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四之三

    《般若經》的法義是菩薩法,佛陀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介紹,最初的時候佛陀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要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而後慢慢提昇修養,善的要轉成道業,比方說行六波羅蜜的布施啊,布施有有相布施還有無相布施,般若經先談有相布施,以七寶布施功德大,要先肯做布施,可是肯做布施那肯定是有為法,布施得越多福德越大,而真正的修行還要慢慢提昇,轉福德為非福德性,突破有相進入到無相,信守般若法義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8期2016年2、3月合刊

            楞嚴探秘四之三         若知

    《般若經》的法義是菩薩法,佛陀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介紹最初的時候佛陀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要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而後慢慢提昇修養,善的要轉成道業,比方說行六波羅蜜的布施啊,布施有有相布施還有無相布施,般若經先談有相布施,以七寶布施功德大要先肯做布施,可是肯做布施那肯定是有為法,布施得越多福德越大,而真正的修行還要慢慢提昇,轉福德為非福德性突破有相進入到無相,信守般若法義: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中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也!世尊」,雲公上人特別說「不」莫作肯定否定詞的「不」解,要唸「勿」「勿也」就不是那麼肯定的否定詞不是強烈的否定所以佛陀印證須菩提:「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佛陀講「般若」的道理,不是對舍利弗講就是對須菩提講,舍利弗是佛陀的弟子當中智慧第一高的,須菩提是解空的行者,他的修養特色表現在瞭解「空」,所以佛陀講《般若經》的空義幾乎都是以須菩提為首座弟子,提問題也好、對答也好,引出給後人知道的修行上的大道理須菩提過去世都有修行,這輩子是婆羅門種族,出生的時候家裡有個異相,凡是裝著東西的都變空了,裝食物的空了裝寶物的也空了…婆羅門族很喜歡為出生兒看相,就請相師來占卜怎麼東西都不見了?倒底吉凶禍福如何?相師說是祥瑞之相啊,解空!所以就起名叫「須菩提」

    當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回來的時候,大家三個月不見佛陀,好思念佛陀要從天上下來的時候大家都跑去迎接,我們知道佛門裡面講究先後次序,比丘在前,戒臘高的耆宿在前比丘尼那時沒地位,轉輪聖王、大檀越當然都請到最前面,結果蓮花色比丘尼,她已經證得阿羅漢了,她就變成轉輪聖王,就站到最前面變成大施主,搶在比丘的前面去見佛陀,佛陀一眼就看破她,對她說「你不是第一個會我的第一個會我的是須菩提。」原來須菩提在山洞裡入定了,跟佛陀法身會面,他不執著以色身見如來,做到以法身會佛陀的境界像老和尚告訴我們修行的道理方法,我們要能夠做到,如果做不到再虔誠再怎樣也是沒有用的,所以要精神上契應

    佛陀印可須菩提:「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們看,我們是要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是你不能說「如來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都已經說沒有可修的,那我還修什麼」?!你會這樣子那就糟糕了,那就凡夫俗子都不如啊你要到達那個程度,若沒那個程度目標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是等你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你不能執著,必須懂得行捨就像「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做對了是應該的你就不做了嗎?既然是應該的當然更要做這些話你們要聽得懂,所以這種法義不能隨便亂說的,來者的根基如果不適合你跟他說等於害了他,就像你剛跟我點頭一樣,「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那我幹嘛去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中說:「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做了好事,你不執著你做的好事,跟完全不去做,那差太多了!你做了布施不做功德想,跟你根本不布施,那完全兩個樣!所以我們說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達到了之後,「無所修、無所證,無實無虛」,要用這樣的心念,跟你完全不去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一樣,那是兩條路!

