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四十二集(上)

    所以才說「信」是因「受」而完成;不是生起自信就完成了信心,必須要在現實生活中間去體會、感受,從中得到認識、了解,這時建立的信心才是所謂的菩提大道,而不是自我意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35期2018年8月

圓覺之道第四十二集(上)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個時段算是圓覺之道最後的時間,依於此段經文,佛說《圓覺經》,因為參與的眾生得到很大的利益,現場就有天神、天龍八部,當著佛陀面前發願要擁護這部《圓覺經》,表示發心信受奉行這部《圓覺經》的行者,或學佛的人,天神都會護持他們的法。現在不談這些問題,要談的是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說完了一部經,總會有些歡喜、慶賀,所謂發心功德者,一定要把握最後這句話「信受奉行」。如果只說去受持、去念或讀誦,甚至於抄寫或為他人說,於“信受奉行”是不是就做得完整了?

經中所謂的“信”並不只是相信它,而是建立起的信心,於《圓覺經》的道理方法,得到了多少好處就會建立起多少信心,為什麼?因為信心是從這部經吸取的道理方法,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體會,而且這種體會是經過認識、了解、發現而形成的。所以才說「信」是因「受」而完成;不是生起自信就完成了信心,必須要在現實生活中間去體會、感受,從中得到認識、了解,這時建立的信心才是所謂的菩提大道,而不是自我意識。

後面講「奉行」,奉行就是要照著去做,前面不是已說「信受」,不就是照著做嗎?可是信受是以自我而言,而奉行除了原來的自我的信受要不斷的增上,不斷的精進,使修養、境界更增上外,在這中間還要隨緣化度。怎麼說呢?因為奉行的目的是把自己既得的利益去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跟你一樣得到利益,或者把你既得的利益怎樣去跟更多的人分享,看起來是信受奉行,其實信受的本身就是建立起修養,可是並不表示已經完成了修養,好像一句閩南語「功夫在手」,佛法沒有這回事!

佛法是無止盡的、沒有邊際的,也沒有深度,也是無限量的,必須要到達以「信受」而言,在修養上可以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信心是在現實生活中體會、感受而來的。以“慈悲喜捨”來說,的確可以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而且於自我、於法不只是有歡喜心,還有一份將自己既得的利益與更多人分享,這就有捨的精神。何況以修養佛法而言,到達什麼境界,能夠「奉行」的就更多,境界愈高當然能幫助的人就更多!為什麼?因為層次有差別,學佛或不學佛者,或學佛很久的人,或已經有修養的人,其中都有差別。

所奉行的呢?如果於信受不能做到不斷地提昇,所奉行的就會連對象都已定位了;如目前一般所言:我是唸阿彌陀佛修淨土的,就教人家跟他學,唸阿彌陀佛就好了!以為這樣修淨土就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這連信受都沒有做好,還談什麼奉行?《圓覺經》是談圓滿覺悟的道路,「信受」是從業而顯道;於道是從提昇而增上,使修養愈來愈好,境界愈來愈高,於自己、於別人可以說是無限量的!

通常以菩薩比丘、比丘尼而言,不只是要度菩薩優婆塞、優婆夷,還要度沒有學佛的男、女,可見不是只懂得加減乘除就教人家加減乘除,以為就會算術了,這還不夠!算術只是數學的基礎而已,必須慢慢提昇到數學。我們知道數學的境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成的定位,何況關係到數學,甚至涉及到微分、積分、代數的問題。再看現在的科學所談到的應用數學,僅僅這些都離不開數目字的計算法,就已經那麼難了!何況佛陀說的道理方法,若只以自己的一點修養、認知,就想普及於眾生,連「信受」都沒有不斷的自我提昇,還認定「就是這樣!」就像現在很多菩薩比丘、比丘尼,把自己擺在聲聞比丘上,要不然就是連聲聞比丘都不如,只是一個世俗的人,最多比一般所處的環境清淨而已,比所接觸的人較莊嚴而已。

以圓覺之道而言,可能連起步都還沒有,為什麼?圓覺之道是當業顯現的時候,怎樣去面對它?何況還要從業顯道,去發現它。一旦顯現了道,還要知道於業而言,必須不再造業;於法要不斷的提昇,最後連法也不可以執著,絕不是煩惱來了我發覺了!發覺什麼?常用這種方式自認為開悟了,「唉呀!人生不過四大皆空,我已經看透了!我已經放下了!」說你看透了,四大皆空是什麼?如果把四大當成「酒色財氣」,就根本不知道「佛」是什麼?人的身體與生命,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的,也就是一個是色身,一個是法身,如果連這都搞不清楚,談什麼四大皆空?更別說看破了!看破了什麼?何況以色身而言,只談四大是不夠的,四大之後還有兩大,就是空與識,是由一個色身進入到法身,由物質體顯現精神面所產生的作用,別說看破了、放下了,就認為成道了。

