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山惟儼禪師

    惟儼(751~834),唐代僧,俗姓韓,山西絳州人,一說祖藉在江西信豐縣。十七歲依潮陽(廣東)西山惠照禪師出家,大曆八年(773)依衡山希澡受具足戒,博通經論,嚴持戒律,之後深感不足以了生脫死,於是往謁石頭禪師

  •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307期2016年1月

惟儼(751~834),唐代僧,俗姓韓,山西絳州人,一說祖藉在江西信豐縣。十七歲依潮陽(廣東)西山惠照禪師出家,大曆八年(773)依衡山希澡受具足戒,博通經論,嚴持戒律,之後深感不足以了生脫死,於是往謁石頭禪師,石頭便以疑難問之:「這麼也不得,不這麼也不得,這麼不這麼總不得,汝作怎樣解說?」惟儼茫然罔措。石頭禪師知其之因緣不在此,便告以馬祖處尋取因緣,乃依言參訪,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旨趣。

 

馬祖云:「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汝作怎樣解說?」惟儼於言下契悟,奉侍三年,後又回石頭處,為其法嗣。不久,至澧州藥山,廣開法筵,四眾雲集,大振宗風。一夜,登山經行,忽雲開見月,大笑一聲,聲震澧陽九十多里遠,那天夜裡澧陽人都聽到其笑聲,都以為是鄰居發出來的,但第二天早上一問,都說不是自家人的笑聲,一直追問到藥山,僧眾們說:「這是惟儼禪師昨天夜裡在山坡上大笑所致。」自此之後,聲名大振。

 

元和年間(806~820),李翱被貶至朗州任刺史,仰慕師德,屢次邀請而師不赴,只好親身參謁,適巧師在讀經,雖知刺史來到,卻仍執卷不理,侍者在一旁提示,依然專注於經卷;不料李刺史性子偏急,忍不住怒聲斥道:「見面不如聞名!」說完,拂袖便出。師至此,才冷然應道:「太守何得貴耳賤目?」短短一句話,李太守為之所動,乃回身拱手致歉,並問道:「如何是道?」只見師指指天空,又指瓶子,說:「會嗎?」太守搖了搖頭回說不會,師朗聲說道:「雲在青天水在瓶!」太守聽了,欣然作禮,隨述偈曰:

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

 

另有一偈曰: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笑一聲。

 

最初時,李翱與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以文會友,經常在一起議論古今,談說經典,文章反對浮華,崇尚狂致,故當時為文者,皆推舉韓、柳、劉之文。史部尚書則謂:「仲尼既沒,諸子異端,荀、孟抑異端而繼承、弘揚孔子之學,至於楊、墨之流,唯害道而已。到周隋之世,王道不興,故文中之作,與諸子差不多。李唐一代,自房玄齡、魏徵逝世之後,崇尚浮華,有失道旨。至於武后之弊,安史之殘,更使儒道不興。我約二、三子一起恢復孔孟之道,不可因清言而妨礙了儒道之發展,放任佛教的蔓延,今後如有誰歸心釋門,則是有背此盟。」

後來,李翱會了惟儼禪師,頓了本心,於任戶部尚書、襄州刺史及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時,又遇紫玉禪師,於佛法的修學更為提昇,遂著《復性書》上下二篇。主要談人的心性本來無垢,由於無明、迷惑、欲求所致,才迷而不能見性。此書文中多處引用《周易》、《中庸》等儒家經典,沒公開引用佛經的話,但思想則與佛教毫無乖違,以捨妄從真、去情復性為宗旨。韓愈、柳宗元看了他的《復性書》後說:「吾道萎矣,連李翱也逃離儒門而入於釋門了。」師於護持佛法的功績不可沒,師能攝取儒學大家歸向佛教,非有抜山扛鼎之力不可。此外,相國崔群、常侍溫造等,相繼向師請教佛法大意,而師善於開發道意,乃贏得許多學人士子的崇敬。

 

師常於說法時,告誡禪行者,如果不捨棄生的貪欲,如何離開死的纏縛;生死心的因緣成就於事物的迷惑,精神的空寂,生活的混亂,前途的渺茫;正如一般人常常說的「心靈空虛」的苦惱。欲出離生死,必須如師所有的思想理路:「欲識地獄道,只今鑊湯煎煮者是。欲識餓鬼道,即今多虛少實不令人信者是。欲識畜生道,見今不識仁義,不辨親疏者是;豈須披毛戴角,斬割倒懸。欲識人天,即今清淨威儀,持瓶挈缽者是。」

 

太和八年(834)。臨終之前,師對大眾說:「法堂即將頹陷矣!」大家不明白師的意思,有人就扛起木頭去頂住法堂,師撫掌大笑說:「你們都理解錯了。」說完合掌而寂,世壽八十四。一說太和二年(828)十二月示寂,世壽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