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三之四

    「見濁」;常常人的眼睛都是往外面看,自己受了戒,自己好像做得到了,可是看到別人,別人做不到,好像別人犯戒了,喜歡講「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就開始跟朋友討論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5期2015年11月

 「有」是個名詞,以佛經裡面來講有三個有,再仔細的分有九個有,哪九個「有」?九有就是九地,為「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初禪定)、定生喜樂地(二禪定)、離喜妙樂地(三初禪定)、捨念清淨地(四禪定);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平常佛教講「四生九有」,九有就是這個九有;四生是指卵胎濕化四種生命孕育的生態現象,生命的化育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類。化生以我們人道看得到的來講,不是講鬼類眾生、也不是講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講天道,我們眼睛看得到的變化,比方毛毛蟲變蛹、蛹再變蝴蝶,魚類、蚯蚓、螞蟻都算是濕生,螞蟻絕對不會生存在乾燥的地方,所以家裡只要保持乾淨乾燥,就不會惹來螞蟻。

  這就是以佛法來講,佛子依教如法去修持,能夠住持在世間,他能夠,上次我們講到聲聞乘他要斷除「見惑、思惑」,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十使,他要清淨修到九十八使完全清清淨淨,才能夠證阿(ㄛ)羅漢;所以說「嚴淨毗尼,弘範三界」,這些大阿羅漢,他們都是持戒精嚴、成就無漏,無漏就沒有缺失了,諸漏已盡,有漏就有生死輪迴,無漏方能「善超諸有」,是三界眾生的大模範!  

    「嚴淨毗尼」,以毗尼來講,我們這裡不是在解釋,但是一些基本上的認識要告訴各位,「毗尼」就是「戒」的意思,佛門裡面有四個辭都是指戒律,除了毘尼,還有毘奈耶、尸羅、波羅提木叉都是戒律。毘奈耶是毗尼的另外一個翻譯,這幾個都指戒律。戒律的基本意思是「防非止惡」,其實戒律是用在保護我們自己的。比方我們是三寶弟子,我們去受五戒,受五戒懂得要清淨身口意,清淨身口意不再造作是在保護自己,才有出離的希望,這是成佛的基礎;我們將來想要成佛菩薩,你首先就要先成為三寶弟子、發心去受戒,起碼你清淨自己的身口意,這五件事情要學習去做得到。因為戒有「防非止惡」的意思,讓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防非止惡是針對自己,千萬不要拿來要求別人,但是人常常有「見」─「令汝流轉,心目為咎」,所以說「見濁」;常常人的眼睛都是往外面看,自己受了戒,自己好像做得到了,可是看到別人,別人做不到,好像別人犯戒了,喜歡講「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就開始跟朋友討論了…。人這個嘴巴就是防不住的,一定要找這個人吐一吐、找那個人吐一吐,把自己的話宣洩出來,這不就是造作嗎?!

  所以我們說,五戒裡面有一個妄語戒,要防「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口的造作。妄語呢?我們學的是大乘佛法,老師父告訴我們,妄語唯有一個地方不像聲聞法那麼嚴格,聲聞法要求很嚴格的,菩薩法他是有方便的,因為我們菩薩法離不開人跟人之間的關係,這關係就很錯綜複雜了;比如有時候你知道你朋友的私密、隱私,別人跟你打聽,你會不會認為兩者都是你的好朋友,就在後者前談前者的事?!有的時候就會喔,這樣就是一個造作!你如果說謹守口業要清淨的話,這個時候你就要行「方便妄語」了;又例如去看醫生,你的朋友得了什麼病,他比較懦弱一點,承受不了這個現實,那你是不是要配合醫生隱瞞一下病情,不要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他?這個時候也要用「方便妄語」;唯有在保護別人、不傷害別人之下可以用方便妄語,千萬不能說為了保護自己而用「方便妄語」。我們常常自己與別人的立場搞錯了,老和尚常說「不要去傷害別人,可是也不要傷害自己」,結果就抓住這句話─「我不能傷害自己」,於是忘了而去傷害別人,為了不傷害自己,結果去傷害別人了,那是根本顛倒!因為第一個原則是不去傷害別人,圓滿的方式就是說,能夠做到不傷害別人,可是因為缺少智慧常常傷害到自己,什麼叫做傷害自己?程度不夠、能力不夠、慈悲喜捨做得不夠,你若慈悲喜捨做得夠就不會傷害到自己了!可以從另一個觀點去思考,「我一直付出,真受不了,一點回報也沒有」,那就是傷害自己。所以學佛要真慈悲,不是假慈悲、濫慈悲,還要有智慧,最重要的是學佛的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慢慢到菩薩觀行的時候,進入到實相觀的時候,那就是一種智慧的突破,要有那個本領,你才能夠認清事實,才能夠「捨念清淨」。

