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智 慧(二)

這個時段來談三種智的說法,三種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般若經要解》裡提過,智慧是學佛人要去下工夫之處,從修行到修養,必須成為一種後盾的力量。

 

三種智,第一個談一切智;所謂一切智,是以世間凡所有的一切知識經驗。談「一切智」,包含第二個「道種智」,這兩者都是以世間法來說,因為一切智,是關係到人與事、事與理相互之間所產生的一些知識經驗。先把這兩個名詞,作一個簡單的認識。一切智,用白話講是普遍性的,一切的知識經驗;道種智,就是專門性的知識經驗,這兩者歸納在世間法裡;第三個「一切種智」,是以世間智為基礎,不管是普及性的、專業性的,從知識經驗中,怎麼樣去發現真正對人有利益的智慧。當然所謂對人有利益,必須要分兩方面說,一面是講一般世間的人,再一面就所謂出世間的人。

 

出世間的人是什麼呢?是出家的人,所以在此要把握,學佛有在世的,也有出世的,在世的稱為在家居士,出世的就是比丘、比丘尼。都是學佛,為什麼有這種分別呢?這就關係到所處的環境不相同。當然對普遍性的知識經驗,以及專業性的知識經驗,往往在蒐集之後,運用時,使用的方法有所差別;因為普及性的知識經驗,如果涉及到智慧的話,一定是饒益性的、沒有傷害的,專業性的也是如此。

 

在這談智,要把握一個原則,智不是世俗的聰明,世俗的聰明不屬於智,雖然聰明也是從知識經驗顯現,可是聰明往往會有負面、有傷害;所以智不同於聰明,最大的差別就是,智的缺失最少,而且是使人得到利益的,這些知識經驗,也就關係到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以一切智跟道種智為基礎,為什麼還要談一切種智?不就是把這兩個名詞融合起來嗎?不是這麼說。因為一切種智本身的形成有其過程;普及性的一切智,不一定本身在實際體驗中完成,而第二個道種智,是經過親身體驗所完成的。

 

一切智是不經過親身體驗,道種智是必須親身體驗的;雖然有不經過親身體驗跟經過親身體驗的不同,談一切種智,是不管有沒有親身體驗都不要緊,而是從這中間,包含普及性的、專業性的,怎麼認識、瞭解,怎麼從中去發現它的正、負,對、錯的問題,或者圓跟缺的問題;如果把這兩者相對的中間取其正、取其圓,所完成的知識經驗才叫做一切種智。所以說一切智跟道種智,是歸納於世間法,一切種智是屬於佛法裡所表現出來的;可是佛法還是以世間法為基礎,並不捨棄一切智跟道種智,不管有沒有體驗,一定是從普及性的、專業性的,去認識、瞭解,從中去發現相對裡面,正面與反面的認知,而後捨棄負面的,去抓住正面的運用出來。一切種智是出離世間的知識經驗,一切智跟道種智,就是世間的一切知識經驗,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剛剛說到學佛有在家的、出家的,也就關係到我們要知道,一切智、道種智,有經過體驗或沒有經過體驗的差別。以在家學佛者來講,是處在世間的環境,總是離不開世間環境的一些染與著問題,在家學佛難免有其習氣,習氣來自哪裡?來自一切智跟道種智。出家學佛因為已經遠離了這世間的環境,當然所熏習的就不同,所以「一切種智」是專屬於佛法方面的範疇;是來自「一切智」跟「道種智」,加以去認識瞭解,從中發現它的差異而選擇正面的,運用這些知識經驗表現於現實,所謂:「世間法怎樣去出離」。

 

要出離,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是需要經過經驗、體驗。所以一切種智,不一定是在世間去親身體驗,而是在出離世間的一種環境,去認識、瞭解,完成一種絕對饒益的思維,這就是先要把握一切種智。為什麼說佛陀的智慧,是以一切種智來說呢?因為佛陀在未出家之前是位太子,像我們出家之後就住在寺院裡,所有的時間、空間完全不同。佛陀,原本是在世間的環境裡活躍,所吸收的還是一切智跟道種智,一直到雪山苦行六年,中間他作過很多的思考,從一切智跟道種智,也就是一些普及性的、專業性的,因為蒐集了太多的資訊,所以這時捨棄了苦行,說苦行不是究竟。捨棄苦行,在菩提樹下再作思惟、再作整理,這時他把「一切智」跟「道種智」,從中去認識、瞭解,而發現其中的道理,這種道理是經過釋迦牟尼佛親身體驗,也就是修養形成的,這一種叫做「一切種智」。

 

