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金剛經》聲聞行人斷惑證真之旨趣(下)

    等到弟子們了解到身心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所顯的現象之後,自然就體會到〝我〞本空寂,無我本體者,亦無我所者,從而投入到〝法〞的寂滅的樂境裡,他就可以轉化恆常的我執,體會寂滅的真常。

  • 文:若知出處:學術論文期數:351期2020年1月2月合刊

試論《金剛經》聲聞行人斷惑證真之旨趣(下) /釋若知

 

三、聲聞修證的內涵

    前面提到「須陀洹果,斷三界見惑已盡,預入聖道法流」,「斯陀含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已斷盡,後三品猶在,當於欲界之人間或六欲天受生一度,為一度往來者」,「阿那含於欲界斷後三品思惑盡,不再來欲界受生,入於色或無色界而不還者」,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先要了解:

眾生因無明造作,形成惑、業、果(苦)的循環趨勢,輪迴苦海,不得出離;苦果即為煩惱所趨,繫縛心身,無明業作,再結成苦果,隨逐眾生,驅使眾生,不得自在,通謂之十使、九結。

十使是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又名十煩惱、十惑、十隨眠,前五者學理上謂之五鈍使,後五者謂之五利使,一切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

九結是指 1.愛結,貪愛也;2.恚結,瞋恚也;3.慢結,憍慢也;4.痴結,不了解事理之無明也;5.疑結,疑惑三寶也;6.見結,身見邊見邪見之三也;7.取結,見取見、戒禁取見二種之取著也;8.慳結,慳惜己身命財寶也;9.嫉結,嫉妒他人之榮富。

使、結的繫縛,使得人輪迴生死苦海,自然有效的面對或者是無明罔顧,就是輪迴與出離的關鍵所在!

凡聲聞行者,須從事斷見惑、思惑之修養;所謂見惑者,於事理分別計度,而生起之我見、偏見等之妄惑;所謂思惑者,依於貪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生起之妄惑。

斷見惑之位謂之見道──三界見惑能斷,預入聖道法流,成就須陀洹。須陀洹須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參考下頁圖示(1)。

斷思惑之位謂之修道──三界思惑修斷,止於欲界一番生死,不再還欲界受生,成就斯陀含(一來果)或阿那含(不還果),參考圖示(2)。

斷了見、思二惑之位謂之無學位──斷三界六道見思惑盡,臻無學位,成就阿羅漢。(註12)

    聲聞〝見惑〞八十八使 圖示(1):

 

欲界

32使

 

        苦    貪    瞋    癡    慢    疑    身見        邊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集    貪    瞋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滅    貪    瞋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道    貪    瞋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色界

28使       苦    貪            癡    慢    疑    身見        邊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集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滅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道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無色界

28使       苦    貪            癡    慢    疑    身見        邊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集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滅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道    貪            癡    慢    疑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

  

說明:聲聞修四聖諦,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預入聖道法流,成就須陀洹。

聲聞〝思惑〞十使 圖示(2):

 

欲  界

(五趣雜居地)  貪    瞋    癡    慢    各九品

色  界(四禪天)      貪            癡    慢    各九品

無色界(四空天)      貪            癡    慢    各九品

 

 

 

 

 

 

 

 

說明:聲聞三界思惑修斷,止於欲界一番生死,不再還欲界受生,成就

斯陀含(一來果)或阿那含(不還果)。

上二圖示聲聞三界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十使,若斷見思二惑九八隨眠(使),入無學位,即成阿羅漢,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入有餘涅槃;若一期生死已盡,色身入寂,則入無餘涅槃。(註13)

四、聲聞行修的提昇

    《金剛經》是大乘部重要的經典,也是般若部中最具精華與代表特色的一部。其中有一品談及聲聞的修證如是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除了開經宗旨勸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外,再就是宣導無所住心、不住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皆是佛法、三心不可得、無所說法、證無所證、修無所修、無實無虛等真如理念,盡皆通達世出世間,無罣無礙。

 為什麼佛陀單挑須菩提?因為須菩提最解空義!在默契十足的對答間已將法義發揮得淋漓盡致。深解空義,方能不執著於相,突破行證不執著於證;就像須菩提的理解:「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佛之「如來者,顯佛陀之無住涅槃,說明如去來通達之義,以如去而向上自利,以如來而向下利他,是謂之覺行圓滿而究竟者」(註14),才是究竟涅槃 (註15)。

