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與硬  

                                                                              文/和風

大體上說,有柔軟心的人,其出發點是好的,行事風格也會儘量不傷害他人,結果常常是兩蒙其利。
懷著僵硬不化的心的人,是塵封已久的,是生鏽了的,有著主觀的作風,不能兼顧他人,結果往往損人又不利己,或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現實生活中,舉凡待人接物、人我互動,除非已經有了不錯的修養,或者正在努力修行,能時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否則總是跳不出軟硬的相對窠臼。男女老少如此,各行各業亦復如是。

兒童時代是最柔軟的。所謂:「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依偎、撒嬌,把父母當巨人般的崇拜、依賴。學生時代是柔軟的。初揚帆於廣袤的知識大海,總是把老師當燈、指北針。感覺上老師好像有說不完的故事,挖掘不盡的寶藏,活像一本百科全書。

社會新鮮人、新進人員,大抵上是柔軟的。有抱負、有理想,積極進取,希望以成就肯定自己,也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新嫁娘是柔軟的。洗手做羹湯,還得先遣小姑嚐。不只準備從一而終,也期許將公婆當自家父母一樣來孝順,更盼望公婆能把自己當親生子女的疼惜。

選舉時,候選人是柔軟的,不但身、首柔軟,逢人彎腰鞠躬;連口、手也柔軟,合掌握手,拜託賜票;甚至連膝蓋骨也是軟的,選情告急,下跪央求。建設支票亂開,請托事項照單全收,信誓旦旦的,如果當選,必定盡職的扮演好不收紅包的公僕。

初發意的學佛行者,是柔軟的。禮敬三寶,盡心供養,為法忘軀。「假使鐵輪頂上旋,終不退失菩提心」,精進的精神,足令老參上座動容,讓懈怠放逸者汗顏。

青少年時代,慢慢變僵硬了。一到叛逆期,總覺得父母死守傳統教條,思想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處處要求、事事限制。三句話不投機便吵了起來,有時比父母還兇。

尸位素餐的人是僵硬的。雄心壯志早已消磨殆盡,有的只是得過且過,佔著茅坑不拉屎。或是只談律法,不解情、理,絕不通融。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多做多錯,而把退休金弄丟了。

十年熬成婆的媳婦,漸漸失去昔日的柔軟了。守著丈夫守著兒女,全力經營自己的溫馨小窩,無形中把公婆忽略了。「手抱孩兒,方知父母時。」更積極的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因此,娘家的路變近了,婆家的距離相對的遠了,見孫心切的公婆,更加孤寒了。

升格當婆婆,也有一些人會變得固執不化,還是女兒貼心,還是女兒家教好,娶了一個媳婦,丟了一個兒子。搬出婆婆的威權來時,兒子成了夾心餅乾,一邊護母,一邊衛妻,結果兩面不是人。

萬年總統或皇帝,也有僵硬腐化的案例。海宴河清,四夷賓服,該是樂享太時刻於是縱淫欲,罷朝政,親佞遠賢,甚至過河拆橋,大誅功臣,導致國事盛極而衰。

懂得一些名相,把佛法當學問研究,而不解行並進的人,是僵硬的。有時會拿佛法去修理別人,而不願修理自己,只想用自我意識去要求別人,卻懶得修養自己,以影響別人。
有時柔軟的行為,反而造成傷害,強硬的作風卻能得到利益。

愛的教育是柔軟的。父母疼愛子女,順他、寵他、縱容他,犯了錯也捨不得打罵他,「痛在兒身,疼在爹娘心」的緣故。又怕兒女受委屈,於是保護得像溫室的花朵,養成不辨是非,又好吃懶做的壞習慣。因為是非莫辨又好吃,只圖享受,飽暖則思淫欲;因為懶做,不事生產,坐吃山空,饑寒便起盜心,而有殺盜淫妄的惡業生起。鐵的紀律是強硬的,予人冷酷無情的感覺。然而世間人的通病,總是欺軟怕硬,總是因循苟且,不能自重自愛、自動自發。如果好言慰喻已成了耳邊風,公權力已面對挑戰,懲一儆百以樹立威信是必要的。

