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三)

千佛山佛研院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     鍾玲

 

 

〈水精數珠歌〉  

西方真人為行密,

臂上記珠皎如日。

佛名無著心亦空,

珠去珠來體常一。

誰道佛身千萬身,

重重只向心中出。

 

「水精數珠歌」是題目,水精就是水晶,水晶現在在玉器市場上買得到,還很便宜,但古代很貴重,因為採礦不易。數珠、記珠是唐朝用詞,我們今天叫念珠,數這經文念了幾次,咒語念了幾次,所以用「數珠」,〈記〉是指記【紀】錄念幾次,所以唐朝的詩裡面它不講念珠,講數珠或記珠,跟誦經念咒語的次數有關,古時很多是紫水晶念珠串,宋高僧傳28裡有提到一個高僧帶著紫水晶串,皎然這首詩是描寫一串透明水晶。

 

 

先看前面兩句「西方真人為行密,臂上記珠皎如日。」中國早先就有「真人」這個詞,是講道家真人,佛教傳入以後就借來用指出家人,西方真人,是從西方來的印度僧人或西域人,可能有大鬍子,個子長得高,深眼框大鼻子,他是密宗的出家人,為了修習密宗,他臂上掛了一串晶亮的念珠,亮得像太陽一樣,他應該在太陽下走,珠就閃亮閃亮的,而且比一般的這些水晶珠還要大得多,他可能往上扣掛在臂上,我們是平常掛在腕上,可能是珠串比較大,西方僧人就扣掛在手臂上,密宗的僧袍把整個臂都露出來的。唐朝密宗流行,玄宗開元年間三位印度密宗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長駐長安大興善寺,翻譯密宗佛經,就是唐密,唐密傳去日本,就是東密。皎然見到的西方真人是否是這些印度高僧的徒弟呢?

 

 

 

「佛名無著心亦空」這一句意思比較深一點,我想了半天,在佛經裡講到「名」,尤其《金剛經》很多「名」出現,可能翻譯佛經時有特別的用法,「名」是指「作為一個名詞」,這個名是一個動詞

《金剛經》說:「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這一段譯為白話:「當如來向大家解說什麼是三十二相的時候,比起本來的三十二相,是另外一種不同的三十二相,所以有『三十二相』這個名詞出現了」所以「名」是一個動詞,「作為名詞」的意思。也就是我們要注重名相背後的本相。

 

 

 

「佛名無著」,譯為白話:「『佛』作為名詞,是指一個人修行到沒有執著的境界」,一個人到達沒有執著他就成佛了。「佛名無著心亦空」,佛這樣一個廣大的心,已經到了空的境界,「心亦空」,是指佛這個名詞表示他已到達了空,回過頭來看皎然是一個了不起的詩人,他講的是很深的佛理,但佛理完全是扣著水晶來寫,「無著」是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抓得住,水晶是透明的,在裡頭連一粒沙也沒有,一個痕都沒有,「心亦空」,它是透明的所以是空的,所以整句是扣著水晶來寫,這聽得懂嗎?表示這樣講還可以吧?(可以)。

 

 

「珠去珠來體常一」,這「常一」是空還是寂靜?應該是講前面所講的那個境界「空」。常一是前面所講的境界,常一是指什麼?(無二法門),什麼是無二法門?「常一」指常空,也指「無二」是不是?(一真法界)。

 

不同佛經對「常一」講的不同,也沒定論,因為還要知道皎然寫這首詩時是讀哪一部經?他讀了很多經,有一種讀法是他在這首詩前面講空,所以這裡是指他修行到達空的境界。我們現在看「珠去珠來體常一」,什麼是珠來珠去?我找佛經裏有沒有珠子在動的說法,我終於找到了,華嚴經裡找到的:

 

(《華嚴經》卷一):“菩提樹高顯殊特…以摩尼而為其果…于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三世國土莊嚴事,莫不於中現其影。”

 

這是描寫佛陀的世界,淨土的世界,菩提樹高顯殊特,菩提樹很高很明顯,很殊勝很特別,以摩尼而為其果,所以這菩提樹的果是什麼?就是智慧之珠摩尼珠,就是水晶珠,透明的珠子,于光明中雨摩尼寶,在一切的光明裡頭,摩尼珠像是雨一樣的落下來,所以這珠是動的,我終於找到珠是動的。「珠來珠去」,就說得通了,而每一顆摩尼珠裡都顯現多位菩薩。我聽說藏密僧人修行是會觀水晶球。如果觀想的對象是佛菩薩,最後水晶球中會出現菩薩。

 

我們還是來瞭解「珠來珠去體常一」,有可能他在觀想的時候,腦筋裡出現一個珠走了,又一個珠走了。又出現一個珠,一個珠是釋迦牟尼佛在裡面,一個珠是觀世音菩薩在裡面。「體常一」是說珠的本體,就是透平靜的內心境界,都是一,「一」是什麼?就看大家怎樣解釋。

 

 

「誰道佛身千萬身,重重只向心中出」一句中的“向”字,在古代的口語中可做解。所以就是「重重只由心中出」的意思。「誰道佛身千萬身」,華嚴經裡有很多這種景象,不是只有一位菩薩,有千千萬萬個菩薩,或者一個菩薩有千千萬萬,來協助修行人觀想。

 

(《華嚴經》卷一):“淨德妙光菩薩曰“如來出現遍十方,一一塵中無量土…眾生觀見種種身,一切苦難皆消滅。”

