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李伯伯與我母親同年(1930年生),是位醫術高明、待人和氣的醫師,這行業應該是可以過著經濟寬裕的生活。李媽媽是一位家庭主婦,勤儉持家、不奢華浪費,所以,李伯伯很放心地,讓她掌管家庭經濟.....
/ 淨真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偵探漫畫書,及長,字認識多了些,就看推理小說,看來看去,至今,印象中最好看的首選,就是「福爾摩斯探案」。
這個夜晚,手上的推理小說,情節曲折扣人心弦,雖然已經凌晨一點多了,還是捨不得闔上書。只是,眼睛已覺乾澀,不想硬撐了,還是睡覺吧!
鑽進了被窩裡,忽聞戶外傳來了,一聲聲由遠而近的救護車鳴笛聲,呼嘯而過。在這寧靜的夜晚,那「歐伊、歐伊、…」的急促聲,讓人聽了,忍不住會在心裡打個寒顫,畢竟這不是好事。
想起母親生前,每回聽到救護車、警車、消防車的警笛聲響,她都會顯得焦慮不安。因為母親總會聯想起,斯當時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美軍空襲台灣的往事。
母親敘述著:「每當空襲警報聲一響起,人人都要急忙躲進防空洞,曾有躲避不及的人,受到襲擊,很不幸地就成為路旁屍,那是怵目驚心的畫面。後來大家發覺待在市區,實在太危險了,因為密集的建築物,容易成為轟炸的目標,所以城市人只好疏開到鄉下避難,在那段日子裡,衣食缺乏、環境衛生很差,生命隨時都受到威脅。」
儘管太平無戰事已久了,然而那份恐懼感,還是令母親深植於心。或許是母親的那段苦難經歷,我聽太多次了,無形中也受到了影響,所以我每次聽到「歐伊、歐伊、…」的聲響,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驚嚇。
那個夜晚
躺在被窩裡,思緒轉向了那一年(2003年)、那一夜的同樣場景。那是個仲夏的深夜,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正懊悔著,實在不應該,在晚上的聯誼聚餐喝咖啡的。此刻,終於理解,罹患失眠症多年的阿蘭姨,為何總是引用俗語「眼睛金金、人傷重」來形容失眠的痛苦。
翻來覆去怎麼躺,都覺得不舒適,倏忽地,由遠而近急促的救護車聲響,就在厝邊戛然而止。咦? 不知是那家出了狀況,趕緊起床,推開了玻璃落地門,走到陽台往外探頭,看到救護車停在李伯伯家,我急忙抓了鑰匙,往樓下衝,直奔李家探個究竟,原來是李媽媽起床如廁,突然昏迷倒地,老夫妻未與兒孫同住,所以年邁的李伯伯伴隨著上車,救護車又急忙地鳴笛而去。
發財夢碎
李家老夫妻與我非常投緣,有若忘年之交,碰面時,我們都會很開心地,天南地北的暢談歡笑,偶而也會談些難言的內心話。
李伯伯與我母親同年(1930年生),是位醫術高明、待人和氣的醫師,這行業應該是可以過著經濟寬裕的生活。李媽媽是一位家庭主婦,勤儉持家、不奢華浪費,所以,李伯伯很放心地,讓她掌管家庭經濟。
然而,李媽媽在全台瘋股票的時期,聽了多位朋友說:「股票好好賺喔!」她愈聽愈心動,也就隨波逐流,跟著進入股票市場了。道聽塗說,那支股票好就買那支,積蓄都軋進股市,卻遭層層套牢,本來是想要賺錢的,那堪一路慘賠。每天盯著電視螢幕看股盤,隨著股票價格的起起落落,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的,血壓不斷地衝高。
李伯伯當時還在上班,管不住李媽媽,講她就要吵架一番,本來和諧的夫妻,就為了股票,三不五時怒目相看。
漸漸地,高檔買的股票有的狂跌,有的因為公司倒閉了,股票變壁紙了,只能認賠了事。之後,李媽媽幾乎夜夜失眠,白天又昏昏沈沈的打盹,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
李伯伯的女兒小蕙,私下對我透露,李媽媽在股市虧損慘重,讓李伯伯很捨不得,畢竟是他辛苦工作賺來的錢。所以李伯伯在退休之後,有空閒的時間了,總期待能夠撈本,就很用功地,閱讀如何操作股票的書籍,也會去聽股票分析師演講。待有了一些心得之後,他就將投資有微賺的房子賣掉,作為股本,也進入股市摻一腳。
