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 第16集(上)

    這一段經文重點是在“圓覺淨性,現於身心”,所涉及的是對“自我”怎樣從入門的一些基本認識,而後進入到怎樣去調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1期2013年9月刊

經文: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

這一段經文重點是在“圓覺淨性,現於身心”,所涉及的是對“自我”怎樣從入門的一些基本認識,而後進入到怎樣去調理?可是這種調理先要把握,調理什麼?其實就好像講明珠一樣,明珠的本身是清淨的,之所以不清淨並不是明珠本身有什麼東西,而是被外面的塵垢污染了。現在談的圓覺淨性,假使把圓覺當成明珠,就很容易了解,但這還只是文字上的認識,

如果用最明白的說法:

圓覺、明珠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本來面目;譬如有一些公案會問:“誰是你的本來面目”?或“父母未生以前,誰是你的本來面目”?這種種的言語都是在問那個“我”;“我”怎麼形成的?“我”為什麼有無明煩惱?“我”為什麼會有智慧?“我”為什麼可以善、可以惡?也可以好、可以壞?這些種種相對的現象,好像都是外面的色塵緣境、污染所引起,是外面的色塵緣境來使我污染的,這個我本身沒有問題,不是這麼解釋!因為人的世界本來就有色塵緣境的存在,無法離開,我們常住的環境就是如此,所以這個我如果跟色塵緣境打交道,就會產生有所謂的污垢、清淨的差別,那如果不跟色塵緣境打交道可以嗎?也不可能,因為人活在這世界上,那個“我”總是要跟外在的色塵、緣境發生問題,所以說,一個誘因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或者壞,而是那個“我”因分別而計較而執著,前面講了很多的基本道理,如果已融會貫通的話,就很容易了解這個我跟色塵緣境的關係。

現在要探討的是為什麼要談圓覺清淨的問題,因為達到圓滿覺悟的結果,一定是絕對清淨的,可是為什麼“我”不能圓滿覺悟、不能清淨?事實上就是關係到與色塵緣境相互之間所產生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上的問題,為什麼後面要說“現於身心”呢?

  其實色塵緣境不一定都是所謂的業因,其中也有道,問題是如果隨著色塵緣境而造業,當然這個圓覺清淨的問題就不存在,所謂的不存在是沒有了呢?也不是!就好像明珠一樣被色塵緣境污染了、掩蓋了,從中可以發現,“圓覺”說它是明珠或者說是本來面目,甚至說是佛性都可以,這只是名字相上有所差異而已,事實上,境界、內涵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發現圓覺清淨是顯現於身心,所以我們要把握從"我"上面著手,這就是一個入佛知見,或者說是學佛起步所必須從事的一個工作或修養。

  現在來看,說“圓覺”它就是明珠、本來面目,或者說是佛性,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難道以清淨來說是什麼都沒有嗎?清淨又說什麼呢?要了解,圓覺是一種現象,可是這種現象是,從業顯現道之後會有各種不同的圓覺現象,也可以這麼說,圓覺是有差別的,圓覺的差別怎麼去把握?舉個例子,往常介紹佛法我都會拿出來講,因為這個例子最容易讓人了解,“圓覺”這個圓是一個整體的圓;而圓,除了整體的圓,還有平面的圓及其他大小的圓,不能說那些圓就不叫圓,不過圓覺的圓是綜合那些大小、平面而完成的一個整體的圓,就可以發現,圓覺的形成還是從大大小小的圓裡慢慢慢慢完成的,不是一下子就覺悟到什麼,就開悟了、成道了。

  譬如一個圓圓的西瓜,拿刀來切成一片一片,這一片一片不管你從那裡下刀,都有不同大小平面的圓,從這些不同大小平面的圓來看,原來是從一個圓圓的整顆的西瓜切開來,所以看到的比較容易了解,比較難以了解的是:這整體的圓的完成,是來自大小不同平面的圓的話,由這開始而到達一個整體的圓反而不容易了解,為什麼?以某些言語就知道,譬如,遇著小的善行,我們並不太願意去做,可是小的惡行呢?反而不在意,為什麼?認為一點點小善有什麼用,一點點小惡又有什麼關係?