所以一切智、道種智是世間的,一切種智是出離世間的;可是佛法並不是另外的東西。一切種智是可以幫助你出離世間的,譬如於生死,可以了生脫死,於三界六道,可以突破、不再受輪迴,當然都有其知識經驗,這些知識經驗就是佛陀把一切的普遍性知識經驗,以及道種智專業性知識經驗加以整理。拿什麼來證明呢?各種經典裡面會談到,譬如說有天龍八部,有所謂的六道輪迴……。我們要瞭解,譬如天龍八部裡都是談神、談天,六道裡面談畜生、談鬼、還談地獄,其實這一些都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發明的東西,是從一切智跟道種智裡面,去認識瞭解而發現對人於生死有幫助,可以讓你出離三界六道,也就是出離世間,達到了生脫死的目的。

 

在此再次強調,一切智就是世間普及性的知識經驗,道種智就是世間專業性的知識經驗,這都是屬於世間的知識經驗,一切種智是以一切智跟道種智做為資料的來源,經過釋迦牟尼佛整理以後,所顯現的知識經驗。顯現的知識經驗有什麼用呢?可以幫助你出離世間,世間怎麼出離?出離什麼?所以提出了很多的道理方法,最基本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再談到八正道法,而後從聲聞提昇到菩薩,有六波羅蜜以及種種的波羅蜜,還有四無量心菩薩法,都可以幫助出離世間。可是這些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創造的,而是他發明的。

 

佛陀所表現的這些知識經驗,不是他創造的,是發明的。可能大家會產生疑問,創造跟發明不是相同嗎?不是;創造是從沒有而去造作成的,發明是已經有的從中去發現、去明瞭,叫做發明。以現代名詞也可以說是發現,所謂的發明或者新的發明,就表示發明的本身,是已經有了,加以去改良,或者發展到另一層次。一切種智,肯定地說是佛陀所發現的,從哪裡發現呢?從一切智跟道種智。所以千萬不要把釋迦牟尼佛當成為一個創造者,他只是一個發明者,學佛的不管在家、出家,也不要自己成為一個創造者,而是把釋迦牟尼佛已經發明的這些一切種智,這些知識經驗,怎麼樣去學習完成修養,怎麼樣化佛陀的智,轉變為自己的智,這才是學佛者的目的。

 

以中國的大乘佛法而言,佛教來自印度,表示是佛陀所發明,來到中國之後,從發明中難免會表現個人的心得,即所謂的祖師大德,各有一些知見,可是這些知見並不能肯定是屬於一切種智,往往又會發現一切智、道種智跟一切種智這三者。如果以世間法來講,一切智是普及性的知識經驗,道種智是專門性的知識經驗;其實,以佛法而言也可以這麼說,因為佛法也有普及性的,也有專業性的,可是普及性的就很難達到一切種智,具備有普及性的做為基礎,再從這種專業性的知識經驗去融合起來,就有顯現一切種智的機會。所以於世間有出離,於出離之後,在佛法範疇之內,也可以說普及性的等於是佛法的基礎,道種智就是專業性的,像各家各派。

 

由此可知這三種智,以世間的怎麼去認識,以出離世間的又怎麼去認識。所以不要只是定位:一切智就是世間的一切知識經驗、道種智就是世間的專業知識經驗、一切種智就是佛法……。如果這麼論斷的話,就忘了佛陀怎麼樣去成為一個發明者,而展現這些知識經驗是怎麼來的?以出家來講,在這個出世的環境中,當然就有一切智跟道種智,跟一切種智關係的不同,剛剛有說到在家跟出家的差別,這就是所處的環境、時空因緣的不同,當然在知識經驗的範疇裡,能吸收的、能消化的甚至可以運作的也就不同。

 

三種智的說法,不要以一個定位來說法;因為這只是一些理論,理論的本身不是一個肯定的結果,理論的本身是說明你在這些理的認識,於事的運作怎麼樣去達到你的目的。世間也有一切智、道種智,可是不能達到一切種智,為什麼?因為世間的智是相對的,佛法的智是絕對的。所以這三者,可以分成兩部分說,談一切種智怎麼形成,是佛陀自一切智跟道種智,加以去認識瞭解,從中發現而明瞭一些什麼,所以說佛陀是一個發明者;以佛法的範疇來講,佛法也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智就是一般普及性的佛法,也可以說是基礎學,道種智就是各家各派一些專業性的。

 

可是一定要瞭解,常說一門深入,假使認為各家各派是專業,不一定是對的,為什麼?還關係到有沒有普及性的、一般的佛法基礎,如果沒有,根本談不上各家各派,也談不上一門深入。因為於智的成就理論,是在一切種智,不是在普及性、道種智或者專業性;所以很多學佛的人,常常會搞錯,問題在哪裡?認為學佛不要那麼麻煩,一門深入就好……。基本的佛法,一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怎麼樣專業?那是不可能!從這上面就要把握,有以世間來看三種智的說法,還有出離世間,即出家的環境,或佛法的環境來看三種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