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 一之一

    此經的全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可以斷逗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經題釋要

  此經的全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可以斷逗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僅從經題就可想見這部經的重要,必然有其祕要之處,先就經題來看:  

所謂“大佛頂”,“頂”是人身最重要的部位,何況是佛頂,經裡面有「無見頂相,放光如來」的句子,佛頂是看不到頭的。“大佛頂”的大是一種讚頌之辭,加強其重要性;比方《大方廣佛華嚴經》,以“大”加強形容“方廣”的重要,法義是很殊勝的,對我們了生脫死來講是很重要的,究竟圓滿的覺悟了義。

  再看“如來密因”,“如來”是佛成就的十個名號之一,“如來”是什麼意思?以意境而言,他是“如此的來,如此的去”,也可以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辦法解釋;雖然佛常處常寂光土,但佛並非真正入到寂滅,也可以這麼講:境是寂滅的,相則是變化的,因為他還要救度眾生;佛陀在《法華經》中說:「為度眾生故,方便示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如來十名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像“調御丈夫”,所謂丈夫即指大丈夫之意;《孟子》裡面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境相當,但佛法更重視的是“調御”!何謂“調御”?人最難調伏駕御的就是那個自我!經中形容「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又說「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所以調御好自我,當可謂之「調御丈夫」,也才能夠進入到「唯我獨尊」之領域。否則我們說,佛降生到人間,行走七步蓮,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豈不「好大的口氣」?! 其實那個“我”,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密密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調伏自己的那個我,完成了「調御丈夫」的境界,就與佛一樣,完成了「唯我獨尊」的修養。

  「如來密因」,就是成佛的密因,密因在哪裡?佛陀說這部經的緣起,起源於阿難,阿難因“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所以業尚未淨,未曾證果;有時他敵不過宿世業力的誘惑,墜入臨危的邊緣,幾乎都把持不住了,就在這個因緣之下,佛陀趕快讓文殊菩薩去搭救,把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回來,解釋這兩個人的宿世因緣;阿難很是懊惱慚愧,摩登伽女感悟結果也出家了,而且後來也證道了,很了不起。所以念的迷、覺,決定人沈淪或提昇的命運,阿難畢竟有修行,在危險關頭有佛菩薩出面相助,換了平常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佛陀在《大方廣圓覺經修多羅了義經》說「淫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更說「欲因愛生,命因欲有」,這個令娑界眾生入輪迴的根本種因,原來是人人當頭的大敵大患啊!三界慈父的佛陀配合文殊菩薩及阿難尊者為我們演了一齣戲,點出迷覺關鍵所在,而開啟了這部“如來密因”的大經!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覺悟,當理性抬頭的時候,自己就能把持得住,如果我們不學佛,將恆久處於無明中,在無明中怎麼辦?都是隨業擺佈啊,業緣一來就做不了主了,自己都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很可憐的。

  像美國最近有個華裔女孩“藍可兒”,死得莫名其妙,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後來有網路消息說:她喜歡玩什麼遊戲?跟惡靈作伴?有這樣的一種人啊?也許年輕人太安逸了,無所事事,不知道厲害,實則也是無明的悲哀,此生真是白費了!所以我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去跟什麼亂打交道,身為人善盡人的本分,盡我們人的使命、義務,發揮人生命的價值,就能夠做得很好。因為在三界六道裡,只有人道可以學佛成佛,你即使到天道去的話,天道善業福報多,只想享樂享福而已,享樂享福完了,他還是要隨過去的業沈淪,我們只有在人道的時候可以去思維,因為人道理性感性參半、業與道參半,所以我們常常感到在天人交爭,有時候個性裡面,潛意識裡兩方在交戰,惡勢力善勢力在交戰,為什麼?原來它是有道理的!因為生而為人就是一半一半──感性一半、理性一半!《楞嚴經》裡面說:「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理性讓我們能夠冷靜,當然這個理性還只是業的一種理性,還不是道的理性,所謂道的是超越的,以道來講是超越感性理性的,它是認識感性理性的利弊的;好比感性比較多的時候,感情比較豐富,遇到緣境的時候,情緒上很容易波動,喜怒易形於色,很容易快樂、也很容易發脾氣生氣,他缺乏理智的控制;可是如果太理性的話,會流於冷酷,固執剛強,失去了人情味。學佛學智慧,就可以去認識人的種種現象,去明白自己,調伏自己,怎麼樣拿捏、怎麼做得了主。