  再看「毗尼」等四詞都各別有意義喔,毘尼有善治之意,所謂的善治,像毘奈耶就有調伏之意,懂得治理、管理啊,懂得調伏,善治誰啊?善治自己、不是去管別人喔!戒、是要保護自己的,我們的修行、原則上修行,老和尚講,什麼叫修行啊?大家耳熟能詳的:「修養自己的身口意」!沒別的。尸羅完成之後就有清涼之意,能夠守戒;持戒做到,精神上就有清涼義。波羅提木叉有解脫之義,在《遺教經》裡面講:「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有解脫的意味,戒律上有「別解脫」與「別別解脫」之說。什麼叫「別解脫」、「別別解脫」?因為我們每一個當下,當跟人家每一個交會的當下,是不是都會造作?如果每一個當下能不造作,守住身口意,那麼不造作的當下就是一個解脫,所以叫做「別解脫」,進而「別別解脫」;如果每一個、每一個當下都能做到,它最後是這樣的─防護自己的身口意,做到每一個的當下都不造作,當然就都能夠清淨。

 

  下面看《遺教經》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因為《遺教經》是佛陀入滅之前對弟子們講的,所以才會提出「比丘」,如果能夠持淨戒,才能夠有善法.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在佛經裡面「安穩」都用「安隱」,佛經裡面也曾經提到過為什麼「穩」要用「隱」,可惜未把資料留下來,記憶有點糢糊,不敢亂說。

  龍樹菩薩曾說:「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三昧就是講「正受」,是定的初步功夫。三昧的昧要唸ㄇㄛˋ(默),三昧與三摩地同意,屬音譯,是「正受」的意思。

談「正受」就與“色受想行識”五蘊有關係,其實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我」,也就是我們的「心」,「色、受、想、行、識」的完成非常快,老和尚的形容詞是「一氣呵成」,而一個「色、受、想、行、識」的完成就是我們的一個意念,老師父在《心之路》〈五蘊廣論〉中說「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所以說意念就是我們五蘊的內涵,呈現出來就是每一個人的「我」。「受蘊」把它放大來講就是感受,感受從哪裡來?是透過「根塵、能所相應」而來。比方以塵境來說,「根就是能、塵就是所」,能是內部我們能夠作用的能力,比方我們眼睛能夠看啊、耳朵能夠聽啊等的一種能力叫做根。根一定要對塵,塵是塵境,也就是塵所。透過我們的根、引發我們內部的情感,內部五蘊啟動的作用,所以當一個塵境起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比方你聽到一個不好聽的聲音,你的感受很不好,聲音一進來你的感受就啟動,所以這個「感受」是最強烈的,而且是最不穩定的,常常隨著「塵境」在變化,我們學習打坐,就是如何能把這個「受」變成「正受」,不是亂受。

  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說:「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如果你要有定的功夫的話,起碼身口意要能清淨,身口意要能夠守得住;所以另外有一句話:「善心一處住不動」!

  菩薩的觀行要契合一實相印,聲聞的觀行是要契合三法印─要觀諸行無常、觀諸法無我,才能夠進入涅槃寂靜。菩薩的觀行則是契合一實相,什麼是「實相印」啊?

    我們首先要認識,在佛法的裡面,《般若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應觀諸法義,般若究竟空」。佛陀弟子則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是聰明絕頂的人,一聽到這個大道理,就覺得這是世間最有智慧的話,是世間最了不起的真理,他才跟目犍連去佛陀那裡求道,然後佛陀度他們出家。

  般若究竟空,世間一切的法是依因緣和合而生的,「因」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因,外在的就是緣,因緣要和合才能產生法的現象。龍樹菩薩在《中論》裡面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我們看,法、依於因緣和合才會產生一個現象,因緣未和合之前是什麼?因緣離散之後它又成為什麼了?因緣和合之前是什麼?你要看到這一點啊!因緣和合才能生法,那「亦名為假名」,一切的現象是個假名的現象,「亦名中道義」,其中有一個中道義。

  那我們看看,在這個話裡面啊,他就說出他的「實相」了,那你能不能瞭解「實相」究竟是什麼?老和尚曾經說:「實相就是實有相,實實在在的現象」,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實相怎麼能叫做實在的現象」?實在的現象,這種現象你要透過實相去看它,在禪宗裡面不是講,禪宗傳法有一句偈,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在座的弟子們只有迦葉尊者會心一笑,其他的都莫名其妙,感覺到「你今天怎麼一句話都不講,拿了一朵花在那裡」?!只有迦葉尊者微笑!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因為他懂了啊,他笑就表示他懂了啊,心印心,他懂了啊,佛陀就把這個法傳給他了,那裡面不是有個實相無相嗎?什麼是「實相無相」?

    老和尚說:「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般若說無為,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以至一如、一相、無相、法相、法身、法證、法位、真諦、真性、真空、實諦、實際等,無非實相之異名。」又說:「如果,隨德用之三諦而言:空諦乃真如之理、假諦為實相之事、中諦定位於法界。」   假諦為實相之事,難怪說實相就是實有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