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公案《三歲八十歲》《解脫》

佛研院園地 禪宗公案《三歲八十歲》《解脫》 /祺

 

不約而同,兩個星期內三位法師講及了同一個禪宗公案。

 

元和年中,白居易出守茲郡,因入山禮偈,乃對師曰:襌師住處甚危險!

道林禪師曰:「太守危險尤甚!」

白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

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意險乎?」

 

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曰:三歲孩兒解恁麼道?

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白作禮而去。

 

唐大詩人白居易拜訪道林禪師,見禪師住在樹上,擔心禪師有四蛇五毒常圍繞,生命朝夕難保,竟然不知不覺。禪師反說他更危險,白君不以為然,自己是當朝重要官員,有甚麼危險呢?禪師回答道:薪火相交,識性不停,甚會不危險呢?意思是官場勾心鬥角,人的貪嗔痴熾盛當中,焚燒自心,如何不險?六塵常常不已,六識侵擾不停,意根貪執不已,這不是最危險嗎?

 

白又問禪師,佛法的大意是甚麼。禪師答:壞事一概不做,好事盡力去做。白回應說三歲孩兒都說得出來呢?禪師答:三歲孩兒都講得出,但八十歲老人做了這麼多年人卻做不到。白君說受教了。

 

在世間的環境,圍繞的都是人和事,每人都有自我意識,每每為達到欲望﹝貪﹞ 而使用不同的手段﹝行﹞;得到的,歡喜雀躍而生起傲慢之心又想獲得更多﹝貪﹞,迷惑於權欲之中﹝痴﹞;得不到的,生妒忌之心﹝瞋﹞而有惡念。六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幾乎每秒有發生,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侵擾沒有停止,根塵互染而成為意,意根生貪且執著。

 

關於佛法的解釋,白雲老禪師在《老禪師的話》文中提及,佛法就是分辯世間的相對,瞭解相對的紛擾;於中予以突破,不為紛擾而迷惑,精進修養而出離;直到入達阿耨三藐三菩提的勝境界,纔算是圓具了的佛陀之法。

 

世間,有那麼多的「欲」與「濁」,我們懂得分辨當中的相對嗎?當五蘊中的色蘊導引人和事顯現的時候,受蘊因而發起的相應即情識分別現象,產生作用而決定行為即行蘊生起;行為當然會產生結果,這經過色受想行之後的結論就是識蘊;識蘊肯定了「業、道」的相應內涵。《般若學疏義》

 

如何知道是業還是道?業有惡業也有善業啊!今天造業今世或未來要受。記得白雲老禪師的一句話嗎?對人沒有造成傷害,自己亦不受傷害。自己有沒有受到傷害,自己感受得到,或是隱藏了而不自知。但其他人有沒有受到傷害呢?兩者都需要思考。靜坐止觀的叫思惟修,就是止於一念,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如在無明煩惱當中,需要分析、瞭解、發現和突破。突破無明煩惱,發現菩提智慧。

 

若要出離世間,學佛的人需要學習和熏習如何由少欲而無欲,從污濁到清淨,入達莊嚴的覺悟境界;於相同的而能突出,於偏異的而能遠離,為之世出世間。白雲老禪師說關鍵在於從世間法而說出世間法的二者於法的因緣性和因果性。

 

世間的「欲、濁」,憑無明而煩惱,是否明了而覺悟?在世間處於苦,而又能安於樂嗎?佛法的效用,是離「苦」得「樂」,是突出「欲、濁」,而得清淨的解脫。若能同樣住在世間,而不為所惑;勇於面對,不計較和執著,試著透過認識、瞭解,從而有所發現,進昇至提高修養,能突破迷惑,進入覺悟;即出離世間,求得淨樂自在,稱之為世出世間法。

 

在五濁惡世中,一千三佰多年前,兩個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一個官場重臣遠道而來找禪師問津,一個住於樹上與鳥同伴,隨緣相遇,是因、是緣、是自然性。

 

現今社會,有不同嗎?

 

佛法是對人說的,古今適用。人可以思考當中的含義,若能謙虛學習,然後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當能轉業成道,離苦得樂,清淨自在。

 

問題是:當今世人願意放下自我來聽佛法嗎?又曾有多少次當面錯過呢?

 

最後,來分享一個公案作結。

 

僧璨大師是禪宗第三代祖師,當四祖道信禮祖時,有一段頗令人尋味的對話。

信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

祖曰:「誰縛汝?」

信曰:「無人縛。」

祖曰:「何更求解脫乎?」

信於言下大悟。《正法眼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