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集(下)

佛陀說方法是告訴你怎樣去修行,絕不是一般的概念,只用一些文字、名相就叫做“奢摩他”。“奢摩他”翻成中文就是 “止”,為什麼我說是“靜止”?因為必須先要具備靜的條件才能止,就像談六波羅蜜裡的忍波羅蜜一樣,在經典中也有譯作“忍辱波羅蜜”,但是不能因為經典翻成“忍辱波羅蜜”,談忍波羅蜜就叫作“忍辱波羅蜜”,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因為翻譯是配合中國文字的一些習慣性來翻的,梵文的本義,所謂“忍”是依於你的言語、身體、意念的行為去忍,叫做“忍行”;是依於行為去忍,如果講“忍辱波羅蜜”,你要曉得那是人家侮辱你,你去忍;但一般來說,並不全然指侮辱,譬如當面對問題時,你要不要去忍?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出家以後改頭換面走出門,人人都看著你,把你當怪物,這裡面如果沒有忍的行為,日子不好過咧,甚至會反過來吵架。再看出家了在寺院裡,三點多就起床,以世俗人來講,三點多說不定才剛開始睡覺,如果還知道自己是一個出世的人,可能就要去行忍,因為沒有這種忍的修行怎能去承受?其實這都關係到我們對梵文的本義太陌生,就像“菩提薩埵”這個名詞,“菩提薩埵”是覺有情。不錯!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究竟的意思是什麼?其實菩提薩埵是梵文的一個譯音,真正的梵文發音不是“菩提薩埵”,而是“摩地薩怛婆”,這跟“菩提薩埵”的音差得太遠了。

  其實梵文本來就是如此,它的本義必須從梵文的文字中間去發現,的確它包含了“覺”的意思,也包含了“有情”。但是你要知道它究竟說什麼?“摩地薩怛婆”就是修行覺悟的人,如果只以修行覺悟的人來看,中間還是有差別;一個是正在修行覺悟的人,叫做摩地薩怛婆;一個是已經修行覺悟成就了的人,也叫做摩地薩怛婆,那怎麼去分辨?如果不能冷靜下來行“奢摩他”,可能會說:「欸!菩薩就是菩薩嘛!管他!反正我就是菩薩。」那裡面的差別太大了!就以正在修行覺悟的人來說,以菩薩而言還有十個等位,就看你到達什麼等位?如果只是初發心的菩薩,雖然也是菩薩,但不一定能保得住菩薩的階位,假使把握不住就不是一個修行覺悟的人。

  尤其佛教還有一些名詞,有時已經成了習慣,我常說中國人很可愛,一個錯的說法,時間久了也變成對的。譬如“同修”兩個字,現在的在家學佛者,於夫妻間叫做“同修”,這是很大的錯誤!那什麼是“同修”?其實在同一個道路上從事修行的人就叫做同修!譬如都是學佛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彼此都可以稱為同修。現在硬把它變成夫妻倆都在學佛修行叫同修,所以“奢摩他”不只是用在你修行的方法上,還幫助你認識知見。譬如經典一開頭有“如是我聞”這幾個字,一部經不是一開始都這麼說嗎?如果以這一句話,你就肯定這一部經典是阿難親耳聽到的,可見根本沒有奢摩他的修養!那要怎樣表現奢摩他的修養?首先看看這是一部什麼經?在經中提出問題的是那一個弟子?聲聞弟子或是菩薩弟子?有的經典都是舍利弗提問題,但《法華經》呢?就是不同的菩薩提問題,可見“如是我聞”的“我”,是不是先要冷靜下來,對這個經典有一些認識,才能肯定如是我聞的“我”是誰?

