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二十七集(下)

所以看經文不要只看文字表相,我一向強調要知道經典真正在說什麼?只是在文字上打轉是得不到法的好處的。很多人常說法喜充滿,什麼叫做“法喜充滿”?現在一般的解釋,那個法師在講經說法,講得很好,沒錯!但是你得到了利益了嗎?要真正得到了利益才談得上法喜充滿,哪怕他講得再不好,如果你能從不好當中也能得到利益,這才可以說是法喜充滿。所以不是在乎講得好與不好的問題,而是真正得到了利益,一定是其中有價值的內涵,不只是“講”的技巧與口才的問題。什麼叫做好不好?如果真正要評論這個法師講得好不好?我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除非你的境界跟他一樣,甚至於超過他,你才能夠評定他好或不好?所以依止善知識,不可以抱著「你就是善知識」的方式去看善知識,而是要考量自己能得到什麼利益?對你的生死解脫與道業上有沒有幫助?那才是必須認識的。

 

  佛法的本身應該都是好的,但是如果在人運作的時候,表現出來會造成傷害的話,即使是佛法也是不好。我們在平常也可以發現父母對孩子,有的孩子你用一份愛心去疼他,他可能會成長得很好,但是有一些孩子的根性不同,如果同樣以一份完整的愛心去對他,他卻不一定能得到好處。當然我們要了解愛心的本身,是講你內在存在的那份愛,在行為表現時就可以去確定「內在的愛心」是不是真正的愛心?譬如有的用言語責備,有的甚至用懲罰的方式,於父母而言,以現在的法律來看,好像罵也不對、打也不對。

 

  其實要了解,罵是一種言語,打是一種行為,這言語跟行為,當你正在表現的時候,如果會造成傷害,那絕不可為!如果不會造成傷害,那就可以證明即使你罵他、打他,一定符合「高高的舉起,輕輕的放下」,就很容易發現內心的愛是什麼?如果拿他來當出氣桶,罵他、打他,那一定是傷害,何況在打的時候並沒有顧及輕重,很多人一伸手就打頭或打臉,就算手法不是太重,也會造成傷害,因為小孩子也有他的自尊;所以不要小看世間法,其實很多行為的表現都可以找到佛法的蹤跡,如果只是用世間人的方式去看,當然永遠止於世間法。

 

  如果一個學佛者知道佛陀的道理方法,而且完成了一些知識經驗的話,往往在“順與逆”兩種不同的情況下,都能使他人得到利益,為什麼?因為以人而言,順境大家都很歡喜去承受,甚至認為那是一種享受;如果逆境呢?幾乎是抗拒,認為是一種苦。事實上世間法本來就是這種相對的現象,有順就有逆,但是不要忘了,“順”其中有道,“逆”其中也有道,如果只是選擇順,否定逆,或者從逆裡面一心尋道,而去否定順,那都是不正當的;因為佛法談中道,不是說相對的中間有一個什麼道,而是說對立的兩邊,任何一邊其中都有道!

  譬如談八不中道的不生不滅,“不生”其中有道,“不滅”其中也有道,絕不是從“不生不滅”中找出一個東西來;就好像要從世間法裡找一個平衡點,認為那就是對的,世間法那裡有什麼平衡點嘛!所以佛陀的道理方法稱之為智慧的話,如果運用得好,的確是一種智慧,運用得不好,可能反而造成傷害。因為智慧的本身,如果談菩提、般若,用這種方式去看,肯定結果具足饒益功德,否則絕不能稱之為菩提或般若。而順的環境中可以發現菩提,當然要發現菩提需要有智慧;逆境中也可以發現菩提,並不表示只有順境才有菩提。譬如很多修行人總是要找一個清靜的地方,什麼都不用做,一天到晚可以在那修行,事實上沒有身體、言語的行為表現的環境,你修什麼行啊?修行一定是你有身體的、言語的行為表現,在那中間怎樣不使它有缺失,不造成傷害,而且能使人得到利益,最後是一個圓滿的結果,才談得上修行!所以才說順境中“其中有道”,什麼道?就是菩提道。

 

  同樣的,逆境中間也有菩提道;尤其常有一些人,包括出家、在家的,都希望找山裡一個最清靜的地方,自己住茅蓬來修行。我對這種方式存著反對的立場,為什麼?如果以禪的修學觀點來看,傳統上有所謂「不破本參不進山」的話,“破本參”就是看你的自我有沒有突破?如果你的自我的確有突破的話,你進到山裡才做得了主,因為要突破自我必須要經歷多少言語、身體、意念的行為,在這中間去做很多的修行、很多的調整,才有機會去突破自我。再說,連一個自我都不能突破,你只是想找一個清靜的地方,一個人住在山裡過日子,有沒有想過住在山裡要不要生活?即使自己有錢不愁吃、不愁穿,同樣也要做那些日常生活必須做的,譬如要吃飯,你就得煮飯、煮菜,要得到這些飯菜,即使你自己不耕作,還得到賣米、賣菜的地方去買,買之後還要挑回來,再說你自己獨處的那一個環境,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衣食及種種所需,必須要面對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都要去做呢?那你究竟能清淨多少?

