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六十六)

氣血、經絡、與健康 (六十六 )  

虛門

 

  虛門指的是虛証,以氣血經絡的觀點來說,就是氣血虧虛的証候,而以臟腑氣血虛弱為主。所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虛証的對治方法是補法,針法是以“有餘補不足”,也就是截長補短,取體內有餘的氣血來補不足的部份;若是體內並無多餘的氣血,即所謂的“形氣不足,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這時就只能以藥食等其它方法來補。對推拿而言,輕推、摩法等為補法,適合用在氣血不足的保健或調養上。基本上,虛証以治療為主,調養為輔,按摩便可作為調養的方法。

 

虛者補之,穴要審真。

隱白補脾益腎,地機補脾益精。

益精氣之不固漏穀去取,

補氣血之不足心俞下針。

 

取穴補虛,要仔細思考,以取得補虛要穴。由於補虛不像經絡不通、不通則痛的現象,可以“按而應之,痛而解之,補虛的效果是比較需要時間來驗証的,因此取穴要審慎,較長時期調養的效果才能顯現。取脾經的隱白及地機穴,可以補脾益腎。補有“取有餘補不足之意,而益有增益之意,依中醫五行學說,脾土為夏長,經秋收而後冬藏,故補脾輾轉可以益腎,而腎藏精,故亦可以益精。漏谷也是脾經的穴位,對腎精不固有補益作用。氣血不足時,則可取心經的背俞穴心俞下針。在保健上,可用推法推腳關節下、腳踝上的這段脾經,常由三陰交穴往上推 (順經絡、輕推為補法),推到陰陵泉,這樣地機、漏谷穴都推到了。基本上,虛証的補益不是一蹴可幾的,是需要時間的,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醫生,在虛証的補益上,確實是需要長時間來調養的。

 

原夫脾胃虛弱補使上中下脘,

飲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

 

若是脾胃虛弱,可取胃上方的上脘、中脘、下脘等三穴來補。在保健上,同樣可使用推法,不斷由胸口下、胃脘上方往下輕推向神闕 (肚臍),這樣三脘穴位都可以推到了。用摩腹的方法也可以,以順時鐘的方向摩上述胃脘的部位,也是常用的推拿手法。長期飲食不消化,可導致脾胃虛弱,這時可按揉背後的脾俞、胃俞兩穴,以疏通脾、胃的氣血,而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中脘是胃經的募穴,脾俞、胃俞分別是脾經、胃經的背俞穴,可見腹募穴及背俞穴在補虛上的重要性。

 

陽氣欲脫神闕灸,虛損勞弱天樞攻。

治虛勞肺萎魄戶好,止陰虛盜汗間使高。

 

陽氣虛弱,要灸神闕穴 (肚臍),灸字意即久火,用艾草灸上一段時間,一般約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使熱氣借艾草之藥性充分滲入穴位,可以補陽氣。若是虛損勞弱,則可灸神闕旁的天樞穴。若是肺功能低下,可取肺俞旁的魄戶穴來補,“肝藏魂,肺藏魄,顧名思義,魄戶是人體七魄的門戶,取魄戶穴可用來治虛勞肺萎。若是夜間盜汗,是由於陰虛導致的夜間出汗時,則可取心包經的間使穴來調治。

 

聞之膏肓俞益精氣而補虛損,

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腎陰。

 

膏肓俞位於心包經背俞穴厥陰俞之旁,當人較為勞累時,膏肓俞會有酸痛的感覺,這時可輕揉膏肓穴,長期下來,具有補益精氣的作用。揉膏肓穴,由家人或旁人代揉較為適合,它位在肩岬骨旁,自己按揉較不方便。中膂俞在臀部膀胱俞之下方,是調養糖尿病的穴位,消渴病依階段分上消、中消、下消等三階段,上消時會有隨時口渴多喝水的現象,中消時會有快餓多食的現象,而下消則會有多尿、消瘦的現象,到了下消就是有“三多一少”(多喝水、多吃、多尿、體重減少) 的消渴症狀,需要醫師診斷治療,再加上經絡按摩來作為調養方法。

 

補腎益精命門腎俞宜審,

養津益液太淵少沖同針。

 

命門穴及腎俞穴是相鄰的穴位,也都是補益腎精的要穴,命門為督脈穴位,在第二腰椎的凹陷處,腎俞是腎經的背俞穴,保健時可輕擦後腰部這兩個穴位。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肺主氣,又是水上之源,常按揉太淵,具有養津益液的調養效果。少沖穴為心經穴位,具有清心熱的作用,能袪煩熱也間接具有養津益液功用。

 

大便閉結支溝取,

虛熱煩渴湧泉清。

 

