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 熏習(三)妄心、妄境界

    心念與意念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心念是一個想,或講思想,經過「思」在「想」中間去思考,起的這種念叫做心念。意念是什麼呢?是因為根塵相接觸產生的分別,所以意念是分別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2期2016年7月

熏習()妄心、妄境界

 

“熏習”前面已經談了四個,後面還有兩個,一個是妄心,也就是虛妄的心念。虛妄的心念跟業的熏習,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察覺、理解它?因為我們的心念,也就是起心動念,是依於根塵相接觸,轉變為識以後,就是意念發動了以後才會引發心念。心念與意念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心念是一個想,或講思想,經過「思」在「想」中間去思考,起的這種念叫做心念。意念是什麼呢?是因為根塵相接觸產生的分別,所以意念是分別;分別什麼?前面根塵接觸之後產生的心念,是因為意念發動了,有所謂的主宰者,這主宰者就是心念。

 

以六根、八識來講,六根是以意來說它的變化作用,也就是意念;心念是因為意念發起了,有了分別,但它不能決定,所以意念只是起分別,心念才會去決定。這種決定的內涵是什麼?就是計較執著,或者說作抉擇的一個東西,這是談心念、意念的差別。為什麼要講是「虛妄」的心念呢?因為虛是不實在,妄肯定是不正的,是以自我意識而產生的,所以妄想雜念都是自我意識,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虛妄的心念會熏習而完成業呢?前面講根塵接觸之後會有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意念起分別,而後由心念確定。

 

舉個例子,看電視,看電視是眼睛在看,耳朵在聽,電視一定要有內容,譬如這個節目是電視劇;這是綜合性的節目,有歌唱、有舞蹈……這是一個概念,是根與塵接觸的概念,使意念產生分別;如看電視劇就是涉及到裡面的劇情,有善有惡、有愛有恨,依劇情這就是一種分別,這種分別是意念生起的。喜歡什麼呢?那就在乎心念了,心念在那裡決定;譬如有的人喜歡喜劇,有的人喜歡悲劇,也有喜歡打鬥片,有的人喜歡所謂的文藝片,各式各樣不同的,都是依於意念起分別,心念才會去執著計較。這種執著計較,都會有一個決定--喜歡什麼?「喜歡什麼」就是一種執著計較的後果,所以談虛妄心念,這種熏習會成為業,並不是這個自我意識一下就足以做決定,還是來自意念的分別,意念的分別是來自根與塵的接觸。

 

再舉個例子,佛法中總是說要發菩提心、要行於菩提道才能夠得解脫,這都是個概念,要怎樣深入地去熏習完成為業呢?或者完成為道呢?其實業也好、道也好,結果都可以叫做業,一個是善惡之業,一個是菩提之業。說道業,這個業不要只是辨別善惡之業。業就是一種結果,這結果的概念,不去分辨它之前都叫做業。譬如讀書有學業,做事有事業,能說那個是善?是惡?不能用那麼的方式去看,任何一個行為完成之後,沒有確定結果之前都稱之為業,業就是一個結果。

 

那怎麼去發現菩提是一個虛妄的心念呢?菩提不是一個道的心念嗎?不要忘了,菩提是從煩惱中顯現,肯定煩惱是業,是善惡之業;菩提是道,就是道業。如果只是在菩提裡打轉,去尋找菩提,那是永遠沒有機會找到道。所以虛妄的心念熏習成為業,於菩提如果不能從煩惱中,去認識瞭解而去發現的話,永遠見不到菩提,可見菩提在業中,所謂的業就在現實世間、身口意的造作中,隨時都會有一個什麼結果。這又關係到什麼?一些人的問題、事的問題,所有種種於道理、於方法都可以去發現,都是一些虛妄的現象,不是實在的。怎樣才是實在?這就關係到「能不能由煩惱中顯現菩提」?否則都是虛妄的,這是談虛妄的心念熏習成為業。

 

在業的熏習上還有最後一個“妄境界”,就是虛妄的境界。可能會說,談境界不就涉及道嗎?為什麼還說虛妄的境界呢?就必須瞭解,虛妄肯定不是真實的,以禪宗來講,不是本來面目。舉個例子,最近聽到人們談到學佛,尤其是出家的說,雖然沒有實在地去吃肉,可是在作夢時都會想到肉,是否還有吃肉的貪欲之心?如果把這當成是佛法的話,的確偏離得很遠,為什麼?夢的本身就是一個虛妄的境界,它本來就不實在;不能說平常沒有吃肉,在夢裡還會想到吃肉,這個人就有欲望貪念,戒律都守不好……。先要瞭解,造作的行為是身、口、意,這跟夢沒有關係,是身有造作、口有造作、意有造作,在這種造作中所產生的一個現象,我們要深入地去認識它,而不是去說現實與夢的關係,畢竟現實也是一種虛妄境界。

 