通常說聲聞的證境是我空法有 (註16),其實成實宗所標為我法二空 (註17),而一般佛學者通常把我法二空當成是大乘的論據(註18),但由《金剛經》這章的經旨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聲聞的修行,佛陀也是隨時指向最高的了義,只要有應機的對象,適當的聽眾。所以我們要感謝須菩提這位聲聞菩薩,《法華經》中佛授記他:「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佛陀在世時的一千二百弟子常隨眾中,雖然很多都具大乘根性,但還是有許多定性聲聞。法華會上佛欲宣說大法之際,座中四眾竟然有五千人起座,禮佛而退,佛說「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他們於法無法提昇,很可惜。其實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荊溪湛然大師頌道:「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除了「華嚴最初三七日」的宣教是個例外之外,因為會離題,故不加論述。佛陀的說法都是循序漸進,由淺而深、由小而大、由權而實的,奈何定性聲聞不會深義,執著涅槃,於是在佛入滅後,賢聖弟子一個個相繼涅槃,連舍利弗都不例外。

根據《大智度論》卷二記載:大迦葉尊者此時應諸天之請;「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妒路(經)、阿毗曇(律)、毗尼(論),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愍眾生故,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曹亦應承用佛教,宣揚開化。』

是時,大迦葉作是語竟,往須彌山頂,撾銅揵椎,說此偈言:『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是揵椎音、大迦葉語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

爾時,大迦葉告諸會者:『佛法欲滅,佛從三阿僧祇劫種種勤苦,慈愍眾生,學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諸弟子知法、持法、誦法者,皆亦隨佛滅度;法今欲滅,未來眾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佛大慈悲愍傷眾生,我曹應當承用佛教,須待結集經藏竟,隨意滅度。』諸來眾會,皆受教住。」

    這是佛所付囑正法眼藏的迦葉尊者在佛入滅時所顯示的無比擔當!而這些護法使者可說都是大乘聲聞的代表。

五、結論

佛陀最初對他的聲聞弟子說法,所介紹的都是權宜善巧的方便法,告訴他們清淨的修行的法要,引他們入深層的禪悅法樂,以取代現實輪迴中的憂戚、苦悶、煩瑣和無奈,讓他們轉移俗世間的苦,進入到法的常樂境界中;雖然他們已能進入到法的常樂的境界,但是,於解脫而言,那並不是一個究竟的結果;事實上,慈悲的佛陀只是藉著這些法,讓他們處在現實中疲憊倦怠的身心暫時得到休憩,如佛陀在《妙華蓮華經》中所引喻之化境。

等到弟子們了解到身心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所顯的現象之後,自然就體會到〝我〞本空寂,無我本體者,亦無我所者,從而投入到〝法〞的寂滅的樂境裡,他就可以轉化恆常的我執,體會寂滅的真常。當弟子們進入到修證的這種境界的時候,佛陀知道時機成熟了,於是進一步演化方正廣大的道理;主要目的在再開發弟子們狹隘的心胸,讓他們回小向大,從疏離的個體再走回群眾,讓他們知道,除了自己,還有偌大的眾生群。身為修行者,怎能自外於眾生?畢竟每個托缽的當下,所面對的都是虔誠的布施者,即使像迦葉尊者面對貧婦所托為溲粥,又豈能無動於衷!是以心念才能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唯有發揮慈悲的襟懷,才能走出狹隘的天地,知道眾生與我共命,眾生都有佛性,必須追求的是最終目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像佛陀進入到無上正等正覺一樣,必須到達那個頂點,才是人生追求覺悟圓滿的最終的覺悟境界;在這圓滿的覺悟的境界中,他才能體會到,所有眾生的生命都與自己是同體平等的!

 

                           

 (註1):" 娑婆 ",梵語音譯。 意譯" 堪忍 "。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 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

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從空間上看,宇宙是沒有邊際的。從時間上看,宇宙是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的。佛將“一個日月所   

照”,稱為一個“小世界”,相當於現代話所指的一個行星系,我們所在為太陽系。 一千個小世

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相當於現代話所指的一個恆星系,我們所在為銀河系。 一千個小千世

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人們常將“大千世界”稱作

“ 三千大千世界 ”。 宇宙由無數個大千世界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

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靜止。 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

化著那裡的眾生。 我們所在的大千世界稱做“娑婆世界”。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

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教主即釋迦牟尼佛。

  (引自百度百科網頁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116565.htm&ei=IXiHS7T_EsqHkQXx8Kz_Dw&sa=X&oi=translate&ct=result&resnum=3&ved=0CBEQ7gEwAg&prev=/search%3Fq%3D%25E5%25A8%2591%25E5%25A9%2586%25E4%25B8%2596%25E7%2595%258C%26hl%3Dzh-TW%26rlz%3D1I7GGLJ_zh-TW)

(註2):五濁惡世 

《妙法蓮華經》卷二:「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

(註3):【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冊 No. 202《賢愚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V1.27 (Big5) 普及版,完成日期:2009/04/23

