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二十五集(下)

    因此在苦樂承受的時候,誰都喜歡樂,誰願意擁有苦呢?當然不喜歡!就會在不喜歡的時候產生另外的造作行為,這造作行為發起後,原來承受的果報就不一定會完完全全把原有的業因都消化掉,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0期2015年6月合刊

因此在苦樂承受的時候,誰都喜歡樂,誰願意擁有苦呢?當然不喜歡!就會在不喜歡的時候產生另外的造作行為,這造作行為發起後,原來承受的果報就不一定會完完全全把原有的業因都消化掉,因為當你的果報還沒有承受到幾分之幾,你就另外造一個新的業因,剩下來沒有報完的還是要受報,而且再加上你新造的業因,也同樣要受報。所以以世間而言,為什麼眾生都是苦多於樂?就是講那些不修行的人,一般人在承受果報的時候,樂的願意擁有,苦的就會抗拒,抗拒就會再造作另一業因,將來同樣要受果。事實上深入去認識,樂的也會有所造作。看看很多有錢人,並不表示他的良心、道德都是好的,在他承受樂的果報時,可能仗勢欺人,因為遭遇比別人好、比別人富有,在生命過程中承受的都是樂,往往因為“樂的果報”,依於道德或良心上的問題,甚至遺傳上的種種關係,同樣會造作惡業。可見因善而得樂的果,同樣也會造成惡的因,所以“隨業再造業”不一定都是講苦的果報,樂的果報也是會造業。苦的果報如果有所修養,以修行者來講,甚至可以再造善的業因;同樣的,樂的果報也不一定造的都是惡的業因,當然這就需要有修養了。

 

為什麼要談這一些?因為關係到四生,我們曉得四生,“卵生”都是屬於禽類,就是飛禽,包括雞鴨在內;畜牲往往業重,而人死了以後投胎,可能是卵生,如果業再重一點可能就是濕生,那業再重一點就是化生了,所以四生裡面業最重的是化生,這還是以剛剛談生命的現象來說。真正以地獄、鬼類的情況來看,鬼類是非人,地獄的眾生也是非人,為什麼說是非人?因為他不像我們是活生生的人在那裡受這些畜牲報、鬼報、地獄報,他是以一個非人的身份而去受報,所以在這當中就可以看到他是一種化生報,往往化生的報比濕生的要更苦。

 

  那濕生的報呢?比卵生的報要更苦;可能大家會想:你這樣說會有問題,譬如胎生,其他的畜牲不也是胎生嗎?這就要搞清楚,談胎生不一定要把人歸類進去,因為人肯定受報都是胎生,可是其他的眾生受報不一定是胎生,怎麼講?就是要以你現在的身份,現在生命存在的時刻來說。原來真正談四生,是四種不同生命發起的環境,這一點我們要把握!所以談及四生與果報,就以胎生的人來說,在動物中間是最幸運的、最好的而已。其實同樣一個人,在一生中所承受的苦樂也是非常的複雜,所以談到業一定要談業因,也要談業果。因為有業作的因將來必須要承受業作的果,這果報往往轉來轉去都在「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生裡面;主要的道理在那裡?即使是人,是胎生,也不是一個學佛者所希望,去承受或出生在那樣的環境。因為佛法談了生脫死,於生要明明了了,於死呢?就可以得到解脫,就是生命不再於「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中輪迴了。

 

如果你只是一個眾生,不是一個修行者,不是一個學佛的人,當然就會隨著你的業作的內容,確定你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才是說“四生”是生命發生的環境,生命完成的現象。至於為什麼有這種生命,又是根據什麼樣的本質、本體產生力量,而有造作的行為,結果形成了業;它相互之間都有密切關係的一貫理論。所以只是看經典上提到一些文字,好像都會解釋,譬如講到卵生,就會說像那些鳥類;講胎生就像人、豬、狗這一類的生命;講濕生就說像水族類、魚蝦類,或者像螞蟻之類的;化生就是像蠶、蛾、蝴蝶,說起來好像都很懂;可是談這些幹什麼?經典裡面說這些目的何在?就必須要知道剛剛我說的那些道理,以及生命的發源、生命的現象、生命存在的時候,同樣因為愛而產生欲,因為欲而有造作行為,行為的結果就會有業,現在是如此,過去也是如此。

 

