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二十集 (下)

世間本來就是如此,但是佛法不是教我們這樣去肯定的認識,因為涉及到人就會談到色身的變化、精神的變化。當然講物質,就涉及色身的變化;講精神,涉及法身的變化,對人而言都具備了這種本能,而這種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角色,都有顯現的機會。所以於佛法而言,能顯現佛性就是一個覺悟的行者;不能顯現就是凡夫、眾生,學佛的人,如果永遠只停滯在凡夫眾生的環境,即使出家了,甚至做法師了,你的色身、法身還是定位在凡夫眾生。因為要想成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必須要從這些去認識、體會、了解,一直到發明,必須要有這些修行的過程,也就是從修行的過程去完成修養。

什麼樣的修養?就是顯現佛性的時刻,時刻不一定是長或短,那是看你修養的功夫下得怎麼樣!所以有時候談“一念之間”,什麼叫一念之間?如果一念之間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那你未免說得太快了!一念之間是在相對中,你是取正捨負,或取善捨惡,只能做到如此而已。能不能進而突破善惡?不在取捨中間以自我意識去計較執著?如果能夠做到,肯定就是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一味的以自我為中心,即使出家了、做法師了,甚至認為自己就是佛菩薩再來,色身都是相同的,法身呢?如果色身就是凡夫眾生,都是相同的身,法身絕不相同,因為法身是就知識經驗來說,有智慧的不同,所以說眾生皆有佛性也只是一個概念,很難去把握,若說能把握但是把握的是什麼?總不能說眾生皆有佛性是佛說的,那你自己有沒有真正證實過呢?如果沒有證實過就有兩個極端,一個說:「成佛談何容易?」要不然就會說:「我本來就是佛!」

其實佛性本具,並不是成就,成就還要靠修養呢!沒有修養怎麼成就?以畫畫來說,不管畫中國畫、西洋畫都叫做畫畫,究竟畫什麼樣的畫才是問題;譬如畫人像、畫山水就不一樣,不是有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畫一隻老虎把皮毛畫得很像,想顯現出老虎的雄風,就在乎骨的表現,可是不要忘了!如果露骨的話,就變成一隻爛老虎了,還是在皮毛之下,本來骨就是在皮毛之下,看你怎麼顯現出牠的雄風?其中就不是畫筆、顏料、畫布或畫紙可以構成的,而是要有修養,何況畫筆有大、有小、有硬、有軟,還要會運用它。

談到顏色、顏料,還要會調色,把兩個不同的顏色擺在一起,可能變化成什麼顏色?涉及到畫紙也好、畫布也好,都要有這方面知識經驗,就好像上百貨公司,看到櫥窗裡擺的東西都特別漂亮,其實東西擺在櫥窗或吊在架子上,如果沒有很好的燈光照射,很難顯現它的特色。即使有很好的燈光照射,還得看整個空間,那些顏色的搭配相應於燈光,把好的表現出來,有時候買一個東西,在百貨公司看了覺得很好,一拿回來好像不怎麼樣,東西並沒有變,只是環境不同了,但是人往往就由於自我意識產生好惡之心,有時會去強調一些什麼,那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具備條件,條件就關係到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就要了解,世間法本來就是我們生存的環境,如果去否定、排斥,或是去取跟捨,最後活在世上會是個什麼樣的人?

講到這裡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經典上常常會講到一個修行聲聞、緣覺的人,要注意我講的“修行聲聞、緣覺”,並沒有涉及到菩薩。一個修行聲聞、緣覺的人,出家應該是先要找一個清淨的地方,遠離人群,為什麼要這樣?講到阿蘭若處或靜處,很多人都誤會,以為佛陀講的就像是目前一些出家人,出家了認為最好是到一個比較偏遠,遠離眾生、遠離城市的地方,自己一個人清清淨淨的在修行,以為這就符合經典上所講的。這第一個觀念就沒有好好把握,它是針對聲聞、緣覺乘來講的,並沒有涉及到菩薩。

