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染與淨(上)

    所謂「染」,並不一定叫做污染,這裡的「染」就是產生一種執著,染的力量是什麼?是業的問題,所以染是因業而起執著,叫做染。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45期2019年7月

大乘起信論 染與淨(上) /白雲老禪師

 

現在來談染淨分別的問題,所謂「染」,並不一定叫做污染,這裡的「染」就是產生一種執著,染的力量是什麼?是業的問題,所以染是因業而起執著,叫做染。「淨」也不是一般講所謂的淨土,「淨」是以道為力量,怎麼樣去清淨染法,也就是達到出離的目的。所以染淨分別,兩個不是對立的,它不是對法,因為「染」是眾生都有業,因為有業就會產生一些執著、計較、分別的現象,這是必然的。

 

談「淨」,當然就是必須要有道,道是從修養而來,所以說造作成業,修養成道;是針對這種染著而來,怎麼樣去清淨這種染著,而到達顯現道的修養,這叫「染淨分別」。要特別注意,染淨不是對法,不是染是污、淨是清淨,好像污染、清淨,不是這麼解釋。染是以業來說,淨是以道來說,而且我也要強調,業使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有業而來到人間,也因為有業才會有分別、計較、執著的問題,所以就有所謂染的問題,怎麼辦?所以需要佛法的「道」,也就是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怎麼樣使這個染能夠清淨。

 

可是要特別注意,不是用佛陀的道理方法成為道,去消滅這個染。千萬不能用這種方式,因為已經有的必須要去受報,不可能用道的力量把業消除。因為業是要受報的,只是談業與淨的主旨是在哪裡?因為業要受報,往往在受報的時刻,苦的不好承受,樂的就容易造成放逸、懈怠。佛陀講的道理,是談因為業會受報,受報會產生一種染心,什麼染心?苦的就不喜歡,樂的就會執著,因為這樣,就會隨業而再造業。佛陀的道理方法,並不是一種武器,告訴人怎麼去消除這個業而不受報,佛法不是這麼講的。

 

佛法是教怎麼樣從業上面去認識瞭解,而後怎麼去出離,歡歡喜喜承受它的果報。為什麼要歡歡喜喜承受它的果報?是在受報的時候,不會隨業又再造業。所以最後得到的就是清淨,為什麼?業受報就清淨了,可是要憑什麼歡喜去受報,就需要有佛陀的道理方法,怎樣去面對業報,歡喜承受,絕不會因為業來了搖搖頭,去否定它,受報就不會怎麼樣了,要不然就沒有所謂的煩惱與菩提的問題了。

 

 

在這裡我也要告訴各位,「染」不能叫煩惱,「淨」也不能叫菩提,因為煩惱是表現出來的一種結果,也就是業在顯現時,產生的一種現象,稱之為結果,什麼結果?就是煩惱。菩提也是一種現象,是一種結果。它絕不是一個化學藥品,或是一個清淨劑,把業分化掉,不是如此。一定要把握,凡所有的業,不管是善業、惡業,都要去承受果報,不可能不承受,而用所謂的道去消滅它,千萬不能用這種方式。我經常說佛法不是武器,現實不是敵人,因為佛法是去認識問題、瞭解問題,怎樣去出離問題。「出離」是什麼?因為人隨業,很容易再造業。出離就是隨業歡喜承受果報,不再造業就是道,以上所說是染、淨的概念,是我們先要認識的。這裡面有幾個內容:

 

智淨相染-為什麼說智淨會相染?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叫人搞不清楚,如果智就是一種所知,若成為障礙的話呢?往往跟道就造成一個什麼?另外法的執著;也可以這麼說,「智淨相染」,就是一種法的執著,法的執著就是來自於所知。有煩惱,不自在,好好念佛,「好好念佛」這可以說是一種所知。是不是好好念佛,煩惱就沒有了,其實煩惱還是存在,為什麼?煩惱是一種業報的現象,念佛,煩惱不可能就清淨。所以所知會成為障礙,是一種法的執著,因此講智淨相染,就是教人不要從所知,而去造成一種執著,執著就會成為障礙。所以智跟淨相互之間,會造成一種染的問題。我一直說,染不是污染,是一種染而產生的執著計較的問題。

 

一個學佛的人,不管是出家、在家,通常最容易發生的,就是智淨相染,為什麼?憑自己所知,認為這樣可以達到清淨,最後,這種所知是一種障礙。為什麼會造成這現象,就是所謂法的執著問題。所以「智淨相染」,就是「法的執著」,法的執著為什麼會不好?就是我剛舉例說―有煩惱,靠念佛,要去消除煩惱,去逃避煩惱,不可能!念佛歸念佛。如果所知,知道念佛是一種修行的法門,不以這種修行的法門去對付煩惱,而是以修行的法門建立未來的修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用一個修行的法門,去對付一個煩惱,煩惱是不可能化解。因為煩惱,就是一種業的果報現象,這種業的果報現象,我前面也提到,一定要歡歡喜喜去承受它。所謂煩惱中間有菩提,為什麼?如果說煩惱中間本來就有菩提,何必煩惱,肯定這就是所知障。因為所知而造成障礙,因為這種所知不是依於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方法。因為釋迦牟尼佛談的道理方法,講「智」,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從智上面可以看出來,一切智就是一般性的,道種智就是專業性的,一切種智就是從一般的,包含了所有專業所完成的。

 