  所以佛法中講這一切有情的眾生都是因業而來,業又是從無始而來,這無始的確不能夠找到它最初的開始,但至少我們能把握現在的開始,從能知道的開始;所以學佛不是探討那些你沒有辦法去知道的,一定要把握「佛法是探討你可以知道的」,能夠知道的去知道。當然“這知道”的,只是道理上的問題,有了道理還必須有方法,這些方法就是我們在造作行為,它會完成一種業的話,有這種道理做為依據,就可以把握「惡的不要去造,善的可以儘量去做」;這是一個剛修行的人的知見,所謂「去惡向善」即是。其實佛教於法而言,那只是一個佛教徒的入門功夫而已,真正談到學佛,去惡向善還不夠!還要「清淨你的意念」,使身口造作不要有偏差,這就要認識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即使認識了善與惡還不夠,必須要去惡向善,甚至有了善還不夠,要使它更好!因為善也會成為障礙。

 

  所以在承受苦果的時候,一個修行人可能再造的是一種樂的,也就是善的因;同樣的,如果一個修行者,在承受樂的果報時,不會再去造一個惡的因,等將來再來受苦的果,這是學佛者剛開始應該有的知見,它建立在什麼地方?剛開始可能是來自分別的計較執著,可以發現這些分別都是意念上的問題,所以就要從意念去著手,就會產生「誰主宰我們的意念?」這就回復到每一個個體的那個“我”,可見"我"為主宰,它決定什麼是善惡、樂苦、好壞,如果知道這些道理,也有了方法,明白造作行為是因為意念的動力,意念之所以有這動力,又是誰主宰的?那就在乎那個我!這一連串的過程都能把握的話,就知道原來還是自己的那個“我”!

 

有時候太在乎別人的我,有時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我,最後就會忘了自己的“我”是什麼樣子?當一個人太在乎別人的那個我,可能別人講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動作會使你歡喜,使你難過,這就是太在乎別人的言語和行為、動作。相反的,有的人根本不在乎別人,完全以自我為主,一副自私自利的樣子,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我,其實只要是人,就有一個我,只要有"我",就會產生造作行為。為什麼有造作行為?這就關係到「因愛而有欲」,因為欲會成為一種力量,使你完成造作行為;所以有了道理方法就可以真正去行了!"行"就是講修行,所以談修行一定要知道道理方法,才知道怎麼去著手,怎麼做?

 

說到這裡,就涉及到本身無始以來所作的業,但是除了業的習氣之外難道就沒有另外的?這就講到菩提種子了!牽涉到過去有沒有種下菩提種子?如果有,當然這一生面對苦的果就會“不以為苦”,而能歡喜去承受。遇到樂的果也不會得意忘形,在這種情況之下,不一定須經過佛法的熏習才能做到,其實只要受過教育或成為佛教徒都可以做得到。只不過怎樣慢慢提昇,使這一個修養更好,利益的愈來愈多,不好的愈來愈少,這就涉及“修行而成為修養”了。

 

有了這些道理方法,就知道原來學佛是從一個普通的我,慢慢調整為一個修行的我,慢慢的就有了修養的我。不管是從認識到修行以至完成修養,佛法中這就叫做智慧,而智慧只是一個概念的名詞,到底是什麼樣的智慧?那就涉及到你有什麼樣的修養!因為修養是來自修行。譬如在學校唸書,專攻什麼?假使你專修建築業,其實建築業裡又涉及到設計,甚至有營造,當然也涉及更多的專業,譬如:管理的問題、人事的問題、營運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學建築,其實涉及的問題太多了,何況營造的問題又涉及到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金屬方面的種種,涉及的太多了。

 

  這就可以發現,完成某一種修養是來自多少點點滴滴的修行,也就是必須經歷很多的修行,才能完成某一種修養,所以某一種修養不是一個單純的,其實它是累積了許多的知識經驗。就會發現這個整體,如果一定要說它是什麼,很簡單!那就是智慧!所以我經常講,學佛就是學智慧!為什麼我要用這種方式來說?因為有了智慧才有機會去完成覺悟,覺悟什麼?譬如談四生,為什麼會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因為這些生命發生的那一個緣起是來自無明,無明又指什麼?這就涉及到因愛而生欲,因欲產生力量而有造作行為,最後得到一個結果,這些就稱之為業好了;但業又有一些差別,除了有業的造作行為,難道就沒有道的造作行為嗎?而道的造作行為就叫做菩提種子。

 

    可見,不要動不動就說「人,就是一個業」!因為同樣也有道,道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業有過去世的、也有現在的,只不過這些同樣都是造作行為。如果同樣都是因愛而生欲,因欲而產生力量完成的造作行為,造作的結果卻不一定就只有業,其中也有道,這一點必須要把握!

 

    所以談四生,只談現象是怎麼發生的,發生以後是什麼樣子?談這些只是文字上的認識而已,真正要把握的就是我剛剛講的重點,如果能好好把握這些的話,這一段經文就能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