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的敬字亭與文風

    「敬字亭」, 啟建於清朝康熙44年(西元1779年) ; 美濃鎮上, 共有4座敬字亭, 約略分別處於東西南北的地理位置, 也許是考量到居民不須要跑太遠, 即可完成焚燒字紙的神聖任務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00期2015年6月合刊

 /鍾乾定

 

從高雄或旗山往美濃的方向,  剛剛進入美濃市區的中山路大馬路右手邊, 可以看到一座約4米高的塔造形體,  那就是已列為三級古蹟的「敬字亭」, 啟建於清朝康熙44年(西元1779年) ; 美濃鎮上, 共有4座敬字亭, 約略分別處於東西南北的地理位置, 也許是考量到居民不須要跑太遠, 即可完成焚燒字紙的神聖任務 .

 

   寒舍位於美濃的南方郊外 (如附圖一的三合院), 50多年前在國小寫作文時, “我家座落在稻田中央, 最接近的鄰居在300公尺外”, 50年後的現在, 大約縮短為200公尺, 只多了一戶人家 ;  三合院的中間祖堂, 正中間奉祀觀世音菩薩, 左邊則為歷代祖先牌位, 堂內左前方空間則有一個很大的圓竹簍(直徑約80cm, 高約120cm), 當時所接受到的指令, 就是凡是有字的紙張, 絕對不能亂丟, 必須撿起來拿到祖堂裏面的字紙簍放著, 無論是自己手寫的 或是印刷的, 包括當時的國語日報也是如此, 長輩還會略帶威脅的教育口吻說: “如果你亂丟, 以後就會讀書不識(客語)” . 還記憶猶新的是, 當初唸國小高年級或初中時代, 常常一段時間後, 老阿嬤(祖母)年老視障, 撐著拐杖走進祖堂伸手觸摸檢查竹簍內的紙是否裝滿了?  然後就要我把它裝在麻布袋內, 用腳踏車載往附近的敬字亭去燒, (如圖二, 位於美濃南端, 忠孝路上, 取名為「聖跡亭」據記載, 建於民國之後, 比鎮上中山路的古蹟晚了約140年).  這就是小時候, 對於燒字紙留下的深刻印象。

 

  「美濃是好山好水、地靈人傑」,「美濃出產很多的老師校長」, 此語常從外人口中聽到, 也許是按照人口比例, 或是與其他農村鄉鎮比較起來的一種結果, 實際應不會比都會區人才多;  又有一說 : 「美濃北邊的山脈, 起自東邊(福慧寺一帶), 西至旗尾(旗美高中的後山一帶), 是一條龍脈, 所以帶來美濃這樣的好風水。」  究竟是否與以上尊重文字的敬字亭習俗或是龍脈的好地理風水有關? 見人見智的解讀吧 !  就現實或實務面而言, 美濃人早期都是務農, 非常辛苦, 除了勉勵子女要好好用功讀書之外, 很多家庭明顯付不出子女到外地求學的費用, 學期註冊費是其次, 每個月都要支付的食宿費用, 才是大困難,  例如說, 高中三年, 大學四年, 在這七年歲月中, 可能有3個小孩都在外地唸書; 我自己則有一個深刻記憶, 有一次要拿錢準備返回學校, 爸爸在農田忙, 要我在房間的衣架上的西褲的左邊口袋內的信封袋內拿, 那是“自余束髮以來”第一次看到爸爸的薪資袋, 上面寫著 2200元(約民國55-56年, 家父時任小學校長), 當時的我, 內心頓然感傷, 「我拿1000元, 哥哥也要拿1000元, 那家裏要怎麼過日子?」

 

   這無意中的揭示, 其實也是一個機會震撼教育,  自然養成節儉、體恤父母辛勞的意念;  我們家還好,但大多數的美濃農家完全靠農作或養豬過活, 所以在家長要求、子女懂事配合之下, 有些人放棄了當時的第一志願南一中或雄中, 而選擇去念免錢的師專、即使應屆沒考上則留在美濃繼續補習一年甚至二年, 目標就是非得拼上師專不可 ;   當踏上教職之後, 也許是不服輸及同儕的比較效應,  則繼續進修師大或深造碩博士, 進而轉到國高中任教或甄試當上校長.  在過去的約30年前後, 這類風氣鼎盛, 所以, 現在可能看到的在農園裏頭戴斗笠、皮膚曬得黝黑的60歲”老農”, 其實他是坐領18%的退休校長 。

 

    自初中畢業後, 即離鄉到都市繼續升學,  已忘記自何時起、何原因? 也許是環保意識抬頭之後, 這種在敬字亭焚燒字紙的風俗已經沒有了.敬字亭也封亭保存了;  小時候也忘記去求證, 有那些家庭沒有嚴格要求字紙要拿去敬字亭焚燒, 而他們家的小孩是否真的比較 “讀冊不曉”(台語)?  後來又有一風水說: 自從月光山隧道(美濃通往杉林 甲仙)開通之後, 美濃的那條龍脈已經被切斷, 美濃好風水將隨之破壞.   這些是否意味著美濃的文風已不復?  其實美濃才幾所國中、 幾所小學、沒有一個縣市級以上的公務單位, 人才在全省各地甚至海外發展是理所當然的, 很多的下一代已不是在美濃本地出生, 然而仍常耳聞或在美濃的社區報紙月光山雜誌,看到祝賀某鄉親子女榮獲某校某所博士的訊息, 這些出外子女們是否仍受到美濃好山好水或祖先庇佑 ?  反之如有發展不順遂的則是因為風水已被破壞了? 不知各位看官的解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