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的方法面對“自我”與“親子關係”

    什麼樣的人最有智慧呢? 於身,不放任逸樂而陷入懈怠的人。 於口,不逞一時之快造成毀傷的人。 於意,不貪圖欲望而染著無度的人。

  • 文:編輯部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353期2020年4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以智慧的方法面對“自我”與“親子關係”
/勍師父與鄭錦貴、吳芬美、郭素霞

 

關於智慧──

 

雲老禪師的「禪的語絲」中說:

   什麼樣的人最有智慧呢?

  於身,不放任逸樂而陷入懈怠的人。

  於口,不逞一時之快造成毀傷的人。

  於意,不貪圖欲望而染著無度的人。

 

一:學佛就是培養智慧

勍師:只要是人都會分別,因為有我,故有煩惱障與所知障的問題,「所知障」是自己的知識經驗有限,故形成障礙。佛法處理人事問題,講求結果必須是饒益的,不能造成傷害,過程可以善巧方便,可是善巧方便,如果沒有智慧是很難顯現饒益。佛法在乎培養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解決問題,不會造成傷害,所以學佛當以培養智慧為重心,卻不可自稱已擁有圓滿的「智慧」。

 

有了問題要去面對、認識與瞭解,千萬不要用煩惱的、抗拒的、否定的、負面的方式去面對。老和尚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計較、執著,雖然人都會計較與執著,可是不要陷在那裡面太久,提醒自己一定要去認識、瞭解,並發現「為什麼」?也就是要明白這事件的前因後果,了然於胸才會歡喜承受。

 

佛說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人天生都有基本的聰明才智,可以求得某些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就是智慧嗎?不一定!因為我們往往局限於表象的知識。以感官來說,如果以我知我見去認定,往往是一種錯誤的判斷,又囿於世俗的真假、對錯、善惡、是非的偏見,從各方面來說,一般所稱的知識可能流於表象,並不是真正的智慧。

 

芬:智慧是否可以從經驗獲得,譬如:記取教訓或以「前人為師」?

 

勍:智是所有知識和經驗的累積,慧是依所具的知識經驗,能化解人與事所發生的問題,結果是利益而不是傷害。當問題發生了,必須檢討並改進,從中記取教訓,不然下次又犯同樣的錯誤,豈不是一輩子在相同的錯誤中打轉。人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透過檢討改善,錯誤就會越來越少。所以成長的過程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血淚交織的。

 

貴:有時沒辦法如自己的意,只好用「忍耐」的方式,這也算是智慧的善巧方便嗎?

 

勍師:是的!不過世俗的「忍」只是壓抑自己,並沒有化解問題,真正的忍是把問題化之於無形。問題沒辦法化解緣於智慧不夠,那就要去培養智慧──譬如請教曾經有這種經驗的過來人,不同領域的人處理相同的問題,如親子的代溝問題,肯定有不同的知識經驗,收集許多資料後,就要去沙汰、揀擇,從中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這是比較客觀的一種處理方法。盡量把自己的情感抽離,事實是什麼就要接受,這樣一來就不會太自我、主觀。不妨當自己是第三者去看問題,透過認識、瞭解、發現,因為佛法是講求從「有我」突破至「無我」,結果是利益不是傷害。

 

編:老和尚的《佛陀教法之最》提到各階段的賢聖之智慧之行,其他的著作應能找到更多有關智慧的培養與修養,如:

 

  聲聞乘行者,修五停心觀,而后修四念處觀;依於五停心觀,在止行人的散亂,依於四念處觀,在發起行人的智性。

 

  菩薩乘行者,修五停心觀,而后修四念處觀;依於五停心觀在止亂心,是奢摩他法,依於四念處觀在發慧,是毗缽舍那法。

 

二、談自我 

編:剛才勍師講佛法是講求『無我』的修養,發現自我太強烈了,就必須去調整,心能冷靜、清晰、專注、審慮、諦觀,才能熏得智慧。講到「自我」,前些日子曾在某一道場走動,剛巧有兩種不同的人踏進寺門,一個是因為看老和尚的電視弘法來請書的,另一個是住附近的男士,下班後喜歡藉寺院的大殿跪誦經典。我以茶招呼雙方,首先開口的買書的那位居士說:「學佛真好!可以用佛陀的道理方法來調理自我。」喜歡持誦者卻不以為然的說:「你們學佛怎麼一直談自我、自我...,好麻煩哦?我還是跪誦經典就好!」