 

如來出現遍不十方,而且每一粒砂中都出現,何億萬身。皎然說誰道佛身千萬身, 重重只向心中出」,他在觀想如來佛,有千千萬萬個如來出現。《華嚴經》裡有很多佛偈講觀佛有千萬身,其他佛經也有,華嚴經特別多。重重只向心中出」,是講眾生專注觀想佛與佛法的修行,以佛為目標的修行,然後佛就在你心中繼續出現,也就是進入你自己心中了,你漸漸成佛。「」字有不執著於佛的相之意,進去了又出去。

 

 

這張地藏菩薩壁畫,我在莫高窟見過,面貌秀美的地藏菩薩,左手拿著一個東西,看不看得出來?就是一個水晶珠,一個大的水晶珠,密宗常常觀想水晶,甚至有神通,在水晶珠裡看到幾千里外發生的事,或者未來發生的事。地藏菩薩拿著象徵智慧的水晶珠,在天界說法,用水晶的智慧之光照亮一切。我覺得她是有女相,佛經至少有兩個地方講到地藏菩薩前身是女相。皎然已到達蠻高深的禪境了,因為佛在他心裡頭,進去又出來,觀想得很透澈。

 

下一首〈山歸示靈澈上人〉,我們去年講過靈澈上人的詩。

 

山歸示靈澈上人〉
晴明路出山初暖,
行踏春蕪看茗歸。
乍削柳枝聊代札,
時窺雲影學裁衣。
身閑始覺隳名是,
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誰似我?
松聲草色共無機。


 

題目是講“山歸”,大概是他由外面回來,爬山回到妙喜寺,走在山路上有一些感受,看到一些東西,寫一首詩示靈澈上人看的,「示」 ,表示是長輩給晚輩的,皎然是長輩。「晴明路出山初暖」,這時候應該是春天,就是新曆的四月吧,晴明就是太陽很大、很光亮,山也暖和了,「路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天很亮,山暖起來了,山路就出來了呢?後來想出來了,因為冬天的時候路是黃色的,旁邊的草地也是黃色的,所以路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春天的時候,天氣暖了那些草變綠,所以有綠色襯托,那條黃色泥土山路就顯出來了,大概真的在山上走路的人才會體驗出「路出山初暖」


「行踏春蕪看茗歸」,「蕪」是野草的意思,有些路給春天的野草爬滿了。什麼是「看茗歸」?你們知道「茗」是什麼嗎?不只是茶,它是茶的嫩芽,所以他是去哪裡了?去自己寺廟的茶園看,可見他很關心茶葉子長出來了沒有?什麼時候時要收茶?茶長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要收,有時是要採收嫩芽。

 

「乍削柳枝聊代札」,這是對靈澈上人而言,他沒給靈澈上人寫信,只有一首詩寄過去,另外還附了東西代一封信,就是一條柳枝。「乍」的意思是隨興所至,可見他個性不改,當長輩還是一樣的。因為春天柳枝綠了,抜一條下來把它削得好看一點。皎然比靈澈大26歲。「乍削柳枝聊代札」還跟唐朝一種文人習俗有關。「折柳」一詞有惜別、懷遠的意思,我國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所以他用惜別、懷遠的典故,就送一條柳枝給靈澈。更有趣的是「時窺雲影學裁衣」,「窺」好像偷偷摸摸似的,有一點幽默自己,好像天地裡的一個頑童,為什麼?原來他還自己做僧衣,可能要時髦,他要剪裁得跟別人不同,看看雲變化的樣子,想出新點子,來裁他的僧衣,他還是時裝設計師。

 

 

 

「身閑始覺隳名是」,隳是什麼?「」是“惰”的意思,就是你身閒了才覺得「隳」這個名稱是對的,因為你閒了就會偷懶,偷懶而不做什麼?做為出家人?修行不精進,我今天閒了,也修行不精進,才驚覺「」這個名詞說的很對。「心了方知苦行非」,老和尚常說的「心裡頭明明白白了」,有所悟了,那時候才知道完全做苦行是沒什麼作用的,所以皎然是不主張聲聞乘,他是大乘的,他批判性蠻強,就是當我心裡明明白白時,才知道盡是做苦行是沒多大用處。

 

「外物寂中誰似我?」--「寂」,在皎然詩裡是一種禪境,是寂靜,所有念頭統統都銷了,很安靜很空寂的狀態。「誰似我」,就是我已到達寂的境界,外界有什麼東西跟我一樣到達這種境界呢。他說「松聲草色共無機」,要注意這兩個「松聲草色」,看起來有道家、也有佛家的意思。道家指機巧、機心、機兆、機要等意,這些都是道家的名詞,到唐朝的時候很多道家詞語和佛家仍然通用,「無機」也可以指無著,不執著的意思。你要注意這七個字裡頭有沒有五蘊?有「聲」跟「色」,不是只有講松或草,他是講聲跟色,所以這裡是講松的那聲音,有一種空靈的感覺;草的顏色,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綠色,這些跟我現在所到達的寂靜的境界是類似的。

 

「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無機」,「寂中」大概是指我打坐剛剛出定,有一種很空寂的境界,外界萬事萬物誰跟我是相應呢?松聲草色一樣跟我一樣沒有執著。是不是蠻深的?出家師父們好像都很喜歡,居士們會不會覺得枯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