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十九集(下)

再看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善有其不善,這不善並不肯定就是惡。同樣的,惡也有其不惡,惡也不肯定都是惡或不惡,所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有一種感受: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很聽話!那是孩子小時候還沒有思考與分辨的能力,父母怎麼講他就怎麼做,當然是完全的接受,但是慢慢的成長了,會接受外面的資訊,無形中增加很多知識經驗,因而有一種自我的意識,自我的分別;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但是往往做父母的面對兒女,就忘了原來自己也是這麼慢慢走過來的;甚至有的還會提出很多強有力的理由,認為:我過去不好,所以現在希望我的兒女更好!其實這不是正當的理由,過去不好所以希望兒女更好,如果過去好呢?是不是希望你的兒女更好?其中又會發生一個什麼問題?原來還是父母的一種分別與取捨,就變成一個好、一個不好,永遠在好與不好上打轉;認定好的就是正面的,你就取;不好的是負面的,你就捨。

其實,取能得到什麼?捨又捨棄了什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於生理的變化、於知識經驗的變化、於智慧開展的速度,經常在那裡變,你硬要把他擺在一個模式上,認為孩子小的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長大了就變了;其實並不是變了,而是他原來是什麼都不知道,慢慢成長才知道了一些,長得愈大知道的就愈多,人的自我意識本來就這麼形成的;做父母的如果能用佛法的方式去看,就會發現自己是這麼走過來,難道兒女就不一樣嗎?當然做父母期望高,希望兒女不一樣,但是會造成什麼問題?譬如父親做醫生,就希望兒女也要是醫生,如果兒女對學醫沒有興趣,這父親就會拿自己的自我意識去強迫兒女;有沒有想過兒女該選擇學什麼?你有興趣並不一定兒女都有興趣;何況即使有興趣,還要具備很多條件。譬如想學外科手術,如果一看到血就害怕,甚至會暈過去,你還一定要他學醫嗎?

所以不管怎麼樣,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不只是父母、子女相互之間的問題,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是如此,也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都有問題,而有問題是關係到事物,所以人與事只要發生這種因果關係、因緣的法的現象,表現出來就會有問題。可見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會造成缺失、造成傷害,才需要佛法幫助我們進一步去認識,深入的去了解,而且還能從中去發現什麼。世間的相對法,如果不能顯現出"不"字的修養,則對法的觀念就很難建立,就會變成世間法不好,佛法最好;“不好”與“好”不就是相對嗎?如果佛法跟世間法一樣也成了相對法,那就完全錯了!

 

佛法是出離之法,出離就是突破的意思,出離什麼?出離世間的相對,從相對中去認識、去了解,從認識與了解世間的,再運用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去深入的認識、了解,那就不一樣了!不一樣的原因就是多了一個"不"字。如果能從問題中顯現那個"不"字,學佛就已經有了一些修養;如果連一個"不"字都顯現不出來,表示最後還是在相對法裡打轉,只是用你的方式去表現,那還是正與負的取捨、善與惡的分別,如此而已,這是講面對“法”,要怎樣建立觀念?當然,建立觀念容易,要運用佛陀說的道理方法,能去化解世間的問題,還要從相對中間去認識,去突破,的確不容易!其實只要有心,願意去學習、修養,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現在再進一步的認識“不”,因為相對法是世間必然的現象,要從中顯現出“不‘來,需要修養,這種修養是從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慢慢修養而成;所以

“不”,是一種修養完成的功夫。到寺院去,經常一進門就會看到“不二門”,那個"不"跟我現在講的“不”有沒有差別呢?其實沒有差別,是相同的內涵。說到“不二法門”,談到“二”就不是指單一的,就已有了一個相對的,或者另外的一個;即使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差別。

 

講不二法門,究竟"不"字的重點怎麼去認識?其實"二法門"是講世間法,因為世間法不是一個單一的一,都是以二,甚至於三、四……去看問題,怎麼說?就是剛剛講的相對的問題;而佛法怎樣講“不二法門”?基於世間法是二分法,甚至於三分法,當你進到這個門,看到不二法門,如果只在“不二法門”做絕對的認知,認為“不二法門”就是沒有第二個,就像是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指天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變成文字上的認識,並沒有把握它究竟說的是什麼!

