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六章忍惡無瞋(上)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六章忍惡無瞋(上)
/白雲老禪師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忍惡無瞋」,先提醒經文後面的兩句:「彼來惡者,而自惡之」,這不是說,當別人用不好的來對付你時,你也用不好的去對付他。所謂「自惡之」,是「當別人表現不好來對付你時,先要想到自己已經不好了;如果是好的,人家就不會來找你。」這句話是這麼解釋,懂我的意思吧?現在繼續第六章,還是談在現實生活中關係到人與事,也就是人與之間相處的方法,是談相處之道。

 

談惡、談善,不要老是在善惡的字面上執著;如果說惡就是不好,善就是好的,用這種方式就很容易把握了。因為通常所謂的惡,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不喜歡的就是惡,就是不好的;自己喜歡的,就是好的,這還是自我的分別。如果只是在善與惡上起分別,那經典對我們就毫無意義。可是這段經文特別強調什麼?說惡的現象就是瞋恨之心。不要忘了,瞋恨之心人人都有。如果誤解經文,以為別人對你不好,你就用不好的方式去回報別人,就成了所謂的「以暴制暴」了,以暴制暴事情將愈鬧愈大,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這段經文教我們要「忍惡無瞋」。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可以說從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夫妻,這種親情,以至到朋友、同學或同事,或街坊鄰居,都有不同的感情;在不同的感情中,有的比較親近,有的比較生疏,這是正常的現象。可是彼此相處呢,一涉及到利害,這些都不存在了,所謂原有的那份感情,都保不住了。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都是為自己打算的,不要忘了我講的是「人」!就因為人是這個樣,才需要更多的智慧,怎樣才能不跟他人一樣,有相同的這種情感表現。

 

所以我說學佛就是學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化解問題。智慧從哪裡來?世俗有世俗的智慧,從世俗再提昇它、突破它,就是所謂「佛法有佛法的智慧」。只不過佛法的智慧,並不是另外一套,是依於世間法的智慧,然後提昇、增上。所以在佛法中常常談道理、方法。聽起來跟世間所講的不是一樣嗎?是一樣,因為它是以世間法為基礎,沒有世間法就沒有佛法!

 

就像「煩惱與菩提」,沒有煩惱發生,就沒有顯現菩提的機會。大家思考:「如果煩惱是世間法,菩提並不是佛法,還是世間法。」有知見的學佛者就很不贊成,認為「菩提應該是佛法,煩惱才是世間法!」這是學佛都有的毛病。

 

煩惱是世間法,其實菩提還是世間法,菩提絕不是佛法。為什麼?因為「煩惱」是人的情感表現出來的現象,菩提是一條道路。這麼講好了,煩惱是我們表現的所謂「煩惱的道路」,煩惱一起來,就走在煩惱的道上;而這裡面,還有一條無形的道路──菩提,可是菩提不是佛法。它的道理在哪裡?因為菩提不是另外一個東西,是從煩惱中顯現出來的。

 

怎麼顯現?用平常的方式就很容易知道。人在煩惱時,很容易鑽牛角尖,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學習過佛陀的道理和方法,知道了一些道理、方法,也許忽然間就會想到那些道理或方法,跟眼前發生的煩惱有關係的話,馬上就會產生警覺。有了警覺,才有本錢去面對煩惱,把煩惱搞清楚;如果不能提高警覺,煩惱起來,就隨著煩惱打轉。所以,菩提是無形的,為什麼呢?在這當中,因為曾經知道了佛陀的道理跟方法,當煩惱時就會產生警覺:「煩惱什麼?為什麼會煩惱?」會產生很多的疑問,這些疑問就是警覺。

 

有了警覺,就會去面對煩惱,把它弄個清楚,一旦把煩惱搞清楚了,最後就會有所悟:「哦!原來就是這個樣!」常聽「自尋煩惱」這句話,為什麼叫自尋煩惱?本來這煩惱,依於自己的知識經驗是可以去化解的,可是把知識經驗放一邊,自己拼命在煩惱裡面轉,愈想愈氣,愈想愈難過。譬如喜歡下象棋的人,基於好勝心,因為一步下錯了,這盤棋輸了,走在路上還在想:「這步棋如果不這麼下,我就贏了!」甚至回到家裡,還在想:「我要怎麼下才不會輸?」一直在裡面轉。本來下棋是種娛樂,輸了就算了,可是還要自尋煩惱,「輸了還想到要怎麼贏」、「假使這一步怎麼走,就不會怎麼樣」,一直在鑽牛角尖,這種鑽牛角尖的現象,就叫做自尋煩惱。

 

如果即時有所警覺,把那些知識經驗引現出來,從煩惱中就會發現、體會或理解什麼;這些發現、體驗、理解,就是菩提的現象。假如沒有顯現之前的菩提與煩惱都是世間法,唯有菩提顯現,把原有的煩惱化解掉了;煩惱化解掉了,菩提也不存在了,這時所顯現的才是佛法。《金剛經》中有句「如筏喻者」:佛法就像竹筏子,意思是要過河,剛好河邊有竹筏子,可以利用它渡河;在要渡河時,竹筏子是很好的工具,是不是因為很好就揹在背上呢?因為前面可能還要過河,又用得上了。經典上說這種人叫做「癡人」,不是愚,是癡。為什麼呢?過這河,有竹筏子可以利用,難道過另外的河,就沒有橋、沒有別的東西讓人利用了嗎?實在沒有辦法,如果本身有游泳的技術,什麼也不要,一樣可以過河!為什麼硬要把竹筏子揹著走呢?所以是癡人。

 

佛法也是如此,不要以為當煩惱起來,引用原來知道的道理方法去面對煩惱,把煩惱化解掉,以後不管遇著什麼煩惱,都用相同的道理方法,這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什麼?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因為世間有八萬四千煩惱,不同的煩惱需要不同的方法才能化解,絕不是不同的煩惱,都可以用同一個方法化解。佛法不是以「一」來說法,有句話:「相應者是」,也就是面對問題時,運用的道理方法要與問題能相應,如果相違背的就沒有用。

 

假使在打坐,剛開始學打坐的人,總是腿會麻、會痠,甚至脊椎骨都不舒服;結果就學忍波羅蜜,拼命地壓迫自己。過去就有這種記錄,一個和尚學靜坐,因為怎麼盤都不能盤雙腿,又一定要雙盤,一盤兩邊腿都翹起來,怎麼辦?就用兩塊石頭壓著腿,最後呢?兩腿殘廢了,這叫做執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