第二個問題呢?這一些聲聞、緣覺的修行者,原來也是一個世間凡夫,我們曉得聲聞乘頭一個就厭離苦,他為什麼厭離?一定是在世間,人的環境中,體會到太多的苦,甚至承受了太多的苦才會厭離,如果他沒有前面這些苦的經歷,一下子跑到深山裡靜下來修行,那怎麼成!一定是已有一些經驗與感受,再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把過去這一些經歷當成修養的內涵,不是叫你跑到深山裡,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每天面對山水,飛禽走獸,自以為樂,這叫逃避,沒有內容嘛,就等於我剛剛說的畫畫,要具備多少知識經驗?

好像逛百貨公司,買了東西帶回家,認為不一樣,那就表示你原來在百貨公司,一點也沒有面對那個環境的知識經驗。就像吃飯,如果去過大陸或去過像美加地區,要到中國餐館吃飯,看到那麼粗的芥藍菜,要吃卻會害怕、這麼粗的一條梗能吃嗎?因為台灣的芥藍菜梗比較長,上部是老的,把老的枝梗切掉,剩下來的那段就最好吃,在外國或是大陸的中國餐館,那些芥藍菜真是又粗又長,而且的確很嫩,如果只看表相,本身沒有這種知識經驗,等於看到好東西反而不識貨,認為“能吃嗎”?就像一種青辣椒,台灣話叫大茼,就是我們講的青椒,你到大陸看,青椒也有長成這個樣子的,還有黃色、紅色,甚至淡紫色的,表面看起來都一樣,不只是顏色不同,連味道都不一樣。台灣的青椒不會辣,如果在大陸看了這些青椒,把它當成台灣的青椒炒來吃,可能會承受不了。

話又說回來,其實這些種種不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去體會、去認識,慢慢形成的一種知識經驗嗎?我們的知識經驗就是這麼累積起來的。所以世間的知識經驗就是佛法的基礎,沒有世間的知識經驗做基礎去談佛法,可以說無行可修。等於把手綁著,把嘴封起來,手腳不動,甚至於意念像個白痴,何況意念是內在的行為,別人本來就不知道你的意念,那這樣是在修行嗎?過去有一些老和尚也這麼講:「在朝為官最好修行」,為什麼?因為在政府機關做官員,真正面對的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而是很多人、很多的家庭,甚至於整個社會,他所看到的、聽到的不是單一的資訊,當然他收集的資訊就非常多,什麼好的、壞的,要了解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甚至所謂善與惡怎麼樣顯現?如何在善與惡裡顯現它的"不",“善有其不善、惡有其不惡”,這都是一些知識經驗,不叫做佛法。

可是佛陀說的道理是不是佛法呢?還是知識經驗,並不是佛法,那怎樣才是佛法?一定要在現實的世間裡,於人所處的任何環境、任何時節因緣,在發生問題的時候,真正去面對、認識問題、了解問題,從中發現得到饒益的,屬於好的一面,如果有傷害性的當然是不好的,但是這還是分別,那要到什麼情況才是佛法呢?要從相對中進一步去認識、去了解,而能突破,使原來不好的轉變為好的,原來是好的還要更好,那就有了佛法的樣子,但還不是完整的佛法;完整的佛法在哪裡?是突破相對之後,得到的結果是絕對的,就好像講涅槃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它還不是究竟的,真正的涅槃是"究竟涅槃"。常說佛入滅,那是什麼意思?梵文的"般摩涅槃那",意思是進入到究竟的涅槃境界才叫做"佛入涅槃";一般說的進入到有餘涅槃就不容易了,還要進入到無餘涅槃更不容易!但是從中可以發現佛性的顯現,可以發現你的本來面目,或者說:你本來是佛,究竟是什麼樣子?有餘涅槃就有它的樣子,無餘涅槃也有它的樣子,一旦真正進入到究竟涅槃之後,什麼樣子都沒有了,還有樣子都不是究竟!

