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88三乘行果--十住心

    在菩薩行果上有三十個必須要去認識的,因為這裡面包含了道理、方法。第一個是十住心,第二個是十行,第三個是十回向。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43期2019年5月

唯識法相學88三乘行果--十住心  /白雲老禪師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前面談到三乘行果的一些概要,只談了「三乘」,現在要談「行果」。三乘行果,以行果而言分成兩部分,聲聞跟菩薩的差別。這裡談行果,不談佛的行果,而是在聲聞的這個範圍之內,在菩薩行果上有三十個必須要去認識的,因為這裡面包含了道理、方法。第一個是十住心,第二個是十行,第三個是十回向。

 

先介紹十住心,這裡談「住心」,唯識學與其他的經論看似差不多,事實上佛法本來就是融會貫通的,所以看起來都差不多,只是唯識學是以法相建立之後,面對法相去認識、瞭解,而後肯定。所以往往談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都說不只是唯識學如此,很多的經論都有談這些。可見以行果來講,有很多是基礎學,所以說聲聞、緣覺涉及的一些法是基礎法;菩薩呢?是成佛之前的過程。所以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知道談乘載是分別獨覺或講自覺;然後談菩薩是自覺覺他;而佛呢?完成了自覺覺他,還要覺行圓滿,這是談三乘的「果」,現在談的是「行」。

 

先看「十住心」究竟是什麼?本來十住心這名詞,通常是講十住,沒有以心來說它,為什麼談十住還要加個心呢?這就關係到一個學佛的人,當你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幾乎起心動念都是在心性上面著手,所以有人誤解唯識是唯心,其實不一樣!不要認為談十住心就涉及到心,談到心就認為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就變成這樣,這是一個自我意識,真正的佛法不是用這種方式來講。現在看看「十住」,這裡面從發心一直到灌頂,整個有十個差別。「住」是什麼?就是已經顯現而存在的一種現象,譬如寺院裡面有常住,就是經常住在這個寺院裡的人,這是以「住」的本義來說,可是為什麼分別有十種不同的說法?我們一個個來解釋就很容易瞭解。

 

先看第一個「發心」,就是發起菩提心,菩提心發起時,你所住是在一種什麼地位?就是我們講的初發心。所以這個「發心地」或叫「發心住」,稱之為初發心,因為某一些因緣而引發你生起這種想學佛的心,這種學佛的心很容易發起,要怎麼樣幫助你?就要有什麼樣的環境,也就是你的發心是在家還是出家?不管出家、在家的身分,建立之後你是住在寺院,還是住在精舍或所謂的茅蓬?還是遊化人間?這都是講你發起了一個心,必須先確定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地位,怎樣去修養原來發起的心。如果講「治地」,就是修養的地方,你先要找到一個地方,然後才開始修行。

 

第三個談「修行」,從你的心發起以後,先要有一個地方才能去修行。可是必須要注意,不只是有一個修行的地方,還關係到你的生活,譬如四事供養怎麼去治理?不能只找一個地方,總是要生活呀!這就關係到治地的內容。有了地方、衣食不愁,然後開始修行,當然修行不是盲目的去修,憑什麼?所以講到治地就很重要,譬如在寺院可以親近善知識而修行。有了這種修行,不管是修什麼行,有了道理、方法,緊接著是「生貴」,怎麼解釋生貴?剛開始談十住時,我沒有談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以至他修行辦道,談他的過去怎麼樣。因為不可用這個方式講,唯識學告訴我們怎樣面對法相而去認識、了別,最後去肯定,不是叫你拿釋迦牟尼佛來做為榜樣。為什麼不可以?學佛是學佛陀的道理方法,你拿他來做榜樣,所謂「八相成道」,你首先該怎麼辦?要降生在國王的家裡,成為王子嗎?所以不可以把釋迦牟尼佛當成榜樣,而是要學他的道理方法,這才是談「行而證果」的道理。

 

所以談「生貴」,是談生命的價值,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往往會養尊處優,時間久了會懈怠放逸,這樣就等於浪費生命,不會去珍惜生命,所以談生貴,是指生命的價值。可是如果執著這些,就像多少學佛的人,一旦發起了心,也有了地方安住,四事供養不愁,還有善知識教導,可以開始修行。但往往就養尊處優,譬如出家的認為我是個出家人,應該受供養,其實受了供養以後,還要不忘修行!因為你的目的是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就是為了珍惜生命。可是也有很多在家的會去學出家的,以在家身,甚至要求到寺院掛單,在家怎麼到寺院掛單?在家是一個布施供養者,怎麼能到寺院去受布施供養呢?所以要瞭解為什麼「生貴」之後要談「方便」,這裡的方便不是給與自己方便,是說珍惜生命,不要去浪費它的價值,但也不是執著於生命很要緊,所以我要修行,就什麼都不要管了!甚至認為四事供養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就會變成一種固執。

 