  所以要先冷靜下來,有了認識之後,再讀這一段經文,此中就可以達到止的目的。否則現在很多人一講道理,例如講唯識學,不以唯識學做為一個重心,一會兒講唯識學,一會兒又轉到《三論》或《阿含》怎麼講的?譬如談“法界”,《法華經》怎麼講?甚至《華嚴經》、《地藏經》怎麼講?那是在講唯識嗎?首先就沒有冷靜下來思考「現在講的是什麼?」既然講唯識,肯定「止於一念」是唯識的重點,否則就不具足奢摩他,因為言語、身體、意念,從知見到行為的修養都關係到奢摩他,千萬不要認為奢摩他只是一種修行的方法,那就不知道奢摩他的意思了。我們曉得道理中間有方法,方法中間有其道理,絕不是道理是道理、方法是方法;就像知識經驗,一個知識的建立一定曾經經驗到什麼;一個經驗的形成一定有它的知識存在,絕不是「知識是知識,經驗是經驗」;如果那麼分別的話,就等於一般人講的「懂得理論並不懂得實務」。其實這些理論怎麼懂的?一定有人教你,你正在那裡學習,難道人家教你,你在學習就不是行為嗎?如果一定要把理論跟實務分得那麼清楚,不錯!世間法可以這麼分,佛法並不如此。

  剛剛說“一切智”跟“道種智”的差別,就可以聯想到,的確世間法有“一切智”、“道種智”的分別,可是佛法的一切智、道種智呢?不是以分別而去針對分別,而是從“一切智”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發現問題,然後以“道種智”怎麼樣完全化解問題。這中間就是「你認識到、發現到問題之後,把握了重點,然後去化解」,所以就要先冷靜下來,要能止於一念才能達到這種奢摩他的境界。可見奢摩他裡面有道理、有方法,還是可以完成某一種境界,這種境界肯定沒有傷害,只有利益。現在再把這個奢摩他提高一點、深入一點來看。奢摩他,我們講“靜”中間有其過程,然後怎樣止於一念,那麼“靜”要到達什麼樣的程度才叫做靜?假使靜是關係到動亂的話,就像成就了阿羅漢還有微細惑,還有微細的動亂。好,我們知道了羅漢是如此,那菩薩呢?要到達什麼程度?是不是只要進入菩薩,初發心成為初地菩薩就已到達了“靜”?那就不能把羅漢跟菩薩混為一談;因為羅漢是聲聞乘最後的結果,菩薩是到達“等覺位”才是他的結果,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能做為對比。如果搞不清楚,硬把羅漢、菩薩湊在一起談,認為聲聞乘到達羅漢還有這種動亂,只是很微細而已;而菩薩,不能說菩薩要到達八地以上才沒有動亂,才是完完整整的清淨,就是不動了,那還得看他是正在修行的「因位」上,還是已完成的「果位」上的菩薩。

  以羅漢而言,從聲聞前面的三向到阿羅漢的結果,若已成就了阿羅漢,還要了解,於業而言,他已到達了不動的境界了,於道而言,他卻還有微細的動亂。可見關係到業與道,為什麼說羅漢跟菩薩不能混為一談?因為菩薩有十個等分,這十個等分又有三個階段,於業有其不同,於道當然也有其不同。所以不能把羅漢跟菩薩,用對比的方式去對照。最起碼我們知道,成就阿羅漢想進入到菩薩的話,第一個先要能虔誠的信奉大乘佛法,也就是要起信;如果對大乘佛法不起信,就變成什麼?「欸!我本來是一個戒行莊嚴、境界清淨,已經成就的一個阿羅漢,現在反而還像世俗人一樣,那不是退步了嗎?」也因為這樣,可以發現為什麼聲聞乘不能接受菩薩乘的法?因為菩薩乘從一個凡夫眾生就可以到達菩薩的果位,羅漢從初果,只是一個預備,剛開始有這個樣子而已,到達二果呢?還要這一生修完了,來生再來才有機會成就阿羅漢。三果呢?雖然不需要了,但是這一生要完完全全的把業清淨才能成為羅漢。

