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談自性

    自性不是一種肯定的「一個」說法,必須明白是「自從什麼時候,本來就有什麼」。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34期2018年7月

雲語書摘 談自性 /潛
 
    《六祖壇經》‧(行由品〉載︰惠能大師的心地發明就是「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所謂自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顯現心性呢?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然時間不肯定什麼時候;性,是本質、本體或本有。這本來已經有的現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叫做自性。所以自性是指本有之性,例如辣椒與紅蘿蔔都是紅色,但辣椒會辣,而紅蘿蔔會甜,這辣與甜是辣椒與紅蘿蔔的本有之性,或稱自性。
    然而自性並非是自己的本性,以人的當生來說,少年時的自性是怎樣?長大了的自性又怎樣?老了的自性又怎樣?做好人時自性怎樣?做壞人時自性又怎樣?所以不能以自己的本性去說自性,本性如果都是壞的,那學佛又有何用?如果本來就是好的,也不必修行了!因為本來就是好的。所以,自性的自是指時間與空間,自從什麼時候開始,本來就有什麼!這當中就有現在,也有過去,是過去的根基?或無始以來的根基?都是不定位的。性就是性質,在佛法中稱之為種性,也就是成為種性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例如會畫畫的人,他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畫?有的人學畫不久,但他有天份,天份就是過去的根基,或是從小薰習而成,但決不是說他前世是個畫家。簡言之,自性就是自從什麼時候,有這種表現的特色。例如原是好人,但有一天竟變成吸毒、犯法,那麼此人的自性,究竟是好還是壞?一定是在人生的過程中,可能遭受到惡友的誘騙、情感或事業的傷害,或自我於藥物的上癮等,種種不同的原因所形成;所以此人會吸毒、犯法是有原因、過程的,不是本身的自性就是如此。
    如果自性定位於佛性的話,也就是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知道自己本來就有佛性呢?那為什麼現在不能顯現出來?因為從那時開始起,本來就有,但經歷無始以來造作了太多的業,把佛性掩蓋了,可見這裡面有許多的問題存在。所以不能以一個自性就肯定什麼,一定要站在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立場,什麼樣的時空來說自性,千萬不能混為一談。因此,自性不是一種肯定的「一個」說法,必須明白是「自從什麼時候,本來就有什麼」。
    例如以一顆鑽石為譬喻,一顆鑽石的形成,是經過礦區的發掘,人工的琢磨、手藝的技巧,才完成一顆鑽石,而且絕對不同於鑽石的原礦。如果鑽石是個結果,那麼鑽石的原礦就是自性。所以,如果自性就是佛性的話,還得看怎麼去認識佛性;佛性就是覺悟的本能,也就是覺悟之性。人人都有覺悟的本能,但這本能如果不去培養,就沒有機會顯現;猶如人都有潛能,而潛能其實就是一種本能,關鍵在於能否表現出來?如果不能表現出來,眾生皆有佛性,我本來就是佛,而把自性定位為佛性,那是錯誤的見解。
    《六祖壇經》‧〈機緣品〉有︰「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現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上白下雲老禪師在其《白雲的話》‧〈自性不可歸類為佛性〉中說︰性清淨、心無病、見非功、同圓鏡,是惠能大師的心得,也是他對自性所作的詮釋,因為他唯恐後代人把他說的自性誤解了,所以特別用這四句話作為結論。
    因為修行的成就,涉及到必須具備的修養,而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這些都是修養的過程。以法要來說,成所作的成是完成,就是一切行為所作完成的,要像大圓鏡一樣的話,必須要經歷妙觀察;也就是必須深入的觀察,而且要有突破性的觀察,並且要達到微妙境界的觀察,所作的才能跟大圓鏡一樣。可是在妙觀察的過程中,如果不以平等心看人與事、理與法的話,就是一種分別;如果以自我意識去分別,就不可能達到妙觀察的境界。
    那麼平等性要如何完成?必須大圓鏡智性清淨,也就是自我的心性,要如鏡子般的清淨去修養,明鏡本身沒有像,明鏡要顯像,一定要有色塵緣境。例如人面對鏡子,情緒好時,覺得自己長得帥氣或漂亮;情緒惡劣時,面對鏡子,就會覺得面目可憎。鏡子本身是否作這些分別呢?其實,都是自己在分別。所以要以平等心就如同鏡子照萬物一樣,沒有美醜、好壞的分別,真正作分別的是人。因此,人要像鏡子一樣,具備平等心,美的、醜的一樣照見,於美的鏡子不會表示歡喜,而醜的也不會表示不歡喜,這才是清清淨淨的平等心,也就是所謂的圓鏡之心。所以,自性就是要從現實生活的作為中修養,而修養必須先具備平等的心性,平等的心性是要自已先做到像鏡子一樣,不起分別,不生執著。
    總之,惠能大師所說的自性,並不是一般人所稱之的佛性,或自認為本來就是如此的。自性於時間、空間並沒有定位,所謂佛法無定位,如果自性是佛法的重點之一,卻硬要把自性定位在某一時間,空間的話,那就誤解了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