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四十八) 常喝含糖飲料的風險

    而台灣青少年現在的飲食習慣不正確,天天將含糖飲料當水喝,令人擔憂未來罹患腎病的風險增高。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52期2020年3月

健康管理漫談(四十八) 常喝含糖飲料的風險 /詹天賜

 

 

  有一篇題為“天天一杯手搖飲 當心未來要洗腎”的文章 (註一),提到了天天喝含糖飲料,將提高未來罹患腎病的風險。這篇文章首先提到:“國內洗腎人數超過8萬3千人,「洗腎」榮登台灣最燒健保費的疾病。根據2018年腎病年報統計,透析病人有46.1%是來自糖尿病併發症,而台灣青少年現在的飲食習慣不正確,天天將含糖飲料當水喝,令人擔憂未來罹患腎病的風險增高。”許多小孩不喝開水,只喝飲料,有的竟然年紀輕輕,就出現健康問題。我有一位同事,小孩才小學年齡,就得了腎結石,我曾問他小孩的飲食習慣,他說小孩不喝開水,只喝飲料,看來常喝含糖飲料的後遺症真是不少。

 

  這篇文章也指出常喝含糖飲料與慢性腎臟病的關連:“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教授表示,近20年來台灣兒童和青少年喝含糖飲料的行為有增多的趨勢,25%青少年每天喝超過500毫升的含糖飲料,特別是手搖茶飲和咖啡。不僅造成營養失衡,也長期埋下糖尿病和其他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甚至引發慢性腎臟病,最終需要洗腎。”這是一個不良生活方式導致慢性病的典型風險,而且常喝含糖飲料會變成一種習慣,很難改變過來,尤其對於兒童青少年,這些未來國家主人翁的健康狀況是令人擔憂的。

 

  黃帝內經 (素問五臟生成篇) 提到:“脾欲甘”、“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意思是說甜味食物,其精華入脾 (五行中脾為土),但若甜食吃太多,則會傷到腎 (水),腎主骨而榮於髮,因此甜食過度會造成骨痛、髮落的結果 (土克水)。“早吃鹹、晚吃甜”,本是中醫養生的一個準則,但過量則會有問題。台灣地處亞熱帶,高山林立,各種水果豐足,有人為了減肥,晚上不吃飯,只吃水果,由於一般水果糖分多,因此容易造成糖分攝取過量,衍生出代謝的問題,使得血糖逐步上升。多吃甜食容易誘發的疾病,很容易由網路中查到,其中常提到的是骨質疏鬆、容易老化等病變,這些病變都與腎有關,由此可見甜食過量會帶來一些健康的風險。

 

  個人過去在大學時代,也喜歡喝含糖飲料,尤其是與同學一起喝可樂,一餐可豪飲2000CC以上,真是不知者無畏。中年甜食也吃得多,尤其是綠豆椪,有時拿來當早餐,一餐可吃兩、三個。結果才五十歲,已現蒼老相,白頭髮長了不少,還被別人小孩叫爺爺。有時血壓高,人極不舒服,血壓量到不敢量,降壓藥吃了四年;服藥期間,血壓仍然偶而會偏高。直到遇到一位中醫師幫我治療、調養,才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未服降壓藥後,血壓有時還會高,通過每年一、兩次的中藥調養,及長時間的經絡保健,總算把血壓穩定下來了。這位中醫師已退休,不再看新病人,他曾告訴我,他治療我的部位不是心臟,而是腎臟,可見我的健康問題與甜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篇文章也提到腎臟科醫師的說明及呼籲:“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則表示,過去主要是因為慢性腎絲球炎引起腎病,進而需要洗腎;但是現在有4成以上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 …師長們應該減少買飲料當作孩子的獎勵方式,並且培養學童「渴了喝白開水」的健康知能,才能有效防治慢性腎臟病的發生。”在這裡,盧醫師點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鍵:教育問題。小孩喜歡喝含糖飲料,若是父母或師長以含糖飲料作為奬懲的項目,將會導致日後嚴重的健康問題。

 

  個人的健康問題,其實不只是醫療問題,它也是教育問題。小孩及青少年,血氣正盛,經絡還通暢,較不會即時出現健康問題,因此,在較少病痛的情形下,健康意識較為薄弱,健康教育也較難收效。但是醫界若能多收集些個案,指出甜食可能導致的健康問題,加以彙集成冊,作為教育來宣導,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我有了病痛之後,才逐漸形成了較強的健康意識,除了參加喜宴隨興喝點含糖飲料 (以飲料代酒) 外,平常只喝淡茶或開水,不再喝 (外購的) 含糖飲料。至今雖然還吃點甜食,但總算還能節制,身體狀況也算說得過去。

 

  吃甜食容易上癮,是“因為血液中的糖分能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釋放多巴胺讓人感覺良好,多巴胺如同毒品海洛因、古柯鹼等的反應(攝取過量糖後的反應比毒品高8倍),吃的糖越多,就越有可能上癮,讓你無法戒除糖的誘惑!其實所有美味的食物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效果,但糖的效果格外顯著,從這個層面來說,它根本就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毒品”(註二) 。可見要改變飲食習慣是不太容易的,尤其要改變吃甜食的習慣。人若不能“狠下心來,改變自己”,習氣是很難改變的,而決心與魄力,對一般人而言,常在生病、體悟病苦後,才能痛定思痛,一改前非,這也是人生十分無奈的事。但也有一部份人,在聽聞之後,就能有所警覺,提高健康意識,如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愛欲是苦源,喜歡甜食,無可厚非,但要懂得節制,才不會去承受未來不必要的風險。但“吃了再說”,先享受的心理,是當今許多人的想法與習性。“管住嘴、邁開腿”,是養生的名言,但太多人就是管不住嘴。看健康節目,許多人在陳述自己或親友的病情時,常提到一些管不住嘴的現象,甚至有些任性隨我的心態,這隱藏著太多健康的風險。“管住嘴”是長保健康的可靠方法,若能夠由多欲變為少欲,再由少欲變為淡欲,並將欲望用到求真、求善、求美之上,人生將變得更有意義。

 

註一:請參閱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108000

註二:請參閱 https://www.goodfoodmarket.tw/news_page.php?pk=N190509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