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決疑 - 信解品第四(五)

偈 曰:
佛所教化    得道不虛
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
我等雖為    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    以求佛道
而於是法    永無願聞
導師見捨    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如富長者    知子志劣
以方便力    柔伏其心
然後乃付    一切財物
佛亦如是    現希有事
知樂小者    以方便力
調伏其心    乃教大智
我等今日    得未曾有
非先所望    而今自得
如彼窮子    得無量寶

釋 義:
世尊教化菩薩,得道不虛,眾多成就者,無不感報佛恩;獨我迦葉等雖為佛子,世尊所說大乘妙法,卻不能樂聞,為無願樂故。我佛大智,見我等棄捨,深知心意,卻從不勸告學習。亦如大富長者,知窮子業習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覺知實有大利益,然後悉付一切財寶;如佛世尊,知我等樂著小法,故以方便力伏其心,教以大智,使令原非所望,而今獲得,亦如窮子,得無量珍寶。

偈 曰:
世尊我今    得道得果
於無漏法    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    持佛淨戒
始於今日    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    久修梵行
今得無漏    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    真是聲聞
以佛道聲    令一切聞

釋 義:
迦葉等佛子,於世尊方便教化,從有漏到無漏,得無上道果,得清淨法眼;復持嚴淨佛戒,恒久梵行,今得入於無漏聖境,真是於佛道聲,令得一切聞,名符其實的聲聞!

偈 曰:
我等今者    真阿羅漢
於諸世間    天人魔梵
普於其中    應受供養
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
憐愍教化    利益我等
無量億劫    誰能報者
手足供給    頭頂禮敬
一切供養    皆不能報

釋 義:
四重恩德,除父母外,佛恩最上;迦葉等佛子,證得阿羅漢,入無學位,可以應供;如是世尊大恩,即使手足全供佛使用,頭頂虔誠禮敬,付出所有而供養之,歷經無量億劫,亦能以能報!

偈 曰:
若以頂戴    兩肩荷負
於恒沙劫    盡心恭敬
又以美膳    無量寶衣
及諸臥具    種種湯藥
牛頭栴檀    及諸珍寶
以起塔廟    寶衣布地
如斯等事    以用供養
於恒沙劫    亦不能報

釋 義:
美膳、寶衣、臥具、湯藥,是四種供養佛陀的內容,是維護色身的必需品;切勿如現今末世,以最多的財物為供養功德。
牛頭栴檀,一應珍寶材料,建築塔廟,是供養佛身舍利,是維護法身的作為;如是供養功德,旨在為後世眾生以為典範。

偈 曰:
諸佛希有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大神通力
無漏無為    諸法之王
能為下劣    忍于斯事
取相凡夫    隨宜為說
諸佛於法    得最自在
知諸眾生    種種欲樂
及其志力    隨所堪任
以無量喻    而為說法
隨諸眾生    宿世善根
又知成熟    未成熟者
種種籌量    分別知已
於一乘道    隨宜說三

釋 義:
世尊具大神通力,是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夠為下劣根淺者,不在意不信大乘妙法,分取根性而有宜說法。世尊教化佛子,於法自在無礙,悉知眾生,欲樂志力,隨所堪行;以種種信喻,順其宿世善根,孰為菩提種子已應時節因緣,成熟者或未成熟者?分別衡量計擬,故說唯一佛乘時,隨宜方便,開演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