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故事 都走失了羊群

從佛法看故事 都走失了羊群
/信解

 

原文

臧(ㄗㄤ)和穀二人去牧羊,二人都丟了羊。有人問臧說:「你為什麼會丟了羊?」臧說:「我在草地上只管看書,一不當心羊就走失了。」有人問穀說:「你呢?你怎麼也讓羊丟失了?」穀說:「我和同伴下棋,羊就走失了。」

 

臧和穀二人,所做的事不同,但因為不留心自己應該做的事,都走失了他們的羊群。

 

說到心,總體來說,就是每一個人的我,它具有意識分別、主宰的作用。在佛典中說心,總個來說共有六種類別:

1、肉團心:指心臟,是生命的能源機構,運作樞鈕。它是生命產生作用,發動變化的中心重點,幾乎主宰了色身生死興衰的權力。

2、集起心:指第八識阿賴耶識,集合吾人過去與現在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因或菩提種子;也是現在承受感報,於此集因中所發起的種子來源;就像是儲藏了無法計算的資料,或稱之為檔案室。

3、思量心:就是第七末那識,又叫我意識。也就是組合思想,意念能起思量,生起籌量的機關,乃五蘊中從「受、想」而有思慮。

4、慮知心:又叫緣慮心,隨著眼耳等五根與色聲等五塵相接觸,而產生意念;於人、事、物,依緣而慮,所知無有分別,不作主張,但收集資料。也就是第六意識,又叫浮根。

5、堅實心:就是自性清淨心,同於如來藏或真如之心,猶如世俗所說的「天良」或「良知」。

6、積聚精要心:是積聚諸經的精要去修養而成之心,也就是吸取精華,體會要義,如以般若、止觀、禪那等道理方法,熏習而發起之心。這是知識與經驗修養之心,主宰生命的光彩或暗淡的權威者,凡成敗、利鈍、優劣等相對之法,無不是依據此心的變化,而發生作用的結果。

 

《百喻經》有農夫思念公主的故事:

有個農夫到城裡遊逛,看見公主容貌端莊,世上少有。回家後晝思夜想,情不能自禁。他想與公主交往,但找不到辦法,愁悶鬱積,一病不起,面色枯黃,告訴前來探望的親友:「如果得不到公主,我必死無疑。」

 

親友們只好安慰他:「我們會為你想辦法的,你不要發愁。」

不久,親友們又探視他,說:「我們已為你盡力了,可是公主不願意。」

但這農夫仍然癡心不改,欣然而笑,說:「我一定能得到她!」

 

《佛教故事大全》中有把「死」字放在心頭的故事:

有位比丘,心常被外境牽動。佛陀告他修行的方法:「你的心容易散亂,都是因為沒有把『死』字放在心頭。如果你知道人生無常,一切外境都不能誘惑你!」

 

國王聽到了佛陀的這話,有些不相信,就準備找機會試試。正巧,國中有個人損毀比丘,當眾發表高論:「比丘也是人,身雖出家,難道就不會貪戀五欲之樂嗎?」

 

國王把他捉來,以侮辱聖者的罪名要判他死刑,國王告訴他:「要想免罪,就得端著滿滿的一缽蜜,在市集上轉一圈,如果能一滴不漏出來,就赦免你,否則死罪難逃。」

 

國王在市集路旁佈置了許多歌舞伎樂,琴聲悅耳,美女如雲,見聞者無不動心。

罪人拿了一缽蜜走過市集,因為心中只有「死」字,戰戰兢兢,唯恐缽中的蜜滴出來。等他走完市集,國王問他:「你在街上聽到什麼聲音嗎?」

答:「沒有。」

問:「你看見什麼人了嗎?」

答:「沒有。」

問:「街上的歌舞伎樂,你怎麼沒聽到呢?」

答:「啟稟大王,我端著滿滿一缽蜜,滴一滴出來就要死,我把你的話記在心中,沒注意周圍的動靜。」

 

國王若有所悟,說:「佛陀說得不錯,把『死』字放在心頭,知道人生無常,那麼一切聲色都不能誘人。你說比丘也是人,這不然,但比丘知道世事無常,生必有死,哪裡會貪戀五欲呢?」

 

罪人也深刻感悟,從此不再謗僧了。

 

可見,只要是人,幾乎都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其實心即是自我;心的差別相,不外是心意識:心是起動者,意是運作者,識是分別或了別。心意識三者就是「我」的構成條件,「心」是造作的原動力,可以造作成業,也可以修養成道。

 

當自我意識展現時,不離於感性或理性二者;通常太感性的話,自他最容易受到傷害;而遇事理性些的話,則自他的情識作用較為緩和,傷害也較輕微。但是,總歸不免傷害,最好的方法是調適二者,以避免傷害。

 

事實上,調適自我,首要在心念於五蘊的「受、想」未至「行、識」之前,這其中的樞要是「受」發起思想的時刻,不要馬上去做,先讓想與行之間有緩衝的距離,產生一個間隔;或持戒不犯,或修定不亂,或修慧不癡,以修學戒定慧來調適心的無明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