  我們繼續看講義:《金剛經》云「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這便是從「有」突破為「無」所顯現的修養。另外再看:「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所以要深信佛陀的話,不要生起妄念。再看:「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實就是實際有,虛就是空虛你說它沒有它有你說它有要你打破那個執著所以無實無虛」。

   這些都是談佛陀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明明教了弟子們怎麼下手,並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卻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及「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如來者,他證取「諸法如義」,對法已無所傷,通常我們說如如,第一個如是圓滿、第二個如是究竟諸法如義可以說已經圓滿無傷害、零缺點;用老禪師的話說,便是他已能做到不傷害別人,同時自己也能不受到傷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境,是此法無實無虛所以直到燃燈佛的時代,佛陀的修行突破了以前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以來住於心行的修持,終能做到突破一切諸行的方式捨自我而布施,完成不捨棄一個眾生的莊嚴供養,燃燈佛才授記他將來可以成佛

  佛陀在燃燈佛的時代,所現是個梵志的修行人,因為以髮布地供佛,並從女孩手上購取五莖蓮華,而以無染心同意女孩的要求──生生世世結為夫妻,以無生忍面對法之生起,以無住心行無所行不捨一眾生的布施,完成了最清淨的無上供養,即使在燃燈佛之前的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時代,精進行道勤修供養無空過者,但都不如這一次,佛陀在《思益梵天所問經》中說:「超過一切諸行之上」,所以燃燈佛才予以授記。

  梵志,婆羅門都是修梵天的法的,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從梵天王口中出來的,最乾淨,是印度的第一等人,所以婆羅門叫梵志。所謂「無住」,源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無所住」還要「生其心」「住」是停留的意思,依於因緣而生法,本是「無所住」的;如果說「有所住而生其心」的話,那是凡夫俗子「有所住」就會產生一種執著的現象,「無所住」才能夠破執「無所住」才能夠活用,才能夠活起來,菩薩法要瞭解到這一句,講「體用相境」的時候,那個「用」才能產生萬應,展現無礙的現象

  以前佛陀再精進用功,但都是執著於法,而這一次「超過一切諸行之上」,所以燃燈佛才給他授記但是我們要知道,他是以「無染心、無生忍法」行布施,不捨一切眾生,才能完成此無上的供養。因為他終能做到突破一切諸行的方式──捨自我而布施,完成不捨棄一個眾生的莊嚴供養,燃燈佛才授記他將來可以成佛,所以般若是突破相入無相實相的了義。  

  我們再看前面提到的:佛陀入滅前,曾向弟子吩咐學法四事,即所謂的「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為什麼要依智不依識」?因為識是人的情識分別作用,我們的自我意識如果沒有經過熏習佛法的修養,就只是情識分別,就只是自我意識如果能夠經過止觀的修養,照見自我而改變把自我調整,就能夠突破自我的分別意識,轉識而成智,所以佛陀要我們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呢?不是抓住一句話,而是能夠瞭解法義所以有「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之說;還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這是佛陀給後世學佛人訂的標準,想要究竟解脫便要依了義經;至於「依法不依人」相當重要,像在家居士皈依三寶,皈依師父只是接引你成為三寶弟子其實所有的僧人都是你尊重的對象都是你可以學習的對象;「法要人弘」,因為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但是要注意的是,人並不代表法!「法」所代表的是釋迦牟尼佛的精神、宗旨、目標,世代不移,為祈求正法住世、法輪常轉,必須有傳承的善知識住世,學佛人必須頂門具隻眼,發廣大道心,推動法輪巨麾,使佛法得以恆常住世,則佛子幸甚!

  講到此我很感謝我的剃度師,如果不是師父的修養、鼓勵及寬宏大量,凡是剃度弟子都不放行到外面參學的話,我也無法出來可是我受戒後就遇到老和尚,先做老和尚的法子,而且先斷了自己的後路,如果想到還有地方可以回去,我就不會用功這好像對不起剃度恩師可是真正以佛法來講,是要「上報四重恩」!在此頂禮兩位賜我法身慧命的恩師弟子不敏願勤學以報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