我介紹圓覺之道,在整個過程中涉及了多少的道理與方法,在不同的因緣法則、因果關係下,還有不同的時間、空間,絕不是「一加一等於幾」,認為這就是算術。一般而言「幾加幾」不一定在乎多與少,可是幾減幾呢?以過去而言絕不可能少去減多,一定是以多來減少,最後看得到多少?現在卻發現少可以減多,得負多少。如果不去探討其中的為什麼,就會認為簡直胡說八道!可見世間法都不容易,何況是佛法?佛法是幫助出離世間的問題,舉個例子,一般看一男一女在一起,直覺的反應是情人、夫妻。如果是母親跟兒子呢?不也是一男一女嗎?一個父親與女兒也是如此。而母親、父親、兒子、女兒,又是另外一種定位,如若以年齡去看,究竟怎樣才是母親?怎樣才是父親?所以不是父親與母親的關係,是男的年齡與女的年齡的不同。

如果以男、女的年齡來看,談到男女婚姻的關係,男的比女的大個二十歲、三十歲,認為沒什麼,很少人會說不正常;相反的最近在媒體上看到女方五十幾,男的還不到二十歲,大家就認為很不好,連街坊鄰居也看不慣,產生憤慨。講一句很不好聽的話,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我放在對方的我上面?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那個十八歲的男孩,或者你是那個五十三歲的女人,自己是關係人,會不會有同樣的想法或其他的想法?甚至更深入的想法?此中等於是以自我而去強奸天下人的我,也就等於佛法一樣,有的人談佛法就以一個佛教的形態去表現佛法。

譬如做法會、做功德、誦經、禮懺,到底是把功德擺在什麼地方?以為功德就只是布施、供養,這是佛法嗎?再說談布施、談供養是有對象的。有了對象,一旦有布施與供養的行為,完成的是不是功德呢?譬如對乞丐也可以布施,如果對比丘、比丘尼而言,為什麼反而把它當成供養而不是布施?那麼布施、供養,在佛教的團體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看?也就是「什麼是布施?什麼是供養?」於人稱為供養;於事稱為布施,這才叫做功德,怎麼說?因為寺院裡住的都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些學佛的人,將來能代表佛的成員,可以接受施主們的四事供養。以在家而言,所做的功德對出家眾所付出去的叫做「供養」。但是要了解出家眾住的地方,有他的環境與需要,不管蓋房子、充實設備、修繕也好,甚至其他很多須維持的費用也好,這些支付就叫做「布施」。

所以供養是肯定的對象,布施是概念,這樣完成的就是功德。所謂的「功」是力量,「德」是修養,要把這種修養力量顯現出來,涉及到什麼?一定要合乎道理才有功德,不合乎道理就無功德可言,譬如說供養,假使以在家的供養出家人,目的是希望他能四事不愁,能好好的在佛陀的道理方法上去精進,以達到某種修養,才能去幫助更多的人。可是有個問題,如果產生了一個心,懷疑出家人有沒有在學佛?有沒有在修養?那麼功德就會有折扣,為什麼?
往往會變成一種選擇性的供養,供養是一種平等的。再說,所供養的不是某個人,是佛、是法、是僧,是以三寶為前提,也就是供養的對象是三寶,就不可以產生任何的分別,而去計較、執著。

如果談布施要完成功德,慈善事業就是一種布施,以寺院出家住的伽藍或者道場來說,只是為了維護這寺院,不管修繕或增添東西的問題,或某些需要錢才能去做、去維護的問題,沒有肯定的對象,在寺院這就叫做布施。真正談布施涉及到什麼?凡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能夠付出幫助他就是布施。現在所謂的慈善事業,我要稍許解釋一下,慈善事業不是救濟事業!慈善事業是救急,不是濟助的濟,而是緊急的急。非常需要的才去做,這才叫慈善事業,真正的救濟事業應該是政府的事。目前社會,甚至出家眾也會做些錯誤的事,所以我一直說,如果以佛教的前提來講,是「救急不救貧」,去救緊急的需要者,而不是救貧苦者;就算救濟貧苦者,也是在某一些緊急的時刻。

譬如一個家庭,賺錢的人發生了意外,全家失去了生活的依歸,這時可以去幫助他,可是並不是叫你永遠去幫助他,只是幫他度過一時的難關,才談得上有功德。譬如佛教辦大學或辦學校,都不是菩薩比丘、比丘尼應該去做的,而是優婆塞、優婆夷去做的,或是一般世俗在家人去做的,所以不要忘了佛陀提出來的範圍、系統及宗旨。依目前佛教界來看佛陀的三藏十二部,這部大智慧之藏,出家人身為佛陀的代言人,自己對佛陀了解多少?對佛陀熟悉到什麼程度?都是很值得去思考的問題,菩薩比丘、比丘尼,肯定是佛陀的代言人,如果對佛陀不熟悉,對佛陀的道理根本知見都沒有建立,更談不上修養,憑什麼做代言人?為什麼三皈依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現在很多人認為深入經藏沒有用,為什麼?認為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只要持一部經或一句佛號、菩薩的名號,就可以成就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