便秘原因十分複雜,若是因為三焦虛熱導致的便秘,可取三焦經的支溝穴來對治。若是體內虛熱煩渴,則可取腎經在腳底的湧泉穴來清熱。夜間煩熱難入睡時,可用右手來擦左腳的湧泉穴,再交互用左手來擦右腳的湧泉穴,可清除一些虛熱,以幫助入睡。此外,冬天寒冷入睡前,用手擦湧泉也具有溫暖腳底的作用,可說是一個具有調養功能的雙向調節穴。

 

抑又聞丹田固下元益精氣而補虛損,

氣海固下元助陽氣且滋腎陰。

 

此處丹田指下丹田,在神闕穴 (肚臍) 下方,其位置有多種說法,此處應指關元穴,位在臍下三寸處,而氣海則在臍下一寸半處。丹田為藏精之所,打坐有意守丹田之說,而灸神闕、氣海、關元這三個任脈穴位,也是常見的保養方法,具有固下元、益精氣的作用。經絡按摩時,可先將雙手擦熱,然後摩下腹,以氣海為中心,順時針摩下腹,摩久了身體便會有溫暖的感覺。

 

補肺治虛勞以肺俞,

補中益脾陽以公孫。

 

肺經氣血虛弱時,會有呼吸不順暢、氣短等感覺,這時可取肺經的背俞穴肺俞作保養,由家人或他人由背部輕按輕揉,以補肺氣。脾氣虛弱時,會有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的現象,這時可取脾經的絡穴公孫做保養。當有人胸口悶、胃口不佳、身體較為虛弱時,我都會取公孫、足三里、內關等穴作保健,先由左邊取這三個穴位做保健 (左脾胃、右肝膽),每個穴位以輕至中等力道按約二分鐘,按完後,被保健者通常會有較舒適的感覺;若有保健效果,再取右邊的這三個穴位繼續做保健。

 

太沖曲泉與行間,補血而養肝,

太溪複溜連交信,滋陰而補腎。

 

肝藏血,肝經氣血虛弱時,可取其原穴太沖做保健,再加取曲泉、行間兩穴,具有養肝補血的調養效果。肝經氣血不足時,常會有頭暈、不好睡、容易抽筋 (肝主筋) 等現象,最好的經絡保健方法就是常按太沖穴。腎經氣血虛弱時,在經絡保健上,可按揉腎經的原穴太溪穴,再加按太溪上方的複溜、交信兩穴做保健。腎經氣血不足時,常會有頻尿、便秘 (腎主二便) 等現象,最簡易的經絡保健方法就是常按太溪穴,並加按腎經上較酸痛的穴位。

 

中極固下元虛冷,曲骨補真氣而益精。

 

位於臍下的任脈穴位,除了上述關元、氣海穴之外,在補虛的穴位上又提到了關元下方的中極與曲骨穴。下腹虛弱寒冷,可先將雙手擦熱,然後以中極中心,順時針摩下腹,具有補養作用。除補虛外,在日常保健上,這兩個穴位也是保健要穴,當有頻尿,或排尿不順時,可先按揉中極 (膀胱經募穴) ,再往下按曲骨,然後順著恥骨向左 () 按至氣沖穴,有不錯的保健效果。這些穴位位下腹部,極適合自我保健之用,就算平時不按揉,不妨在洗澡時多加按揉保養。

 

肝俞補肝血,上廉溫胃津。

足三裏益氣而補脾胃,

三陰交生氣血而補三陰。

此是實踐特效穴,必須師傳始得真。

 

肝俞是肝經的背俞穴,輕揉肝俞,具有補肝的作用,而肝藏血,故補肝具有間接益血的功能。大腸經上的上廉穴,具有溫胃津的功能,而在實際保健上,上廉與胃經的上巨虛穴都是保養大腸經的要穴。足三里是長壽穴,而足陽明經多氣多血,常按揉足三里,可補益脾胃氣血,是日常保健的要穴,可以天天按揉。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脈 (脾、肝、腎) 的交會點,是保健的要穴,常按揉可保養脾肝腎三陰脈的氣血。綜合上述補養氣血的穴位,可如表三所示:

 

表三:虛門穴位 (依經絡)

 

/大腸

心包/

三焦

/

小腸

/

/

/膀胱

/

太淵,

肺俞, 魄戶*

上廉

天樞*,

間使

支溝

少沖

心俞*

隱白, 公孫

三陰交

地機, 漏谷

足三里

脾俞*,

胃俞*

上脘,

中脘*, 下脘

太沖

行間

曲泉

肝俞*

湧泉

太溪

複溜

交信

 

腎俞

中膂俞

膏肓

神闕

氣海

關元

中極

曲骨

 

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