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 種性

    第一凡夫種性就是﹁天生的」,這是白話,事實上在佛法 中說,就是過去所造作形成的;所以,凡夫種性就是談過去。第二習種性, 是這一生熏習所完成的,第三個就涉及到道種性,道種性是以菩提道來說, 道種性中當然有它的層次,高下不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4期2014年11月刊

       前面談到了種子,也談到了種子性的概念,現在來認識一般人天生的種

性,也就是本質。第一凡夫種性就是﹁天生的」,這是白話,事實上在佛法

中說,就是過去所造作形成的;所以,凡夫種性就是談過去。第二習種性,

是這一生熏習所完成的,第三個就涉及到道種性,道種性是以菩提道來說,

道種性中當然有它的層次,高下不同。因為道種性,只要是接觸到了菩提

道,或者走在菩提道上,是依於眾生皆有佛性這一種本有之性而言,這種本

有之性,發出來之後才有差別;有什麼差別呢?有聲聞與菩薩,通常聲聞談

聖種,聲聞跟菩薩,也就是說道種性,它可以達到聲聞以及菩薩的不同。

 

       在這五個種性上面,前面凡夫跟熏習,都是以業來說,聲聞跟菩薩是

以道來說。雖然談五個種性,於道種性而言,也可以關係到業裡面的正道。

業裡面的正道,在前面談過惡中有善的,如果只是從事善行,還是在業道上

面,往修養上的道來說,就關係到成就,也就是怎麼樣見道、證道。現在再

 

      來談種性的本質,如果以人的本質而言,一般凡夫的本質都是依於過去無始

以來所造作成的業,而顯現的本質;也就是過去的善現在就有善,過去的

惡,現在就有惡,就是一個業因、業果的關係。譬如那些不好的家庭,父

親、母親本身都曾作惡,專門做壞事的家庭,可是他的後代子孫,為什麼有

的兒女反而都很善良?甚至還很有出息,很有前途?這就是習種性,是重新

熏習的不同。為什麼談本質,在最開頭說優生問題?因為說優生問題它是單

純遺傳的話,在佛法上面不能成立;為什麼不能成立?因為透過因緣是可以

轉變、可以提昇的,問題就是前面談的緣力的問題,這就是因緣所產生的力

量。

 

        譬如一個不好的家庭,他的兒女很好,為什麼?並不是因為父母不好,

遺傳下來的兒女也不好;為什麼說基因的問題是不能改變的,為什麼說它不

是屬於佛法上面談種性的問題呢?種性是不變的,可是種性不變並不會有所

謂遺傳的問題。談基因就有遺傳的問題,如果肯定基因可以決定,那麼父母

是優良品種,兒女都會很優良,就會造成很多矛盾,為什麼?很多貧苦的家

庭,兒女因為外面的因緣力量的不同,而造成他慢慢去創造,然後得到利

益,甚至變成有錢人;如果是遺傳的問題,基因本來就是不好,所以兒女也

就不好?這就矛盾了。為什麼會矛盾?難道說所有的父母不好,兒女都不好

嗎?再來看,假使父母都是非常優良的品種,是不是生下來的兒女就一定都

很優秀呢?所以在遺傳學上,只能談生理學,不能談生命學。談基因去談生

理可以,於生命而言,在佛法中是說各有各的業因、業果;一般世俗講的即

「各有天命」。

 

        為什為佛法以業的種性與道的種性來說人?因為於道的種性,以業來

說,惡中有善的,善的裡面難免也有惡的;假使他的種性是惡性的話,要瞭

解如果處的環境,外來的緣力是善的話,也慢慢會被熏習轉變為善;同樣如

果父母非常的好,非常的善良、優秀,為什麼兒女有的會變成那麼不好呢?

也是因為外面的緣力所造成的。為什麼?交的朋友,以及所處的環境,看看

很多有地位、有錢人的家庭,兒女都不怎麼好,為什麼?因為沒有像父母相

同的因而產生的緣力。因為父母為了名為了利,在那裡忙碌,兒女就變成好

像父母盡責任︱要錢我給你錢,不會讓你挨餓,你要享受,給你享受……,

這一種緣力就會造成所謂的懶惰、懈怠、放逸了;所熏習的是一種惡緣,不

是一種善緣。

 

        依凡夫種性,是說無始以來所作;習種性就是熏習而再發生的,一種

轉變的現象。為什麼還要講道種性呢?因為道種性我們以正而言,惡是偏邪

的,善也是正的,只是這裡談道種性,它的重點是在菩提道上。這個菩提道

上是什麼?就是依於佛陀所講的道理方法,或者我們說是依戒、定、慧三學

而言,或者我們講經、律、論,三藏十二部而言,甚至於八萬四千法門而

言,這是它的差別;這種差別往往會產生羅漢成就的現象、菩薩成就的現

象,就是在個人的修養下工夫的多少,同樣也需要有外面的助力才能夠形

成。

 

        談種性,種子的本性如果原來是惡的,雖然不能改變他的種性,至少可

以依於學佛的話,重的業可以輕報。為什麼?我以前介紹佛法的時候舉一個

例子,譬如一個學佛的人,跟一個普通的人,因為意見不合而造成在那裡爭

吵,我們曉得人會出事情,剛開始是爭吵,慢慢就變成吼叫,慢慢就會打起

來,甚至於就會造成殺傷,如果是個學佛的人,處在這種環境,就會依於六

波羅蜜法裡面的忍波羅蜜︱我是個學佛的人,不可以這麼計較,即使對方對

我這麼不好,不妨面對他…;從業中怎麼樣去認識、瞭解,而顯現我於道上

的修行。假使有過去種性的因果關係的話,就可以把重的因果轉變為輕的因

果,可以把這一段因果關係消失掉。

 

