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六)

    被診斷出罹患了淋巴癌,當年還不到三十歲,在經歷人生種種波折後,體認到“與癌和平共處”的道理方法,在得癌三十年後,她寫了一本書“我賺了30年”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10期2016年5月

健康管理漫談 ()  

我賺了三十年

 

李豐醫師,台大病理學科副教授、細胞病理科主任,1999年退休,為國內知名細胞病理專家。她早年遠赴加拿大研究所深造時,被診斷出罹患了淋巴癌,當年還不到三十歲,在經歷人生種種波折後,體認到“與癌和平共處”的道理方法,在得癌三十年後,她寫了一本書“我賺了30年”,敍述了她與淋巴癌和平共處30年的經驗與心得。她說與癌相處,“是我此生最大的挑戰,可是感恩它,讓我學到很多,也獲得很多難得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讓我體驗到,健康必須靠自己。”這些寶貴的知識經驗,是很值得學習的。
 
人會生病,都有其因緣條件,李豐指出“以我的親身經驗為例,在加拿大唸研究所時,所以會得到癌症,同樣是其來有自。”她提到的第一點是寒熱問題,“我天生怕冷,卻選擇到加拿大唸書,基本上已經違反了健康的大原則。”寒冷,的確與癌症發病率有密切的關係,以 2008 年數據為例,各國每十萬人的癌症發病率,地處高緯度的國家,包含挪威、瑞典、芬蘭、丹麥、荷蘭、德國、加拿大等都是癌症發病率較高(480人以上)的國家,而位在接近赤道的國家,如印度、菲律賓、寮國、高棉等,則為發病率較低(100人以下)的國家,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只有 36 人,可見在寒冷的季節及環境,應特別注意保暖問題。
 
其次是飲食問題,醫師提到當時“早、午餐都只吃一個三明治夾起司,到了晚上,才煮些麵條並搭配超市冷凍的青豆及便宜的雞胗、鴨胗。”可見長期少吃青菜水果,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嚴重不足,而營養不均衡也會造成氣血不足的現象,氣血不足則免疫力低下,較容易生病。
 
再來是心理壓力的問題,“在那段工作緊張、 沒有朋友,一天天重複著上班、下班及唸書的日子中,健康情形自然是每下愈況。”工作壓力大,又沒有親友可以訴苦,長久氣郁,氣機不順暢,健康容易亮紅燈。“還好,後來癌症救了我,讓我有足夠的理由離開那樣的環境,找到生路。”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回到了國內,換了環境,離開了寒冷的地區,飲食回復正常,壓力得到緩解,於是李豐得以找到了生路。
 

李豐較為特殊之處,在於她決定“丟掉藥罐子,調養身心”,以養生保健的方法,成功的長期與癌和平共處超過數十年。她的信念是“健康靠自己”,而方法則是“自我反省”。她是一位細胞病理學家,她探究了細胞、認識了細胞的現象,她說:“30多年來在顯微鏡下與細胞相處,我看盡細胞的生、老、病、死,漸漸能夠看透細胞的痛苦與無奈”,並認為“生病,不是細胞叛逆,是自己無知對細胞加壓...卻不知道早已超過細胞能夠容忍的限度,於是,細胞只好應變。醫師的說法,為細胞分子矯正醫學作了很好的詮釋。器官的病變,可以透過手術的手段來對治它,但對於細胞的病變,癌細胞擴散的現象,現代傳統醫學至今仍然束手無策,癌症也就常成為世界各國疾病死亡原因的榜首。她以癌細胞為例,“在實驗室養癌細胞,如果加氧,癌細胞就養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細胞就養得很好。表示,我們自己把體內環境弄到缺氧,細胞才無可奈何變成癌細胞來適應環境”,要使正常細胞養得好,體內環境是十分重要的關鍵。

 

在飲食方面,李豐提倡素食,她不是由宗教的觀點,而是由健康的觀點。她說:“吃素十多年,看著自己的身體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而愈來愈好後,每當遇到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的患者時,我一定會力勸這些病友要改吃素食”,她對於所提到的這五種癌症,不宜吃肉的理由是“肉類不但含荷爾蒙多,而且也易轉變為荷爾蒙,增加致癌因子。”而吃素的理由則是“其實腸胃原本只需要穀物、蔬果,就足夠達到新陳代謝的目的。”當然,吃素與健康的關係十分的複雜,李豐的經驗提供了癌症患者在飲食上的一個選擇。
 
李豐特別提倡運動,她認為“運動可使身體內在環境的細胞,藉促進血液循環,以帶動氧氣和營養,反過來,又使細胞增加活力。因此,人體的免疫力,便 能增加。”她從爬小山開始,有了體力之後,開始增加運動量,結果一天可走二十公里,乃至四十公里,又登上玉山,完成了她對體能的考驗。後來她“每天早上先去爬山,在山上吸它兩個鐘頭的芬多精,回家洗個澡才去上班”,她認為“天天爬山,明年會更好。你的細胞看起來很累,趕快去爬山補充氧氣,癌細胞會回歸正常。”適量的運動與健康的飲食是後天改變體質的養生方法,關鍵在於是否能堅持,像李豐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久了就不是堅持,就是改變了習氣,改變了生活方式,就可能使病變的癌細胞回歸正常,得以長期與癌和平共處。
 

 養生貴在養心,李豐提到“要克服病魔,還必須從心理層面下手,像笑、不生氣及以正面態度看待一切事情,還有學習放鬆,即是我這麼多年來能夠降服疾病的一大原因。”笑、不生氣、正面看、及放鬆是李豐提出來的四個調心方法,因為“笑的時候,尤其是大笑的時候,身體內的細胞是放鬆的。細胞只有在完全放鬆的時候,才能圓圓潤潤,充滿活力,足以應付外侮”,常以這樣豁達的心情及觀點,來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的確可看成是一種很實用的“調心處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豐提到了靜坐,她曾有一段時間因被診斷為肺結核,而服抗結核藥物,結果罹患了中毒性肝炎,後來她停止服藥,每天不是睡覺,就是靜坐。”,經過一個月後,她不藥而癒,其中是否有誤診情形,我們不得而知,但静坐對中醫保健而言,是一種導引,而導引按蹻,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保健方法。也就是說,李豐除了一般的養生方法以外,也用靜坐的方法來保健身體。另外,也有一些養生專家提到意念對身體的影響,如吳清宗、陳玉琴等。其實在一千多年前,智者大師的小止觀治病第九,也提到了止觀治病的道理方法。例如一般提到的意守丹田,小止觀提到“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雖然丹田的精確位置說法有多種,但意守丹田的說法則是一致的,所以時常靜坐意守丹田,也不失為保健的一個好方法。

 

對健康管理而言,健康意識的建立是一個關鍵點。一般人都是健康亮紅燈後,才建立起健康意識,領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前述的賈伯斯如此,李開復如此,李豐也是如此。但是,太晚建立健康意識,風險太大,因此及早建立健康意識,在未病或小病階段,就進行健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人在活著的時候,要有死亡意識,領悟到人命在呼吸間,不要到了面對死亡時,才察覺到生命的可貴,才感嘆一生空過,才想深入分析、探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很可能為時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