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故事 問孔子

從佛法看故事 問孔子 /芷

 

兩位道學先生議論不合,各自詫真道學,而互詆為假。久之不決,乃共請正於孔子。

孔子下階,鞠躬致敬而言曰:「吾道甚大,何必相同?二位先生皆真正道學,丘素所欽仰,豈有偽哉?」二人各大喜而退。

弟子曰:「子何諛之甚也?」孔子曰:「此輩人哄得他去也夠了,惹他甚麼?」  〈笑林〉

 

本文的大意是:有兩個道學先生的觀點不同,各自標榜自己代表真道學,並互相攻擊對方是假道學。爭論了許久也沒結果,於是一起去請孔子來裁決。孔子走下台階,向二人彎腰施禮表示敬意,說:「儒家學說包涵內容很廣,為什麼一定要彼此相同呢?二位先生都是真正的道學家,我孔子向來欽佩,哪裡會有假呢?」二位道學家都喜悅萬分地回去了。孔子的學生問:「先生為什麼這樣過分地奉承他們呢?」孔子答:「對這種人只要把他們哄走就夠了,招惹他們有什麼意思呢?」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有兩位出家人為一事在爭論,這兩人都說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彼此怎麼爭也得不到結果,於是去找老和尚。

老和尚說:「你們一個一個來,究竟是何事?」

於是,甲跟老和尚說明如何....,問:「我這樣對不對?」老和尚說:「對啊!」甲歡喜的走了。

乙又進來,同樣把理由說給老和尚聽,問:「我這樣對不對?」老和尚說:「對啊!」乙也歡喜的走了。

兩位和尚歡喜離開了,但老和尚身邊的小沙彌,不以為然的說:「第一個來,你說他對;第二個來,也說他對,究竟是誰錯了?這樣不是沒有是非了嗎?」

老和尚回過頭,對小沙彌說:「你也對。」

老和尚為什麼要這麼說?這裡面有非常大的思考空間。如果去探討,會發現一個問題:當兩個人在爭論孰是孰非時,甲或乙都說自己是「是」,對方是「非」。甲辯說自己是,乙是非;乙也辯說自己是,甲是非。絕不可能甲認為自己是「非」,乙是「是」;或乙認為自己是「非」,甲是「是」。如果如此,爭執是非的局面也就不成立,根本沒有是非可言。問題是,每一個人都強調自己,都認為自己是「是」,別人是「非」。即使堅持了自己所謂的「是」,一旦發現自己認定的「是」。結果是「非」的話,到頭來仍有理由去掩護自己,會說:「我怎麼知道會這樣」。這就是人的通病,這是偏差,也是錯誤。

以佛法來說,不是在分別這些是、非,或偏差錯誤,而是在乎應怎樣去把握?不管所發生的結果是哪一方面,都須有面對的勇氣,不是什麼客觀的條件,而是依於什麼規範,這些規範,不是大家認為如何就是規範,而是它所要求的結果必定是利益的,也就是經典裡說的饒益功德。所以佛法於問題的處理,不在乎它的過程如何,而是在乎它的結果是不是饒益功德。

依佛法的這個觀點,就可以發現,不管任何一方關係到人或事,所產生的結果,是也好,非也好,對也好,錯也好,其實,人的世界本來就是相對的世界,也可以說世間的法都是相對的。佛法教我們面對這些相對法,透過認識、瞭解,有所發現而突破相對,並顯現絕對。例如美與醜,究竟什麼算是美?什麼算是醜?比如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那一種顏色最美?誰也不能肯定,只要肯定都是自我意識。「我認為」,一定都是這樣說,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我」,必然就有不同的「我的看法」或「我的感受」。                                                                           

由於人有自我意識的存在,所以面對美與醜的時刻,還是以自己的看法、標準、喜惡去面對美與醜。例如會說:這人很漂亮、帥氣,但德行並不好,或說:他長得雖然醜,但有顆善良的心。也就是有外在的美,也有內在的美。但以人的立場來說,面對人,不管男女,第一個反應、感受所選擇的,究竟是看重表面,或是內在?往往是以表面做為最初視覺上、聽覺上的肯定,因為內在的只憑視覺上、聽覺上是不能把握的。 

所以,這是身為人難免有的缺失,而要發現人的內在美,是透過認識、瞭解才能發現他的內在美與德養。故知人都是根據眼所見、耳所聞去面對問題,而表現強烈的自我意識。往往我們誤會一個人,卻不認為那是誤會,反而信誓旦旦地說:我親眼看到的就是如此!  

例如一位學生在學校被老師處罰打手心,學生回家向父母告狀,父親馬上到學校找老師理論,原來這位父親是某區的民意代表,他強調不管「我的孩子好不好,教育是你的責任。你不應該處罰打他的手心,這是虐待兒童」。

為什麼這位父親不先問自己的孩子,老師為什麼處罰他?如果他本身沒有特權,很可能會心平氣和的問孩子:「你是否做錯了什麼?否則老師不處罰別人,為什麼要處罰你?」傳統的家教是「你是我的孩子,你不可以丟我的臉,也就是你不可以做不好,你應該做得比別人要好」。 

由此可知,人都是依於各自的自我意識去面對問題。當然這些現實的問題,本來是不可避免,佛法也不否定,佛法是教我們一旦面臨這些問題,唯有去認識、瞭解,進而有所發現,以智慧的方法去化解問題。所以,佛法是幫助我們覺悟的道理方法,而學佛就是在培養智慧,有了智慧,面對問題時就有能力化解,就不會被問題所束縛,而不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