  可見聲聞乘以羅漢來看,他會認為成為羅漢就是大事已辦了;以菩薩來看呢?羅漢只是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度了自己的生死而已,但是他背離眾生,捨棄眾生,菩薩就不一樣!所以有這種說法--自己還沒有得度之前,也同時去度眾生,那就是菩薩!問題是什麼?既得的利益是一種修養,把既得的利益跟更多的人分享,這才是一種度他的行為,所以佛法中就聲聞乘來講,通常講“度”而不談“利度”,菩薩乘才講利度,加一個利益的利。聲聞乘雖然講度眾生,其實那不是聲聞成為羅漢來度眾生,聲聞乘是什麼?是以“佛度聲聞乘”成就羅漢;菩薩呢?菩薩是依“佛度菩薩”,而菩薩可以同時去度眾生,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此中的差異就是一個“願”的問題。因為原來羅漢他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就是沒有菩薩願,菩薩呢?所謂的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他就有菩薩願。菩薩願是什麼?最簡單的說就是「無緣慈,同體大悲」。

  可見奢摩他,可以成就羅漢,也可以成就菩薩,但是再去認識的話,聲聞乘有聲聞乘的行法,就是先冷靜下來,去發現,然後「止於一念」。菩薩呢?是怎麼樣從一個問題冷靜下來,去發現,再怎樣從「止於一念」去著手。此中說明了,從一般凡夫眾生對佛法的概念的認識。一旦你進入到聲聞乘,成就了阿羅漢;或者進入到菩薩,何況菩薩還有十個等分,三個階段,而且還有變化的、提昇位的階段,更有等於像佛一樣的階段,或叫做“增上位”。雖然我把菩薩十個等分分成三個階段,一個是“變化位”,就是初地到四地;一個是“提昇位”,就是一旦完成了四地,從四地開始到七地,都是不斷的提昇,也就是不會起變化了。那麼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增上”,才是不動了?一定要進入到不動地,不動地就是第八地,進入到不動地,不只是一個提昇,而是增上的現象,怎麼說?就像讀書完成了博士學位,於“完成了博士學位”這一方面,你就懂得許多,也能夠去表現。但是往往還有範圍,這個範圍可能是部份的、多數的,或者是絕大多數的,但他絕不會像菩薩八地以後的一個增上的精神,菩薩八地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就可以發現聲聞三向一果,如果以奢摩他來看也有其不同,僅僅聲聞三向一果就有四種方式,用奢摩他的道理方法去看。菩薩的十個等分,也可以這麼看,分成三個階段,但是到達了等覺位,或者講增上位的話,這中間所謂的不動就是“如如不動”,就是已到達圓滿、成就了,要進入到善慧的時候,肯定沒有任何的缺失與傷害,而最後的“法雲地”就跟佛完全一樣了。這中間都可以去發現奢摩他的境界,它不只是一個概念的境界,而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以道的成就而言,都有其不同的境界,都可以稱為奢摩他。但是正在建立知見,而且在現實的環境中間照著這一種道理方法去修行的話,也有其奢摩他。可見從知見的建立有奢摩他,修行的建立也有奢摩他,修行完成修養還有奢摩他,而完成修養就分別有聲聞的三向一果與菩薩的十地,這都叫做修行完成的結果。但是這結果不是一個究竟的結果,因為佛法談究竟的結果是成佛,只有成佛了,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有到達這種境界才是究竟的。

  所以“奢摩他”簡簡單單的一個名詞,千萬不要把它擺在某一個地方,就以為完成了,它是非常複雜的,因為這跟梵文裡一些包含的內容有關係。所以我常說學佛有時候看經典,假使你想做一個法師,雖然不一定要懂得梵文,可是至少要深入藏經,因為往往一個梵文的名稱就有不同的譯音,可能就是一個名字或……。總之還是一句話,要多看、多聽、多問!那麼在道理、方法上面才能圓融通達,才能容易做到奢摩他,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