 

另外是讀書會中,一位擔任主管級的某居士談到「自我」。他說他常因為「求好心切」,工作上顯得主觀與霸氣,屬下常受不了。學佛了,他省察到自己的「自我」,覺得有許多應改進的。另一位男士頗不以為然說:「自我也沒什麼不好!你們一聽到自我這兩個字,就好像遇到猛獸洪水似的。」

 

勍:經典所講的道理方法也都是在談「如何認識自我、瞭解自我。」老和尚在《心經導論》中說:

從「觀自在菩薩」到結尾,幾乎就是在談怎麼樣從一個「我」的認識到「我」在修學的道路上的過程,也就是一些知識經驗或者說是一些道理方法。然後讓你知道怎麼去面對那個「自我」,而且還舉出一些像菩薩、佛,他們曾經也是這樣成就的;換句話說,就是從一個平凡的我進入到一個修學的我,而後,到達一個成就的我。

 

貴:講到自我,人們種種的習慣、成見、分別,包括喜憎愛恨,這些形成了一個「業」的本能的自我。

 

芬:曾聽勍師父上課講過「佛陀思想中的我」,老和尚也說「五蘊即我」,要在想行之間建立一個間隔,實修實證,假以時日就能修養圓成。

 

編:佛法究竟怎樣看待「自我」?超越自我就是對自我現狀的超越,什麼樣的自我須善加調伏?譬如小孩子向父母撒嬌說:「你愛我的話,就給我錢,你現在不給我錢就是不愛我。」這就是憑主觀意識的「自我」推理,顯現的是強烈的自我,如果父母也說:「你假使是好孩子,就不跟父母要錢,你現在跟父母要錢,所以你不是好孩子。」父母表現的仍是強烈的自我意識。

 

可見小孩子有一個自我,父母也有他的自我,每人憑自己的「自我」,注重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學佛須從主觀自我「單一的概念」、「判斷與推理」跳脫出來,「自我」像雙面刀,能造業也能修道,就看修養的效用。

 

三:親子的問題 

編:剛才說小孩與父母皆有一個「自我」,話題又自然轉到「親子相處」的溝通上。

 

貴:前個時期不是說E世代的年輕人是「草莓族」、「啃老族」或者是「宅男宅女」,即使如此,如果父母不支援他,他也走不出來,兩代間充滿無奈。有的年輕人因為卡債就躲債逃離。現在的情況稍有改進,這年代的孩子比較會想了,他們明白經濟已這麼不景氣,自己不努力怎麼行!

 

親子溝通上,有的女兒跟父親感情較好,有事就跟父親溝通,有的是兒子跟母親關係較好,這種種不妨大家揭開一層層的面紗,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郭:沒錯!有一個時期,年輕人成了「啃老族」、「草莓族」,居於職場競爭受挫因而退縮,他們嫌25k薪資低,大錢又賺不了,很多都不堪一擊,父母心疼他們,有的造成溺愛與依賴父母。在父母的年代薪水多,不像現在初踏職場的社會新人工作薪資較低,父母與小孩的薪水一比,捨不得小孩出外工作。其實我們那時代的人都吃苦耐勞,有很多是白手起家,勤儉樸實,賺小錢、賺大錢都是一種磨鍊,也是經驗的獲取。我有一個鄰居是中年人,感嘆他們年輕時,糖廠夏天停工,維修部門需要助手幫忙拿東西,雖然臨時工工資低,但是在工作難找之下,這份工作他也去做。

 

勍:親子的溝通問題,如果是父子關係較不順暢,可能是父親要求較多或者語氣的問題吧!有的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如果小孩資訊收集比較多,會覺得父母的知識經驗落伍了,根本不如他們,或者父母不瞭解他們,懂得不比他們多!如何修善親子關係呢?當然要適度的勸導,彼此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所謂將心比心,對長輩要尊重,不能過份我行我素;遇到「啃老族」,長輩要培養他的信心,適度的給他一個責任,在受挫時教他要學會承擔。 

 

芬:對於年輕一代,長輩也不能對他們做過份主觀的評價,我們不也年輕氣盛過嗎?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須面對的局勢。有的父母常倚老賣老,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表態:「不用再說了!你要講的我都知道了!你是我的孩子,聽我的就對了!」

