨生得熟──這個很難理解。飲食有生的、有熟的,於道發起信心談「種信」,也有生的、熟的嗎?當然,所謂生熟是講什麼?生是陌生、熟是熟悉。那些陌生的,自己條件所不及的,都不需要去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要談捨生得熟,熟悉的,什麼是熟悉的?是關係到根基、智慧,甚至於興趣、環境,配合得很好就有成熟的機會。所以說陌生的,現在一般人比較好新鮮,其實好新鮮就是生的現象,反而那些比較熟悉的,他們認為不稀奇。為什麼要談「捨生得熟」?因為人有一種好奇心,對於不熟悉的,陌生的好像都很好。

 

很多學佛的人學了十幾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於四十年的,還是在那裡轉來轉去,轉到最後什麼也沒有抓住。為什麼?認為這個也好,那個更好,人家說那個好,就跟著隨波逐流,流來流去,什麼好處也得不到,反而在身邊最熟悉的,認為不稀奇。

 

譬如:念阿彌陀佛,或是佛法入門的道理,談戒定慧、談六波羅蜜、談四無量心,這都是很熟悉的,很多人認為這沒有什麼,反正都知道,可是知道能不能做到?知道而做不到有什麼用!我剛來台灣的時候,很多人對佛教與佛法根本搞不清楚,為什麼?都是儒、釋、道混為一談。慢慢有了佛教、道教,還有儒家的分立,到現在佛、道不分。為什麼?看多少神廟、多少各式各樣的道,裡面同樣供佛或者供菩薩像,為什麼?他們有一個想法,佛是所有神中最大的,所以還是要供佛菩薩。就可以發現,真正最熟悉的應該是什麼大帝、太子…是那些神!為什麼反而對本身的那一些不太在意,還要供一個佛教的佛菩薩在那裡?!

 

這就是於生,陌生的認為都是好的,身邊最熟悉的,反而不在意。所以談「捨生得熟」,是要把握一個陌生的,一個熟悉的。也可以說「生」是比較遙遠的,把握不住的,「熟」是近的,很容易把握的。

 

()、捨比得證──講「比」跟「證」,「證」比較容易,這「比」怎麼說?如果以唯識學裡面談比量,熟悉的話,就很容易了解,什麼叫捨比?因為學佛的人在菩提道上,總是會拿各家各派,八萬四千法門,在那裡比較,那一個好,那一個不好,比到最後,直到生命快結束了,仍然在那裡比「那一個好?」其實這沒有修行的機會,不可能由修而得證,沒時間了!所以不要把寶貴的生命,把時間、空間,儘在用比量的方式過日子。要抓住一個以得到「道」的證明,那才是最要緊的,必須要這麼去把握!

 

再重複看這四個,如果把它當成一體,就知道「種信」的建立要怎麼取捨?凡偏邪的、有傷害的,應該捨棄。懈怠放逸的、退墮的要放棄。這些陌生的,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要放棄。不要一輩子都在衡量這個,比較那個,就拿宗教來說,以佛教來講,幾乎都是在那裡比,比什麼?日本的佛教各家各派太多,什麼涅槃宗、日蓮宗、法華宗,各式各樣的。往往都是選一點點東西去作比較,覺得這個好,那個不好,把一部經搞得體無完膚。

 

所以要真正確定信心,只是發起不夠,還要能建立,必須要在世間相對的認知上,要從「種信」去取捨,「種信」就是談它的成份,這成份就涉及到利與害,對與錯,或是說它的利益跟傷害。

 

捨就是偏邪的要捨、退墮的要捨、陌生的要捨,不要以比量而去執著,所以比量也要捨。最後就會取其正,所得到的就不會亂,而且是在很熟悉的這種法門去下工夫,當然最後就能證果。所以這四個是一貫性的,它不是獨立性的。因此,以種信去建立起信心,先要知道怎麼去取捨,這種取捨就是修行,取捨完了,也不需要再有所取捨了。

 

最後於種信的認定把握,建立起的信心就可以完成,可見信心的建立是一種智慧的修養。這就是談發起信心的一個完整性,所以談發起信心,談了四個單元,談了好幾個時段,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名詞,事實上真的不簡單!因為《大乘起信論》裡所說的都關係到法義的問題,有法的真實的意義,這時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