若說能顯現佛性,假使佛性就是覺悟的意思,你不能說:「啊!我悟到什麼,然後佛性就顯現了!」好像已經達到了大徹大悟,佛性就顯現了,不是這麼說!如以涅槃做為一個認識的話,就比較容易了解。通常很多自以為是,以為達到什麼果位了,什麼果位?那就是從來不認識自己,真正認識了自己,就已經不在意什麼果位了!譬如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字的認識,剛開始是一個字、一個字去認,要慢慢去組合,一步步形成,真正等到那一天能夠運用自如了,就無所謂“這個字是什麼字?”因為他已經真正懂得中文了!還有作家會寫文章,會出書的,並不一定懂得中文,那什麼才叫做真正懂得中文?必須能隨心所欲,能達到這種境界才談得上懂得中文。譬如你懂得外文,那還要看是什麼文字呢?美語跟英語就有差別,何況還有法語、德語、日語種種語言,至於“懂得”,那要具備什麼條件?假使懂得英文,能看、能寫,還要能夠翻譯,這種翻譯是什麼?假使是英國人,當然會看、會讀、也會寫,那翻譯什麼?就要看你翻譯什麼時候的環境,需要怎麼去表現。

其實中文也是如此,任何語言、任何文字要達到隨心所欲,才談得上真正懂得,否則就是一般說的,我本來就有佛性、我本來就是佛,現在只是因為被一些業掩蓋了,這一生很快業就消了,除此還有的呢?會認為:「唉,我的業障太重了!根本沒有機會成佛。」這都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分別,因為過去的誰也不知道,一旦真正具備了知道的條件,就肯定可以隨心所欲了,如果還有問題、還有相對,還是沒有真正的具備了條件,或者說不是真正懂得。

《圓覺經》這一部經的重點,處處告訴你要怎樣達到圓滿的覺悟,那不是一個感受、體會或者發現一些什麼,那只是點點滴滴,就像衣服穿髒了,把它清洗乾淨一樣,要用清潔劑慢慢去搓、慢慢去揉,然後用清水去清洗。不能說衣服髒了倒點清潔劑上去,衣服就乾淨了,不可能!還要下多少功夫才真正使衣服的恢復原來的本來面目!何況人無始以來所作的業那麼多,佛性究竟被掩蓋到什麼程度?強調本來是佛有什麼用?就像你今天當總統,能不能說我本來就是總統?從世間法裡面去認識、了解,所顯現的還只是在世間法,最多了不起到達聖賢的境界,不可能成為佛菩薩的境界,因為要能夠把原有的問題完全化解,也只是菩薩的境界,要連問題都沒有了才是佛的境界,這就是這一段談佛性,或者說本來就是佛的問題,看起來幾句話很簡單,真正說你能不能把握道理方法?於世間沒有一些基本的認知,以及怎樣從相對中去突破,顯現出絕對,即使顯現了絕對,最多也只是無餘涅槃,還不是究竟!因為還有一個絕對的存在,這種絕對的存在只是把原來的一個有餘,經過突破以後顯現的一個絕對的現象而已。

所以究竟涅槃真正的意涵,最簡單的字就叫“寂靜”,不是講清淨的淨,是講冷靜的靜,“寂”是因為原來鬧,有混亂所以須讓混亂能沈寂下來。真正的靜等於說:不是因為動而顯靜,就好像黑這個顏色,真正黑的顏色是看不見的,你能看得見黑的顏色,那是一個很多顏色的綜合體而已。當然講到任何問題都會涉及到很多知識經驗,總之,佛性要顯現,千萬不要在佛性上去做文章,本來是佛不要強調自己就是佛,而是要在現實的世間裡去認識、去了解,慢慢修養,久而久之佛性就能顯現,本來面目就能顯現,這一段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