聽到這兒,我緊張地問:「結果呢?」小蕙苦笑了一下說:「結果…還是和媽媽一樣,慘遭滑鐵盧之役啊!」
李伯伯在退休的二年後,出現了走路步伐不穩的現象,經檢查報告得知:罹患帕金森氏症。女兒雖乖巧貼心卻遠嫁異國,兒子不滿父母把錢輸在股票市場,結婚後搬出去住,與父母往來冷淡。
老夫妻彼此照顧相伴,三餐及家事都能自理;每個月一次,夫妻倆都預約同一天門診,共乘計程車到大醫院回診拿藥,就這樣,過一天算一天,日子雖平淡無趣,倒也相安無事。
李媽媽急診一週後,急救無效,李家大門貼出了「喪」字。我去探望時,李伯伯面對老伴這麼突然地走了,想到錢也沒了、自己身體又不好的重重打擊,他忍不住地,雙手掩面痛哭,對我哭訴著:「我好苦喔!老歹命啊!」
想起從前,李伯伯穿著醫師白袍,英挺穩重、面露微笑、和藹可親的身影,現在卻顯得如此地軟弱無助,今昔兩相對照之下,我有說不出的感傷。
李媽媽的後事辦妥之後,小蕙在家陪伴爸爸一個月,就回美國去了。由於兒媳都在上班,無暇照顧老人家,李伯伯就被兒子安排,住進一家口碑不錯的療養院。
我曾去探望,李伯伯總是哭喪著臉,下巴抖動,欲言還止,一付欲哭無淚的樣子。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癱坐在輪椅上,面無表情,已經不認得我了。護理人員說:「李伯伯的身體每況愈下,罹患失智症了。」
當內心遭受到的痛苦,若沒有透過正確的道理方法,加以調整化解,待痛楚、悔恨交加的壓力,囤積到不堪負荷時,就再也不敢回頭望了,漸漸地,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都跟著忘記了。遺忘就像是忘掉痛苦的麻醉劑,雖然事實還是存在著,卻好像啥事都不曾發生過。只是;人走到了這個地步,生活品質就變得很差了。
「淡欲說」的啟示
小時候,我看過一本民間故事的漫畫書,那是有關貪心的警世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內容細節已不復記得了,只記得故事的結局,人因為貪財,鳥因為貪食,結果都死翹翹了。
當時年紀小,總是將故事的內容,當作真實的事情來看。所以看到了,因為貪心,而遭受到如此悲慘的結局,心情也會感覺到沉重,因此,記取了其中隱含的教訓,貪心是會讓人受到傷害的。雖然,這只是一則故事,然而類似的戲碼,在現實的人世間,卻依然不斷地反覆上演著;如:社會的卡債問題層出不窮。
「知足常樂」人人都會說,可是真的要做到,就得下功夫學習了。慶幸,我有正確的學習指標。
1994年,我剛親近千佛山學習正法,當時的週日講經,老禪師講解【唯識心理學】。老禪師說了一句法語,其實我也不是真的理解,卻不經意地,就記起來了;然後又不經意地,三不五時就會在腦海中浮現,使得這句法語,想忘記都很難。老禪師說:「學佛的人要學習淡欲。……」當然,這句法語,可以廣泛地運用於:五欲「財、色、名、食、睡」的修行之路。
多年來,我將之奉為理財之儆醒語。生活中,夫妻也會因理財的理念不同,而有所爭執,然而我擇善而固執,先了解自己的能力,不做逾越能力的事,也不走「愛拚才會贏」的行徑。
有關理財,我秉持著保守的態度,守成、量入為出、簡單的生活。曾經,有人不認同我的這般作法,就對我說:「妳這樣理財,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啦!實在有夠含慢(笨),不懂得錢滾錢。」然後,就很熱心地,費了一番口舌,對我分析多項理財的資訊。
只是,我有聽沒有懂,總是陪著一臉傻笑,所以,我不否認自己是個很含慢的人。不過,我面對自己的笨,倒是樂觀以對,總覺得「傻人有傻福」、「天公疼憨人」;雖然,沒有嚐到因投資獲利的甜頭,但是,也不用承受投資失利的苦果。
時至今,自己已是六十幾歲的人了,多年來,從聽聞老禪師的闡釋佛法當中,再加上自己的經歷與見聞,湊合著想了想,就更能體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業隨身的道理。
一直以來,將老禪師的「淡欲說」運用於理財,透過了時空的考驗,確實得到了好處,那就是日子過得增添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