至於“密因”啊,六祖《惠能大師語錄》裡有一句“密密意”,我們來體會一下何謂“密”?六祖得到衣缽後,他逃到大庾嶺的時候,惠明將軍趕到了,要去拿他的衣缽,要去搶衣缽,心裡面是這麼想,但是他外表現出家相啦…,所以老和尚這個時候跟我們講:是一種覺性的顯現,他去拿衣缽的時候會想到“這不是我該拿的”,於是不拿了,不好意思拿了,「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但如果從現實方面來講,他要拿的時候有護法神、天神,我們看不見嘛,天神只要輕輕一按,你根本拿都拿不動,他這時候才想到“這不是我該得的”,才覺得很慚愧,跟惠能說「我不是為衣缽來的」,才跟惠能請法;那惠能大師(那時他還是在家眾,沒有顯出家相)才跟他說,在那個剎那你「不思善、不思惡」,他這個話很有意義,一定是惠明去拿,拿不動了,這個時候才醒過來,做錯事了,心頭懊惱,在這個當下,要你「不思惡,不思善,哪個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個相當重要!就在這個當下,“啊!”他領悟了,覺得這個是法寶,「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什麼密密意否?」惠能跟他說:「跟你講的都不是密語密義,你要自己返照,自心返照的話,密就在汝邊」!

  所以我們看,所謂的如來密因,講這個多少覺悟的大道理,都要靠自心去領會,密就在這裡!別人再怎麼跟你講,告訴你怎麼樣…,那不行耶!法不是這樣傳的,“佛法”不是“教”,不是教你怎麼做、怎麼做。所以我們說,在家裡面教小孩子的話,高明的是啟發式的教育,這樣小孩才會靈活,這個小孩若你一天到晚看管著他,若你遇到事情只講基本的原則,給他啟發性的思考空間,他到哪裡都會去用腦筋,你若規定他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永遠只是規定,遇事就不擅處理,怕動則得咎,個性也是拘謹的…,教育善用啟發,才能拿到竅門。我們學佛也是一樣,要覺悟、要運用思想,才能發揮智慧,而且你看這部經重要在哪裡?「修證了義」!

  順便提一下,佛經裡面說,佛陀入滅時有遺訓,《大般涅槃經》提到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法是修行的依據!所以古人說參學要具隻眼,你就要懂得依法不依人。“法要人弘”,何人能弘?有道是“有佛出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僧寶弘法要點是在能否引導人步入正覺的菩提道路?絕不是顯異惑眾的旁門左道,所以強調“依法不依人”;但絕不是這個師父有點不如法,你就造口業,到處去亂講喔,講的話是你的過失!這個要很注意。“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一般佛經依法義而言分兩類,一種是了義經、一種是不了義經,為什麼?佛陀度眾生是方便說法,有權實之教,有權教、有實教。權代表方便,善巧方便,權宜之計,把你引來學佛,說你能接受的道理方法,所謂“應病予藥”者是;實教就是講根本了義,能夠進入到根本解脫的道理,讓我們見到如來實相,進入到實相理諦,清清淨淨的,那不是一下就能夠講到的;比方有時候講到“無實無虛、涅槃跟生死一樣啊”等等,如果你聽了,認為原來業跟道是一樣的那就完了!所以老和尚一再強調,煩惱即菩提,菩提不是煩惱喔,所以不能說“煩惱即菩提,然後再加一句--菩提即煩惱”,那完了!「煩惱即菩提」,因為我們有煩惱,可是我們要從中去轉化,轉化之後可以顯現菩提,所以菩提它是從煩惱中轉的,才可以說煩惱即菩提,那“菩提即煩惱”說不過去呢!可是以實相來講,到高程度的時候,證、不證,都還是一種執著,要無修無證、無實無虛,《金剛經》裡面講“無實無虛”,無修無證,這個不是我們一般人都懂得的,所以不能夠亂了,你到了某種程度你自然能夠瞭解,還沒到那個程度絕對不能說“無修無證,那我們就不要修了”,那只顯示自己愚癡的貢高我慢!「佛陀都說了沒什麼好修的,我就不修了嘛」,不修你能夠解脫嗎?你是佛菩薩嗎?你永遠在六道裡面輪迴,而且不曉得到哪一道去了!所以這個話不是我們能夠講的.那是佛菩薩的境界,他們認為他跟眾生一樣,這是他們的慈悲,這是他們的謙虛;而我們眾生怎麼能夠說“我跟佛菩薩一樣”?你連佛菩薩在哪裡你都不知道,你連個境界都體會不到,怎麼能說一樣?完全不一樣!可是是佛菩薩的時候他會說:他就是眾生,他會有那個悲憫,而且說出了真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