 

編:這年代的年輕人也不簡單!有的遇到困境仍像大鵬鳥一樣,摶扶搖而上,讓心展翅,飛到極高、極遠的地方,所以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設法超越,不要自限於現實世界裡的困境。

 

:這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時代,若孩子失業賦閒在家啃老,要先去了解是否在求職過程中曾遭受挫折?或對陌生職場抱持高度的恐懼感?或眼高手低不能學以致用?或缺乏工作需要的證照資格條件?還是孩子過份依賴父母。失業的年輕人壓力與情緒都在臨界邊緣上,可能會成為憂鬱或躁鬱症,父母要多傾聽給建議,以鼓勵代替嘮叨、以關心代替責罵,才能幫子女走出憂鬱或躁鬱症。因此,可以去請教專業人員的幫助,學習一些道理方法來協助繭居子女重生。

 

貴: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啃老族或繭居族,無法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爸媽應該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脫繭而出」?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很有故事性:

有一位繭居的宅男,父母慢慢變老了,為了節省開銷養老,他們決定委託房仲女王找新屋賣舊房。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為了「逼迫」啃老族的,出來溝通買賣房屋的事,房仲女王使出「假火災警報」的招數,這位繭居族終於「脫繭而出」。

 

編:老和尚的《妙法蓮華經決疑》.〈譬喻品〉,p176~184,講「長者救小孩出火宅」,長者以珍玩之具,妙寶好車誘之,依是因,眾子出火宅,得清涼:

 

「諸子聞說,如此諸車,即時奔競,馳走而出,到於空地,離諸苦難,長者見子,得出火宅」.....

 

芬:親子如果住在一起,好處是互相照顧,缺點是孩子會依賴父母無法獨立自主。以我的狀況比較特殊,女兒住美國,女婿是美國人,他們從上一代就信奉天主教,對人很和善、有禮貌。女婿在自己的公司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常作布施,結了很多善緣。因為經濟能力不錯,每次女兒生日我都會送她一句話──「知福、惜福,再造福!」

 

個人也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親近千佛山,這個法緣來自於婆婆,她喜歡到寺院做功德、行布施。婆婆往生了,我整理她的東西,看到千佛山雜誌,剛好又有朋友要來菩提寺,藉著這因緣,我就跟著去了。學佛後我的改變是──事情發生了不能逃避,一定要去面對,而且要懂得轉念。親子間出現了問題,不妨敞開心扉,大家坐下來好好溝通,去理解彼此的心情。

 

貴:我的同修──康居士與芬美的同修是初中同學,看有多巧!她的老公個性很好,也常行善布施,所以這麼多的善緣互相牽著走。

 

勍:以上我們所談的「自我」與「親子關係」,在處理與化解問題的當中,可以說是一種修行(修正身口意行為的偏差),當然就會獲得這方面的知識經驗,這又回到我們最初談的「智慧」這個主題。

 

郭:人生是自己的,好的緣或不好的緣都可以讓我們學習,所謂的「善知識」與「惡知識」,都能讓我們發現與獲得知識經驗。處理親子關係也是一種藝術與智慧,談到智慧,就是結果不能造成傷害,如果只為私欲而成為障礙的話,那就不是智慧!就像有的父母太寵愛孩子,在孩子失去就業動機,拒絕經濟獨立時,他們也覺得家裡吃飯不差一副碗筷,就靠爸靠媽做啃老族吧!其實,在孩子該獨立時,剝奪他獨立的機會,等到孩子養成消極懶散的習慣,要糾正就很難。

 

貴:想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照顧好自己身邊的人很重要,當他們有困難時,家人要有足夠的力量成為他們的支柱,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就能派上用場了。

 

勍:前面錦貴有提到「忍」,師父在《漸修與頓悟》118頁有:

「智慧之門必須從施方法來進入」的話,幾乎還是會搞不清楚,往往很多學佛的,認為一輩子都在布施,都在供養,為什麼還會生病?為什麼運氣還是不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冤親債主?就在這上面去看!這裏面不只是一個布施的或者物質上的問題,還要在法上得到利益,然後才知道怎樣去行忍波羅蜜、戒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才會知道怎樣去進入,這樣才能真正有了般若波羅蜜一個完整的修養,也就是在正知正見的前提之下完成一個完整的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