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研院園地 寒山詩歌和上白下雲禪師的和詩

    安貧非是道,灑脫真不憂,寧為玉碎可,赤躶也不愁; 虔心從家業,重擔荷肩頭,究詰生死苦,任它幾時休。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7期2019年9月

佛研院園地 寒山詩歌和上白下雲禪師的和詩 /無盡

 

寒詩第131首,雲禪師和唱:

安貧非是道,灑脫真不憂,寧為玉碎可,赤躶也不愁;

虔心從家業,重擔荷肩頭,究詰生死苦,任它幾時休。

心得分享:

老和尚在這短短的八句詩裡,談的是出家人犧牲奉獻的精神。

第一句,安貧非是道以前曾讀到孔子讚美顏回安貧樂道[註1],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貧」是貧窮的意思。然而,跟隨老和尚學習佛法之後,並且親身在道場裡體驗,而現在讀了這一首詩,深深領會了「貧」這個字不是指「貧窮」而是「少欲」,是「我有」但是知足、不浪費;這麼簡樸的生活。

普通一般人,看到修行人過著簡樸的生活,會說此人安貧樂道。那這個「道」是什麼?是在追求「了生脫死」與下一句的「究詰生死苦」相呼應。所以,也不是看到出家人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就認為他是在求道或很有道行的人,其實不是這樣子的!而是要像老和尚這樣子:[重擔荷肩頭,究詰生死苦],才能真正感受到「安貧」的意義。

這八句,老和尚是在鼓勵他的弟子們,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我們從第一句就開始感受到了。

灑脫真不憂」,老和尚說煩惱跟菩提,不是相對,是突破,去顯現絕對。如果要灑脫真不憂,我們真的可以很灑脫的說沒有什麼憂愁嗎?難道沒有一點「憂」跟「慮」嗎?一定會有的,可是要怎樣子才是真不憂?不是表現出很灑脫很自在的樣子,而是去維持內心那一份對於道業的堅持、對於道業真正的認知,才能夠體會出什麼是真正的灑脫。

 

寧為玉碎可」,通常下一句接不為瓦全,有些道場對於化緣的技巧非常地純熟,信眾供養豐厚,時有所聞,但是你的道在哪裡。而老和尚建設我們千佛山,並不攀權附貴,隨緣度化,是用最踏實、最正義、最簡樸的方式來安僧度眾,例如大佛就蓋了15年,當時有人說一次要捐很多錢,加速完成大佛,可是師父很委婉地婉謝,師父為了讓大眾來結這個建寺的善緣,種下善根,寧願涓涓滴滴、細水長流地積攢,慢慢地蓋,縱使「赤躶也不愁」,就是說儘管沒有錢也沒關係,我們還是要去把持好那顆道心。

談到赤躶,我從其他師父的口述歷史紀錄中得知老和尚也很懂得理財。他真的做到他所說的「天上要知道一半,地上要全知道。」我們要學習他,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懂,也要會理財,碰到困難要想辦法突破。今天早上還講到不握金錢戒,我記得師父有說過,我們持戒是要非常地活潑,活潑地應用,而不是死守著戒條,用戒來框套綁縛,要深入了解戒的意義、戒的精神內涵。

 

「虔心從家業」家業,指的就是如來家業。為了弘法、為了傳法,而有這份護持的事業,大家共同來維護,寺裡的師父們是優秀的內護,「重擔荷肩頭」,而在家居士,也要做個優秀的外護,虔誠忠心地尊敬供養三寶。「重擔荷肩頭」,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在佛學院念書看到許多師父的辛苦、親自體會要維持這一份家業很不簡單,出家眾這麼少,要安僧、要度眾、寺院要維護,這些都需要財力、人力,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究詰生死苦」,生死,是指了生脫死;詰是詳實地問,實實在在、究竟地、詳實地去「問」,去探究。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要認真地去思考、去實行、去驗證,而且要多聽、多看、多聞問。

「任它幾時休」,不要問何時會達成,要像農夫一樣,要認真的耕耘,既然認真,勤奮地耕耘,自然就會有它的成果,還沒有耕耘,就在問什麼時候會有結果,什麼時候可以達到啊,我什麼時候可以成佛啊,不是這樣子,是要認認真真地去做,「任它幾時休」,「任它」不是不管它,而是不計較、不執著於什麼時候要結果。

-----------------------------------------------------------------------------------------------註1:以下摘自網路《文化課教材》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建武末,舉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復歸教授。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仰慕之。

【注釋】貧:貧困;少欲。

【釋義】指修煉的人能放棄人心的執著,一心求道。 
今意:指人能安於貧困的環境而不改變志向。

【旁通】

一簞一瓢。《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原為孔子讚美顏回安貧樂道之語。後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

二、鍾教授補充

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比喻寧為正義事業犧牲,絕不屈辱偷生。

  • 南北朝時的高洋,廢魏孝靜帝元善見,自主為王,建北齊(550)。
    他鎮壓元氏異己,培植高氏,元氏宗親無不驚慌。將軍元景安為保存自己,打算改姓高氏。堂兄弟元景皓反對,元景安把這段話告訴高洋,高洋便殺了元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