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故事 越人溺鼠

    事實上,名聞利養,人們爭先追逐;財色貪婪,人們愛戀不已;好語順境,人們樂滋滋的。可是學佛修行的人,如果追逐、愛戀、樂不可支的話,則無有是處。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7期2019年9月

從佛法看故事 越人溺鼠 /芷

 

    鼠好夜竊粟,越人置栗於盎,恣鼠嚙,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本文的大意是老鼠喜歡夜裡出來偷吃穀子,有個越人把穀子盛在一個大罐子裡,任憑老鼠去吃,不去管它。這樣,老鼠便把牠的同夥都招來,到罐子裡吃穀子,每次都飽餐之後才回去。過了些天,越人把罐子裡的穀子換成水,又在水上面灑了一層穀糠,但老鼠不知道,到了夜裡,又都成群跑出來,一個接一個地跳進罐子裡,結果全部淹死了!

    這是個寓言,揭示了如老鼠般一樣貪得無厭的人,他的下場是悽慘可悲的!事實上,名聞利養,人們爭先追逐;財色貪婪,人們愛戀不已;好語順境,人們樂滋滋的。可是學佛修行的人,如果追逐、愛戀、樂不可支的話,則無有是處。

    在《哀溺文序》記載唐朝時,永州地方的人大都善於游泳。有一天,五六個人乘一小船橫渡湘水。但是湘水突然暴漲,駛到江心的小船偏偏破了,他們不得不下水游泳。這時有個人游得特別慢,夥伴們問:「你游泳技術最好,今天怎麼落到後面了?」答:「我腰裡纏著銅錢,很重,所以游得慢。」同伴們勸他把錢扔掉,可是他不聽。不久,他就沒有力氣游了。同伴們已經上了岸,急急勸他把錢扔掉:「都快死了!你還要錢幹什麼呢?」但是他仍然搖搖頭,終於他被淹沒了。

    《佛教故事大全》也記載,有一天佛陀帶著阿難外出,經過一個地方,對阿難說:「阿難,有很多毒蛇藏在這下面,你看見了嗎?」

    答:「是的,佛陀!弟子看到了。」

    一位農夫碰巧聽到佛陀和阿難的對話,覺得很奇怪,心想:「這兩位沙門的眼睛真的那麼厲害嗎?地底下的東西都能看得到?那我來挖挖看。」於是,他就拿了一把鋤頭去挖掘,大約挖到三尺多深的時候,他竟挖出一堆黃金來!農夫喜出望外,趕緊把這些拿回家。命運是如此眷顧他,讓他一夜之間成了富翁。

    不久,嫉妒的鄰居探知他致富的原因,就向國王報告。國王命令他將黃金上繳官府,農夫只好全數上繳。但官府以為他把大部分的黃金藏起來,就嚴刑拷打,甚至沒收了他全部家產,並收押入監獄。

    一位密探奉國王之命去監獄調查實情,只見農夫至誠地向天空合掌,含淚說道:「當我挖到黃金,還以為佛陀愚癡,哪知竟因此招致大禍!只恨我當時不信佛言,現在才知黃金就是招致殺身之禍的毒蛇啊!」

《法句經故事集.第二十四品之愛欲品》謂:財富毀滅愚痴的人,但無法摧毀追求彼岸﹙渴望證得涅槃﹚的人,愚癡的人貪愛財富,不只毀滅自己,也害了別人。

有一天,拘薩羅國的國王前往佛陀的精舍遲到了,他向佛陀解釋晚到的原因,原來舍衛城當天有位富翁去世,那位富翁沒有子女;因此,所有家產全都充公,他因為處理這件事才遲到。國王接著說:「這富翁雖非常富有,但是非常吝嗇。活著時,他不布施,對自己也十分苛刻,吃得少,只穿便宜、粗陋的衣服。」

佛陀答:「這富翁的某一前世也是富翁,有一天,一位辟支佛到他家托缽,他請太太加以供養。他太太明白他很少同意她供養任何人,便特別在辟支佛的缽裝滿食物。當富翁發現太太供養的食物相當豐碩時,心想:『這比丘吃完後,只會睡覺,與其如此,不如把這些食物給我的僕人吃,至少他們吃完後,會賣力的為我工作。』

這麼一想,他後悔剛才答應太太供養辟支佛。這富翁也有一位富翁的哥哥,他只有一個兒子,這富翁由於貪戀哥哥的財產,就把哥哥的兒子殺了,然後在哥哥去世時繼承所有的財產。這富翁因為曾經供養辟支佛,所以今生才會富有。但因心生後悔,所以今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財富?又為了要繼承哥哥的財產,而謀殺侄子,所以在地獄長久受苦;而今生之前,他已償還累世以來的惡業報應,所以今生才得以為人,但卻沒有做任何的善業。」

國王說:「這富翁雖有幸活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卻從不供養任何人;因此,他錯失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總之,人之不能自在,往往為慾望所縛住。人之有生有死,往往因欲求而造業。人之會墮地獄,多為惡因造作太多。所以,人若貪於「欲」,以滿足「欲」為喜樂;那末,此人的未來,將是苦報無邊,難得自在;也就是為欲所齧,不能得樂,反而受其苦痛。

古人說:凡事三思而後行,切勿趁一時之快,而落個後悔莫及。什麼時候才會後悔?在受苦受難的時刻。為什麼會這樣?不願意事前慎思,才會悔之已晚!人隨著色塵緣境而起貪欲的心,從來不計後果如何?待到感報現前,才自怨自艾自悔,承受「誰會想到」的苦果,那時已是無補於事,徒增懊惱而已。所以欲貪為害,所作皆惡業,莫待極苦,那時悔亦不及了!唯有少欲而能清淨欲,才是智者得覺悟的樞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