這裡「談方便」是說什麼?譬如「日中一食」、「夜不倒單」這樣的修行,還得看你的色身情況怎樣?如果色身情況不允許,你還日中一食、夜不倒單,能維持多久?這裡談方便是關係到你修行精進這部分,在精進中還要瞭解,色身固然要緊,可是也不能養尊處優;如果過份保護色身,「欸,不行!我的色身壞了就不能辦道,就不能修行了!」要瞭解過去在大陸叢林裡,常有這種言語:「一個出家人如果有一點小毛病,很可能就是幫助你精進的一種力量。」為什麼?由小毛病會想到大毛病,想到大毛病就想到可能生命快要結束了!所以這時就會要求自己精進。這裡談方便,譬如講到煩惱,有的人住在寺院也會埋怨:「出家了還要出坡、擔任執事、做這個、那個。」好像出家了就特殊了,有特權。別忘了即使出坡,不管是砍柴火也好、挑水也好,種菜、整理環境也好,這當中要以方便的方式去見道。

 

同樣的,我剛剛說依於一些要求,譬如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夜不倒單,都還有其方便,這種方便要注意一個條件,就是後面講的「正心」,若心不正,方便就會變成隨便了。所以「方便」不是給自己方便,而是你處在那個環境要行方便法,如果只給自己方便,你的心就不正了。因此心要正,做什麼都把它當成一種修行的方法,從中去體會、觀照、認識自己。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的話就是正心。當然修養的過程,難免會發生不管是煩惱的、所知的障礙,很容易變成退墮,過一天算一天,甚至打混。所以心正之後要把握「不退」,不退就是既然已經發起這種心,往修行的路上走,就必須以精進的方式,去面對環境所有的一切。所以常說學佛要能長長久久,不能半途而廢,遭受一點點打擊或不如意就退道心,因此這裡特別提醒你,要時時記得不退墮。

 

再看第八個「童真」,很多人會誤解「童真」,「童」是講童子;「真」是真實。大家把童真當成什麼?好像一般的白話「沒有破身」,還是一個童子身,好像是沒有結婚,從來沒有任何男女的關係,這不叫童真。「童」是一種自在無礙的心態,它是一種比喻,像童子一樣,因為童子不懂事,很自在,不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一天到晚罣礙、妄想、顛倒。其實這裡談童真,是說像童子一樣天真活潑,毫無虛假造作的情況,

 

一旦建立起這種心態,緊接著再看第九個「法王子」。既然說像童子一樣天真爛漫,而且一點虛假、造作都沒有,那會不會變成兒戲?所以這裡說「要莊嚴你的內在」。什麼叫「法王子」?法王,是以釋迦牟尼佛來講,因為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才叫做法王子。譬如文殊菩薩自稱法王子,即使他過去是七佛之師,甚至於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他以菩薩身來輔助釋迦牟尼佛,可是他還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法王,他只是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弟子,“法王子”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處在這種「童真」──天真爛漫,無瑕疵、無障礙、無罣礙、無虛假的情況之下,不要忘了莊嚴。莊嚴什麼?不要忘了你是學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的佛弟子,不要忘了你的真實面目,也就是自己是誰?如果時時刻刻記得自己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所謂的「法王子」,你就是一個佛弟子。所以這裡把「法王子」稱做佛弟子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能這樣行,最後一個就是「灌頂」的問題。常談到「灌頂」,認為就是加持、授記,其實這只說了一部分,灌頂在密宗有談到四灌頂,在唯識學裡談灌頂是什麼?雖然你沒有忘了你是一個佛弟子,可是人總是依業而來受報的,一旦業報顯現的時候,什麼佛弟子不佛弟子,可能都忘了!所以你時時刻刻要拿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所謂的依教如法,像醍醐一樣來灌你的頂。

 

這裡談灌頂就是談醍醐灌頂,我們曉得「醍醐」說它是毒也可以,也可以說它是個很好的東西,是活動的,為什麼?譬如當你煩惱的時候,要去面對煩惱就需要有一種力量,如果你把煩惱當成醍醐,就能夠出離煩惱而顯現菩提。如果面對世間的一切人與事的問題,尤其人的問題實在太多;包括環境、身分、地位,以及所處的人情、風俗。如果你說:「我是一個佛弟子,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我應該怎麼樣?」那變成連前面的方便都沒有了,而且這種心態並不是正當的,為什麼?你只是強調自己是一個佛弟子,好像什麼都不要了;甚至走到街上遇到一個屠宰場,或者魚肉市場,連那個地方都不敢走。還有很多人甚至繞個大圈走過去,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佛弟子!

 

其實不要忘了後面的灌頂才是最重要,灌頂是什麼?時時刻刻面對你的當下,去認識它、瞭解它,從中能得到利益,可以肯定是以所謂「平常心即是道」、「處處都是佛法」,到達灌頂住,可是這不是簡單的!可以說是修行者最難辦的。只兩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如果加上「醍醐」兩個字,就知道「醍醐灌頂」的法義是什麼?如果能這樣把握的話,的確你發起菩提心,也有了一個環境,可以四事供養不愁,也能滿足你;又能修行,甚至珍惜你的生命,也知道方便。可是心究竟正不正?如果都以自我為前提,強調不可以退轉、要精進,搞了一大堆,最後是一個佛弟子,只是一個學佛的佛教徒而已,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