        談種性要知道目的,也就是宗旨,凡夫種性就是過去無始以來所造作

的;以習種性來講,其實就是熏習種性,就是當生所熏習而成的,此中一定

要瞭解,還是有道種性,只是道種性是以善、惡,正、偏的差別來說,因為

惡會傷害人,善會幫助人,於道而言會傷害的是惡道,會幫助的就是善道。

所以第三個道種性,我們也要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依於業而言,一個是依於

道而言,唯一的差別,業道是以善與惡,會傷害、會得到利益的差別,如果

以道種性,菩提道上的道來說,就有所謂羅漢、菩薩,甚至於佛的不同。

 

        知道了無始以來本具的業種性,稱之為凡夫種性的話,我們這一生,因為個人所處的時間、空間,個人緣力產生的不同,譬如有機會念書,有機會親近善知識,就可以去熏習,使原有的那一些,雖然在因果上要承受果報,可以減輕,因果沒有不報的,因果是一定要報,只是因為熏習的緣力可以轉化它,重的轉化為輕的而已,這一點要把握。有人說,雖然過去做了不好,有一些惡業,可是做善業較多啊!為什麼不能消除那些惡業呢?︱因為因果於業而言是不能改變的,也不能抵消,好的也要承受果報,不好的還是要承受果報。

 

        於菩提道上的道種性,來看聖種性跟等覺種性,也就是聲聞種性、菩

薩種性,為什麼要這麼分別?羅漢跟菩薩不都是一種修行成就嗎?有什麼差

別?菩提道於道種性而言,道種性有所謂自我單獨完成利益的,叫做獨覺,

獨覺就是聲聞乘裡的羅漢,只為自己於道上的修養,這關係到種性的問題,

因為本質就是如此,雖然行於菩提道上,所有的身、口、意行為,起心動念

都是在個人的利益。

 

        常常看到很多人說,反正我也沒有什麼大的願力,今生能夠自己成就,就已經很好了!這種種性叫做聖種性,或聲聞種性,或羅漢種性都可以。可是聖種性裡不只談羅漢,包含還是很細膩的,譬如二十七賢位,也是聖種性,三向一果也是聖種性,為什麼?在道的修養上所完成的,道的修養,如果心念造作都是為自我而言,在概念上說是聖種性,可是在精進度上面,或者在修行的用功上面,會有差別;它的差別就是從二十七賢位,從三向到一果,這就是一個層次的不同。

 

       再看第五,談等覺性就是談菩薩。為什麼談等覺只談菩薩而不談佛呢?

因為等覺並沒有圓滿,要圓覺才能是佛。為什麼這裡只談等覺不談緣覺?因

為學佛的目的,真正唯一佛乘就是只有佛,不談什麼菩薩,不談什麼緣覺,

因為大前提,大家也看到千佛山雜誌有句話:「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絕不會說你信佛只能成羅漢,你信佛只可以成菩薩!因為最終的目的是成

佛。佛不能夠只以果位而言,必須要談他的內涵,如果只以果位而言,就少

了什麼;佛是什麼意思?你說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或者菩薩就是文殊菩薩?

那不夠,因為佛以覺而言,就是一種覺悟的意思。

 

       覺性就是一種種性,所以覺性以道而言,就是道種性或者覺性,如果以

凡夫而言,就是稱為業種性,或者是凡夫種性。等覺,它有層次的高下,譬

如以菩薩而言有十地,十地從初發心到提昇、到增上,都是在乎修養上面精

進度的不同,當然精進度不同也需要有時間、空間來配合。所以說成就,於

羅漢而言有時節因緣,於菩薩而言也有時節因緣,可是於佛而言呢?已經超

出了時節因緣。如果還在時節因緣上有關係的話,談種性只能說凡夫,或者

說羅漢、菩薩,真正佛的境界已經沒有什麼佛種性了,因為佛是以覺悟的意

思來解說,眾生是迷,賢聖是覺,這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所以要轉迷而顯覺,要成就覺悟,種性並沒有改變;譬如成就為菩薩,

還是由凡夫身而形成的,成為羅漢也是從凡夫身而形成的,絕不是說「你沒

有業,只有道」而來說種性問題。所以談到佛,他已經出離了凡夫、菩薩、

羅漢,他已經超出了這種範圍,所以到達一個佛的覺悟,覺的種性如果一定

要說,叫做圓覺、叫做妙覺,為什麼要這麼說?他已經是圓融了,到達一個

微妙的境界了。

 

        所以本質的本身不能改變,一定要瞭解你即使成菩薩,你原來還是一個

凡夫,並不表示你成菩薩,你這個凡夫就不存在了。譬如現在是一個人,這

個人有沒有修養,於種性而言人還是人,只是依於因緣的法則產生的緣力轉

變。轉變什麼?業裡會顯現道,煩惱中會顯現菩提,可是凡夫這一個本身的

我並不會消失。業我、道我,不是兩個我,是一個我;凡夫的我或者菩薩之

我,還是一個我,不是兩個我,問題在熏習、修行上面的不同;千萬不要說

種性會改變,從一個凡夫可以轉變為羅漢,於種性並沒有改變,可是於熏習

的種性而言,在道上面會有差別,這就是修養。修養就要能把握凡與聖的不

同,不是種性的差別,這一點我們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