談虛妄的境界,舉吃肉的問題來談,“吃肉”它虛妄的境界在哪裡?不是殺生、不殺生的問題;而是以“三不淨肉”來看,三不淨肉還是吃肉啊,只是所吃的肉是不清淨的。講三不淨肉,並不是鼓勵人去吃肉,而是在這種前提之下,不是自己殺的,也不是叫別人殺的,更不是專門為你殺來吃的。瞭解了這個道理,在這三種不清淨的觀點上去吃肉,不要以為就理所當然!以道的境界而言,它是虛妄的,於業的境界而言,你還是吃了肉。所以虛妄的境界,僅僅一個行為完成,要考慮結果是什麼,而不僅看其中一個過程是什麼。如果他平常並沒有吃肉,在作夢的時候吃肉,認為他就是犯了戒,還有貪欲吃肉的心;那是擺在哪裡?擺在虛妄的心念裡;於境界而言,虛妄的境界是以三不淨肉而言,如果是在這種前提之下去吃肉的話,這種境界所完成的是一種虛妄的境界,可見吃是一回事,於道理又是一回事。

 

若說三不淨肉是一種許可的,但不是可信的;因為許可是方便,可信則是以道來作最後的一個評估。所以談虛妄的境界,不要動不動就用一種想像,或者自認為完成了什麼……。譬如打坐,執著於「可以入定多久?」、「可以進入到空的境界」,如果把這些當成虛妄的境界的話,你還是沒有搞清楚什麼叫做虛妄。因為虛妄是從完成的境界中去作認識,得到的結果會熏習成業,不能熏習成道;這個原理、原則若不能把握,最後虛妄的心念跟虛妄的境界也沒有差別了。再舉個例子,學戒。戒都是一個個條文,告訴你什麼不可以做,那是屬於戒法,所以戒法裡面有條文。可是戒的最高境界是以心為戒,不是以身、口、意的表相來說戒;如果以身、口、意的表相來說戒,那是虛妄的境界,如果以心戒來作為境界,就不是虛妄的,而是一種道的境界。從這上面就可以發現,虛妄境界是以境界裡面,認識瞭解之後所肯定結果,雖然有的是業,但也有機會是道;又雖然是道,那種境界如果是自我意識形成的話,最後還是虛妄的。

 

為什麼“業”要談這麼多?要瞭解“熏習成業”都是以一個人的自我為基礎,可分成六個方面來說明,在這六種情況之下都會熏習成業,如果不能把握的話,最後認為「業就是業,有什麼好說的?最多了不起有善業、有惡業、有無記業。」可是怎麼形成的呢?是什麼樣的因緣形成的?何況於業而言不只是談一個因果,所謂「造惡因就得苦果,造善因就得樂果」,用這種方式就認為是業。還要瞭解它的因與緣的關係,這裡談六個不同的情況,都會熏習成業,除了因與果報之外,也還有因緣法則在裡面,如果不能把握“緣境”不同,所造作的“結果”也不同;因為還有因緣的關係。因緣在過程中間起的變化不同,所完成的作用也不同,如果只談“業”是因果,什麼業因就得什麼業果,只這樣去看佛法中所謂業的道理方法的話,那永遠只是一個佛教徒,在那裡擔心害怕而已。

 

有句話「眾生畏果 菩薩畏因」。眾生為什麼畏懼於果報?菩薩為什麼畏懼於因作?就是一個作因、一個作受的問題,作受就是果。這裡面很明顯地告訴我們,眾生不在乎因的形成,而在乎果報的承受;菩薩懂得道理方法,處處以因為主;為什麼?你如果連因都不形成,當然就不會有果報。所以業因、業果要能把握,不可以只從一個業的因果報應上去看單一的事件,此中還涉及到因緣的法則,而且不同的緣境所生起的變化差異,產生的作用都不同。那麼業是怎麼熏習而成的,為什麼要談這麼多?尤其以自我意識,作意念的分別到心念的抉擇,那還是執著、還是計較!為什麼都用這種方式來講?因為你只是依於意念,有了分別馬上就認為「這個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以道而言,道也要有苦行。可是道又強調有安樂行,而人都只在意安樂行最好,苦行多難受!苦行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問題是,你要熏習成業?還是要熏習成道?那就不能在乎安樂行跟苦行的差別,而是在這個變化中,可能產生的作用是什麼?

 

我經常說,一個人從來沒有挨過餓,看到那些受飢餓的人,並不會有感受。過去若有這種經驗,就能體會別人的感受,產生一種慈悲之心。經常看到一種現象,就像水災的問題,救人當然很要緊,但如果深入地認識的話,人在危險的時刻還會找安全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可是通常在救災的時刻,大部分都把重點放在搶救人,可是能不能做得到呢?人能夠自己找安全的地方,保護他的生命,可是這個生命能保護多久?還須有糧食、有可飲用的水;就可以發現,已經發生了災難,生命都已經失去了,去救他也沒有用,反過來要去幫助的是活著的人,而要使活著的人生命維護下去,就在乎飲食問題。所以第一優先是什麼,而後該怎麼做?如果本末倒置,最後的結果不單單救不到人,又幫不上忙,反而還在那裡造業。造什麼業?看看,大家捐獻物質……結果堆在那裡發爛,真正需要的卻得不到,這情形很平常,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發現。所以業的熏習不是單一的提出六個,這六個類別還不是一個很完整的說法,也只是一個概說,這一段業的熏習就介紹到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