 

  所以常常會產生一種現象,「不吃飯該多好!」但是不吃飯是不是真正好?我往往會對這種人說,如果在自我都沒有突破之前,用這種方式躲到山裡,一個人修行,那叫逃避!那是不敢面對現實。真要尋找菩提道路,一定要在現實生活中才有機會,一個人躲到山裡是沒有機會的,因為修行是“身體、言語、意念”的行為表現,有偏差、傷害,須從其中調整、改變,才叫做修行!日積月累經過這種修行,慢慢完成修養,那就可以突破自我,這時就可以找一個清靜的地方,讓自己遠離色塵緣境,一門深入。其實住山也不是一輩子,住山只不過是以一年、三年,最多五年的時間去體驗;因為人本來就活在現實生活的環境,在一個熱鬧的環境中,看多聽多了,時間久了在行為上也累積了一些修養,而且還要看你已擁有多少?如果這時你的自我已能做主,想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體會獨自生活可能是怎樣,否則只是一種“順與逆”的差別,認為「現實社會太麻煩了」,就把許多人、事的問題當成是一種苦,認為會傷害你的修行,那你只是在逆境中過日子,從來沒有機會去發現“其中有道”。

 

  何況人在順境中也很容易得意忘形、懈怠放逸,如果你只是在所謂樂的、順的境界裡,自我享受、自我陶醉的話,同樣的在順境中你也見不到菩提!也就是說不能發現其中有道。所以佛法常說,想於生明了,於死能解脫,不再受六道輪迴,欲超出三界的話,唯有在你修行的過程中“不斷的解脫”才有機會。什麼叫做“不斷的解脫”?就是一個問題發生了把它化解掉,那就是一個解脫;如果從來不敢面對問題,只是逃避或依賴別人幫你解決問題,那你從來都沒有修行過!也就是說從來不知道解脫是什麼?經典上不是講嗎?解脫就好像有什麼東西把你纏住、綁住了,你把纏住你的解開,這樣才能自在!可見要顯現自在才叫做解脫,譬如原來因為一個問題而不自在,你能把這個問題化解掉了,不就自在了嗎?那就是一種解脫。

 

  所以佛陀說:人,也就是一般凡夫眾生,或者二乘行人、菩薩,為什麼都可以成佛?問題就在乎跟你所依止的善知識有利害關係。依止善知識之後,你所遭遇的順境、逆境,你怎麼去面對?而後才能在這當中真正去顯現道,這個道就是菩提,也就是從中顯現菩提,這麼日長月久累積起來,你就可以完成某一個道的成就的階段,什麼階段?以聲聞乘講從二十七賢位慢慢提昇到三向一果;以菩薩位來講,可以從初地慢慢提昇,一直到十地;每一個階段都必須有不同的解脫,不同的明了,於“生”所發生的問題,因為人活著的時候的確有太多的問題會發生,你要想辦法去化解它,當然這需要善知識,但是這善知識必須是適合你的,絕不只是去分別善知識。

 

 這個善知識,當然不只是以人來說,如果以佛教的經典來講,經典也是善知識,還有佛教的殿堂供奉的那些佛像也是善知識,可以說凡是佛教的,不管是法物、法器、經典,以及有修養的人都可以稱為善知識,問題在乎什麼?當你面對這一些佛教的人事物的時刻,他們能引發你的菩提種子嗎?如果能引發你的菩提種子,讓你能夠體會到一些什麼,感受到一些什麼,還能從中發現到什麼,那就是善知識!所謂的善知識的“好”,我剛剛說過其本身要圓滿的,而且是完整的,那才叫善知識,倒不一定只以那個有修養的人為善知識,所以凡是能引發你思考,在行為上能調整、修養的,種種對你有幫助的,都可以稱之為善知識。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譬如我們走路一不小心踢到石頭了,可能受傷,如果只是對那個石頭生氣、難過,你的疼並不能消除,相反的因為那個石頭,你能從這中去看看自己,「我為什麼會碰到這塊石頭?」而體會這疼的後果,然後從中能得到好處的話,那塊石頭就是善知識!只不過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善知識,為什麼?因為你今天用腳碰到了它而受傷,即使能得到好處,你就必須把這塊石頭移到路邊去,恐怕別人也會發生同樣的問題,那這個石頭才能真正達到善知識的目的,否則還是不完整、不圓滿的“善知識”。

 

  可見,原來善知識還有“維護”的一個成份在!通常只以自我意識去分別什麼,的確永遠找不到善知識!即使找到了,甚至還會來一個不相應,既然不相應,那你找到的就不是善知識,因為“相應”的話,你才會親近他,他本來就是你的善知識。所以一定要把握,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順境、逆境中都可以找到善知識,其實善知識不是什麼,以人來說可以,以物來說也可以,以種種所謂的一切“法相”都可以成為善知識;問題是當你面對它的時候,能不能得到利益?而且這種利益肯定於你的生死解脫問題、成就道業的問題,如果能把握這一前提的話,的確,處處都有善知識!這一段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