不二法門並不是否定世間的,而是要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而展現“不”的修養。就像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家都以為釋迦牟尼佛很貢高我慢,天上天下,唯他一個獨尊,就變成這種解釋;其實,釋迦牟尼佛講的那個“我”是人人或者說是眾生的我,因為人人都有一個我,如果不能把握那個我,只是認為“自我”──唯我獨尊的話,當然問題就多了。想想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到唯自己獨尊?其實沒有這種環境,也沒有時間、空間,更沒有機會;人只要活著就有自己的一個我,也常常忘了別人的那個我,其實講不二法門,講世間法,所謂二分法,就是說我們常用自己的那個“我”來分別是非、對錯、好壞,竟忘了對方也有一個我。我常舉一個例子,講眼睛是根,眼睛看到的是塵,假使看著別人的眼睛,你能不能否定他的眼睛也是根呢?不錯,依眼睛的能力所見到的,都是屬於色塵,如果只是強調天底下“唯我獨尊”的那個我,等於沒有第二人了!

難道可以否定別人的我嗎?否定不了的!同樣的,站在對方的眼睛看你的眼睛,他就變成根,你也變成塵了。所以我們常常把人的問題擺在某一方面,即使有兩種不同的,也只是做一個取捨而已;其實取捨的本身還是二分法,有取、有捨不是二分法嗎?最多只是我剛說的,取正面的。絕多數的人當然認為正面是好的,如果負面的都是不好,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去取惡?所以不二法門,這“不”不是自我的絕對認識,是依於前面說的道理方法而顯現的。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與世間的道理方法都叫方法,但是世間的道理方法會造成問題,佛陀的道理方法卻可以化解問題。

有一個這麼的笑話,譬如看到人家在看你,也許你會說:「你看我幹什麼?」那個人會回答:「你沒有看我,怎麼知道我在看你?」不要以為這個話不講道理,也就是說你的眼睛是根,難道人家的眼睛就不是根嗎?你的眼睛有看的能力,難道人家的眼睛就沒有看的能力嗎?在這當中,可以發現世間法中能顯現佛法,「你看我幹什麼?」「你不看我,怎麼知道我看你?」如果回答:「我看你一下有什麼關係?又不會少掉一塊肉!」聽起來這都是很平常的話,如果從中去思考,有沒有佛法的存在?畢竟它不是一個取或捨的問題,佛法的大前提是「不要造成傷害」,同樣的講到一個人的“我”,眼睛本來的能力就是看,如果一定要否定別人也有看的能力,其實那是強調自己,否定別人!

基於這種道理,可以發現眼睛本來就是用來看的,它具備的能力就是如此,但是也不要忘了你自己的眼睛如此,別人的眼睛也是如此,這是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其實"不"字,絕不只是簡單的分別,認為“不”就是否定或者怎麼樣?“不”是從修養而來,那就看平常在世間法裡,究竟認識了多少?了解了多少?有沒有發現過、體會過、感受過什麼?所以佛法就在世間法中,就是從世間法裡慢慢去體會、慢慢去感受、發現,只是那還不完整,不完整就是不究竟,為什麼佛法中的成就者,例如緣覺乘,不一定依於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才能成就,他是在世間法裡去體會、去感受、去發現,久而久之就能夠成就緣覺這果位;只不過他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圓滿的成就,因為他不究竟!其實不只是緣覺不究竟,聲聞也不究竟,即使是菩薩,在八地以前也是不究竟,就像四禪八定進入到“五定”也是不究竟。

再看有餘、無餘涅槃還是不究竟,從這裡就會發現"不"字,是不是經過修養而來的?所以法的觀念,不只是面對佛法,也要面對世間法,那是必然的!學習佛法才是修養,因此「信佛、要學佛、才能成佛」!如果面對佛法,把世間法放在一邊,這個佛法沒有用!就等於藥舖裡有藥,從來沒有人生病的話,藥有什麼用啊?醫生也是如此,若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其實這裡不是用這種分別去計較、去執著,而是從中顯現它的“不”,為什麼?因為要醫生一定有病人;為什麼要有藥?一定有病需要藥來治療,這才叫做化解問題。沒有問題,佛法的確沒有用,如果不能把握這原則,一味的叫人去學佛,把自己的身口意,所謂的自我全部都放在佛法裡,而排斥、遠離、逃避世間法,那學佛有什麼用?用不上嘛!等於藥舖裡面有藥,但卻沒有生病的人,等於醫院裡有醫生卻沒有病人一樣的道理。

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不可以否定世間法,還是得從中認識、了解,看看能否體會、感受或者發現一些什麼?但是它的境界不究竟!佛法是可以提昇、增上,使它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也就是佛法是化解問題的,因為世間法有缺失、有問題。這是基本的觀念,於法就要用這種方式去作認識,這一節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