如果從中達到這種境界,智與淨就不會相互之間造成染著,因為智與淨相互之間造成染著,最大的問題發生在所知障,所知就是執著於法而形成的,當然還是不太容易瞭解,智與淨為什麼相互之間會染?智與淨究竟哪一個是智?哪一個是淨?以煩惱菩提而言,智是可以顯現菩提的條件,顯現菩提的條件,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就是可以達到清淨的境界,這種清淨是經過化解之後的現象,不是用消滅方式的現象。在佛教界,長時間以來,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是什麼?都是用什麼法門去消業障,用功德去消業障,用什麼方式去消業障。

 

此種「消」是怎麼個消法?變成電視、電影,戲劇裡面所表現的;道教就畫一張符面對鬼神,基督教就拿個十字架面對魔鬼,佛教念個咒語,或是念個佛號,去面對非人。這種方式不可能去抵消,因為既不是一個防護罩,也不是一種武器,它裡面有道理、有方法,幫助我們去面對問題,怎麼去認識問題、瞭解問題。問題都能認識清楚、瞭解清楚了,當然就能化解問題。所以我常提到一句話,面對問題是認識它、瞭解它,才有機會去化解;如果面對問題,想找一個答案,或找一個方法去消除它,是不可能的!因為佛法不是這種說法,也沒有這種做法。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無始以來,所有的遭遇,因業而顯現,同樣要受報,即使在當生成為悉達多太子,一直到在菩提樹下成就道業為止,這中間同樣受多少的果報?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本來就是清淨了,就不應該受報了,應該一生下來,就像現在講的,他是一個佛再來的小孩兒,本來就是清淨莊嚴,然後成道,好像一帆風順,這中間沒有任何的意境。而釋迦牟尼佛整個的過程裡面沒有這麼說,他同樣要承受多少果報。這說明即使是一個過去世佛,或菩薩再來,同樣在今生也有今生的業在,也就是所謂現世的業。這種現世的業,是什麼因緣完成的呢?投到父親母親這個家庭裡面,母親十月懷胎,父母把你生育、養育、培育,這中間都具備有一種什麼業的存在,同樣也要受報。如果過去剩餘有業的話呢?那些餘下的業同樣也要受報,在經典上常常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某個環境中間,顯現一種什麼果報的現象,釋迦牟尼佛就說出它的因緣是什麼?可見修行絕不是自認為我是釋迦牟尼佛,我為什麼還受這些報?如果還有這種疑問,肯定他不是佛。

 

在修行的道路上,智與淨,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間的一種染著,最大的問題是在自我意識,因為自我意識的產生,是業的力量,這種業的力量,不只是一種所謂善業、惡業;因為善業裡面有善的內容,惡業裡面有惡的內容,內容裡面是傷害的、是利益的,一點都不會有差別,所謂果報不爽;不會說過去有這種不好的,現在反而可以得到好,或說過去有這種好的,反而現在得到不好,不是這種現象,果報的本身可以說清清楚楚,只是唯一不同的,學佛的人受業的果報,本來要受非常苦的果報,因為是非常嚴重的業因,一定要得到這種極苦的果報,學佛的人可以減輕。

 

怎麼減輕?因為學佛的人學很多的道理方法,當面對業報顯現的時刻,不會像世俗人一樣,只是在計較、執著、分別自己歡喜、不歡喜,應該、不應該,因為學佛的人,會依於一些道理怎麼去面對它,依於一些方法怎麼樣去化解它,化解並不是完全不存在,還是要受報。在因果經典裡面,有一句話叫做「重業輕報」,它是說什麼?就是過去有重的業因,很嚴重的,現在要受非常苦的果報,可以受輕微的果報,一樣的使原有的重業可以消失掉。憑什麼?因為學佛的人,知道很多道理,知道很多方法,可能大家說知道道理、知道方法,就可以重業輕報嗎?其實知道道理還不夠,在修養上還要能做得到。

 

談忍波羅蜜,有道理、有方法。兩個人,一個學佛的,面對另一個人發生問題的時候,人家給你難堪,甚至於一種傷害,假使是一個學佛的人,會以忍波羅蜜的方式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學佛的人,要以忍波羅蜜的方式面對問題。世俗人也講「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因為能忍,本來對方非常生氣,你能忍的話,他的氣就消了很多了;當對方很生氣,你也承受不了,會硬碰硬。學佛的人因為知道道理、方法,就可以把原來很生氣的情況,使它慢慢平靜下來。使對方慢慢平靜下來,自己就要知道道理,還要在方法上面去修養才能做得到。所以說重業輕報,不是一句話而已,而是要憑所知道的道理與方法,的確,有那麼高的修養的境界,才能做得到。

 

我說當業報顯現的時候,要歡喜承受,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修養的條件!談智淨相染一定要瞭解,智是依於所知,所知裡面就關係到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裡面的淨是講:雖然具備這一些,可是不要把它當成一種武器,而是要把這些形成一種智慧,怎麼去面對?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達到清淨的目的,相互之間才不會造成染著。學佛的人,常常因為依所知而造成障礙,依於懂得一些法,結果就執著了,最後就不得清淨。所以智淨相染,是一種警告,從所知是關係到法執,所知不會成為障礙就是智,會成為障礙就變成染了,所以「淨」,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一種力量,可以去消除業量,不是這麼解釋。所知要能夠顯現清淨,如果所知不能達到清淨,就會造成染著,就像我剛剛舉的例子:念佛不能消業,念佛是一種修養,這是相同的道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