人,又是健忘的族群,慘痛的教訓,能讓記憶深刻,不會「好了瘡疤忘了疼。」因此,打罵、處罰不表示就沒愛心,對桀驁不馴、劣根性重的人,有時反而是好的教育方式。俗諺謂: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治亂世用重典,是有一些根據的,只是出發點必須是好的。

水是柔軟的。尤其到炎炎夏天,更添沁心的清涼,於是戲水弄潮的人,蜂湧的投入它的懷抱,滅頂的不幸事件也時有所聞。

火是無堅不摧的強硬派。熊熊的烈燄,就像隻張牙舞爪的猛獸,已做好攻擊的最後準備;高燒的溫度,能讓堅硬的鋼鐵也為之泣血稽顙;伴隨而生的濃煙,就像一條條的催命索,使人停止呼吸而氣絕。其威力人盡皆知,縱使消防人員火場救火,只要有一樣配備不齊全,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玩火自焚的人,相對的就少的多了。

另有一種出發點及行事的過程,都是惡劣的、強硬的,也有人能得到利益,正是惡知識也可成為善知識,關鍵全在乎心念的調整。

戰國時代的蘇秦。遊說秦王不成,回到家,妻子不以他為夫,兄嫂不以他為叔,父母不以為他為子,環境的惡劣可知。他非但不怪罪,反引咎自責,更發奮向學,而致引錐刺股,血流至足。終於身配六國相印,使諸侯相親,合縱以拒秦國。

西漢韓信未顯達時,曾受淮陰少年的胯下之辱,激勵他由手無縛雞之力的懦夫,變成統率百萬雄兵的將帥,幫助劉邦平定了天下。
很不幸的,這些正面的案例寥寥可數,除非不世出的豪傑,及修養有素的人,一般泛泛之輩,終究承受不了如此嚴苛的考驗。
軟硬兼施,可能是好的方法。歷史上有謂: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一代雄主殺伐逐鹿、推翻暴政是硬;「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示天下不復用兵」是軟,以文治國,以武安民,太平盛世於焉開創。

再以施政者而言,如果心軟、手軟、耳朵軟,又屈服於惡勢力,沒有一身硬骨頭,不能雷厲風行的貫徹完善的政策,伸張公權力,百姓必定心存觀望、僥倖,進一步以身試法。手段要是太強硬了,則情、理、法三者不能兼顧,必有虐之虞。所以連世間聖人孔子都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如果以學佛的角度來討討,軟或硬,或軟硬兼施的行為,畢竟只是世間的相對法,難免還有或多或少的缺失。而軟硬的行為來自身口,意又是身口的原動力,真正的主宰者是心(或我或五蘊),心如果能做到不計較、不執著,就能清淨;心一清淨,連帶的意念、身、口都清淨。

但是初學佛的人,面對緣境不能做得了主,必須依賴一些如念佛、拜佛、誦經、持咒等,以防止身、口、意去造業。有一點基礎之後,就能用戒律去莊嚴身行,有侵犯的機會,能做到不侵犯;用明辨去莊嚴語行,明辨是非,而不參與是非;用五蘊或心的調整,去莊嚴意行,面對緣境,「當分別心生起時,不要一味的計較執著,必須去認識,去瞭解,進一步有所發現,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所突破。」──摘自上白下雲老禪師「修行法要」一書,「學佛方程式」單元的法語。

能夠突破我的計較執著,才能超越感性的、理性的範疇,及軟硬的相對戲論。
為人處事,不管是軟性的訴求,或強硬的手段,或現威、或顯慈,才有機會於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時空背景,不一樣的個性、根機,展現最具饒益性的價值。所謂:不傷害別人,也能保護自己,如果有能力的話,儘量幫助別人。

處此五濁惡世,是否覺得好人難做,軟硬不易拿捏,動輒得咎?請到千佛山全省道場報名,開始認真的學佛修行,必有突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