【經錄部類】〔本緣部〕

(註4):參考網站:佛陀的足跡鹿野苑(Saranath):

                  佛陀初轉法度五比丘處http://pilgrimage.teaching.idv.tw/sarnath.php

(註5):三十七助道又名三十七分法,或三十七菩提分法,道具能通之義,可達涅槃之城,乃行道的資糧;所謂善權隨時,悉皆助道。

一者、四念處──身念、受念、心念、法念等四處觀法。

二者、五根──信、精進、念、定、慧等五種能生之善法。

三者、五力──信、精進、念、定、慧等五種增長之力用。

四者、四正勤──斷斷、律儀、隨護、修正等四種精進之修法,又名四正斷。

五者、四如意足──欲、勤、心、觀等四種如意足;基於四念處乃如實智慧之行法,加以四種精進力,往往精進有餘,而智慧增上之不足,故知增上須定護,強力願行,以達定慧等持之效,促令順暢無滯而如意具足,務期圓成加行之饒益性。

六者、七菩提分──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等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

七者、八正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又名八聖道。(請參考雲老禪師著《妙法蓮華經決疑》第659頁.高雄市.金禧廣播. 2002)

(註6):一千二百五十人者,其中有優樓頻羅迦葉率領的五百人,那提迦葉率領的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率領的二百五十人,共計一千人。舍利弗率領的一百人,目犍連率領一百人,共計二百人。另有耶舍長者子率領五十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起初都是外道。隨佛出家後,聞佛法義,均證成阿羅漢。因感佛恩故,常隨佛左右,為佛之常隨眾。

(註7):《大般若經要解》第35集〈聲聞果證之識〉

(註8):網路大正藏T01n0001_p0013b10(00)- T01n0001_p0013b12(02)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02.htm

(註9):請參考網址:空海(惟傳法師)專集《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三十章証果次第(四雙八輩)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11/index.html

(註10):簡稱《四十二章經》,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

湯用彤:《四十二章經》雖不含大乘教義,老莊玄理,雖其所陳,樸質平實,原出小乘經典。

 

(註11):請參考白雲老禪師主答《解惑篇》第392頁.高雄市.金禧廣播二版. 2005.

(註12):《天台四教儀》卷一云:「次明聖位亦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三果),三無學道(四果)。一須陀洹,此翻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又名聖位。二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一來。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四阿羅漢,此云無學,又云無生,又云殺賊,又云應供;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註13):請參考白雲禪師著《休庵隨筆》〈涅槃名相之識〉第186頁

         有餘涅槃──於見思煩惱已斷,尚餘現受色身未滅者。

       無餘涅槃──於見思二惑與所受五蘊之身,俱已滅盡,無有遺餘者。

         高雄市.白雲廣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 

(註14):請參考《楞嚴經決疑》第175頁. 釋白雲著. 彰化縣.佛印月刊社再版.1995.

(註15):究竟涅槃。

請參閱《妙法蓮華經決疑》第18頁:「《涅槃經》中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

       《圓覺經》中說: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

涅槃是一種境界,依個己的修養程度,界定不同的層級,約略分別為三:

一是有餘涅槃──無明愛欲之惑,已不構成煩惱,唯餘微細之業習者。

二是無餘涅槃──生死業惑盡除,已見真如之諦,入達人法清淨之境者。

三是究竟涅槃──又謂摩訶涅槃那,意義肯定作大入滅,或大滅度;於法身圓滿成就,於解脫圓滿清淨,於般若圓滿莊嚴,具足三德究竟之境者。」

(註16):請參考白雲老禪師著《佛學概論》第二章第一節〈俱舍宗〉第33頁.高雄市.金禧廣播再版 2002.

(註17):同上《佛學概論》第二節〈成實宗〉第46頁「小乘佛子薩婆多部俱摩羅陀尊者,有高弟獅子鎧(訶梨跋摩)取小乘各部的精義而著編為『成實論』,標明我法二空的道理;所以叫做成實,是釋迦如來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實義之所在,本論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譯出,共十六卷二百二品。」

(註18):參考百度網頁-大理法藏寺〈空〉:「小乘說人空而不說法空,大乘則主張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無我、我法二空)。」http://hi.baidu.com/fazangsi/blog/item/ee3fd2d9de5837ed38012f24.html

說明:本篇論文發表於2010七月在台南關廟菩提寺舉辦之千佛山第二屆「佛教經典的義理與傳布研討會」,並

      刊登於《佛教經典的義理與傳布(二)》〈佛典及其傳布與影響〉第109-125頁.

      鯿者:鍾玲、萬金川、林文欽.高雄市.白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