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從推理來看,小小的惡如果累積起來就變成大惡,小小的善累積起來也可以成為大善。一個整體的圓的西瓜,慢慢切開來看好像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可是要從小慢慢往大到整體的圓,反而感覺不可思議,事實上,它的道理是相同的,只是表現的方法不同,也就是我們說的行小善、行小惡,好像小善做不做都沒有什麼了不起,小惡卻認為無所謂;結果小善也沒有成為大善的機會,小惡一直不斷,當然大惡必然形成!談整體的圓,為什麼要談善與惡?這就關係到“覺”的問題。因為一個整體的圓只是一個現象,它一定要有內涵,如果說小惡慢慢累積成為大惡,也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可是不是圓,因為惡的本身就是缺點、傷害;其實小的善累積起來成為大善也不是圓覺的圓,因為只是有圓的樣子,並沒有圓的內涵,怎麼說?學佛不就是要去惡向善嗎?  因為善、惡兩者都是造作以後成為的業因,有其業因必須要承受業果,惡要受苦報,善會受樂報,同樣要受感報,而真正圓覺的內容必須是"清淨"。而即使是善也是不清淨的,不是只有惡不清淨,善與惡是同樣要受感報的一些業因,基於這種道理去看一個整體的圓,它必須要有內涵,內涵是覺的零缺點,所以所謂的真面目應該是清淨的!有惡,當然不清淨,有善,還是不清淨;理由就在乎善與惡同樣要受果報,因為善還是一種業,仍須仍在六道裡承受果報的一種內涵。

所以談圓覺不要忘了“清淨”!談整體的圓,不要一下子就完成一個整體的圓,因為整體的圓絕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它是來自大大小小、許多不同的圓而組成的。為什麼要這麼看?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大小的圓,如果是從一個整體的圓,分解開來,都是一些平面、有缺失的平面的圓,在某一方面看是圓,可是換一個方位就不是一個圓了,可見它有缺失。只是這所謂的缺失差異在哪裡?很簡單!小的圓有小的缺失,大的圓同樣有其缺失;在這裡我要強調,不能說小的圓有小缺失,大的圓有大缺失,不可以這麼講,因為就這一個圓的本身而言,我們說缺失其實是看平面,不是看圓相,但事實上我們現在談的是圓相。

以圓相來說,小的圓我們看到的缺失就比較少,其實大的圓並不是缺失多,而是同樣有缺失,只不過缺失的本身,如果以整體的圓分解之後去看,都叫做平面,這平面並不一定叫缺失,而是以“圓”來說,是講這個圓的內涵完不完整的缺失。所以以平面而言,不能說就是缺失,但是以大圓、小圓,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實都有其缺失,也就是說大的有缺失,小的也有缺失。現在看到一個整體的圓,切開之後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圓,從一個小的圓來看,這一片片的平面的圓,又怎麼組成一個小的圓?如果以現代的語言來說,應該是許許多多的點與線組合而成,這小的、平面的圓又需要多少點與線才能完成?假設以“覺”來說,圓滿的覺是已經覺到了零缺點,還有大、小各種不同的覺,可見一個覺並不代表就是一個什麼樣的圓!以覺有大小圓來看,有大的覺悟、小的覺悟,假使這麼分別的話,小的覺完成的是一個小的平面的圓,也只是原來整體的圓裡面那麼一小塊而已,又需要多少的點與線組合完成?

如果以悟來說,就是那一個點、一個點的組合,所完成為一個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覺悟。可以發現趙州和尚大悟三次,小悟無數,心裡仍有事還在外面行腳參學。可見大悟三次,只是悟,並不是大覺。可以發現如果說悟是一個體會、感受與發現的話,需要多少的悟才能組成為一個小覺?同樣一個大覺,需要多少的悟才能組成?依於這種推理,可以發現,一個“圓”不只是談它一個現象而已,必須要有它的內涵。業也是如此,談業只是個概念,少了內涵就不可能成為業,同樣的以覺道來講,必須要有其道才能有覺;所以要把一個整體的圓切開來看,很容易了解,就是這麼一塊一塊的組合成圓,但是當未切開沒有看到圓覺的整體的圓之前,我們人很難去理解整體的圓是什麼樣子?才有所謂的“不可說"、"不可思議",為什麼?一個小的圓,不同大小的圓,要做到什麼程度?把所有不同大小的“圓”──即所謂覺悟的修養,慢慢累積起來完成一個整體的圓,就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而現在的修行人毛病的確不少,很多修行人都是體會、感覺或發現了一些什麼!就認為自己開悟了,就以為覺了。

要了解,在經典上綜合來看“覺”,從一個本覺到始覺、相似覺、等覺、以至到圓覺,層次的差別非常大。覺,有那麼大的差別,那悟呢?只不過是多少的悟完成一個覺而已,而且覺又分別大小,由一個整體的圓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是一個覺的話,大片的成為大覺,小片的成為小覺,你要多少悟才能完成一個小覺?在某一個範圍之內,需要多少大大小小的體會、感受或者發現,才能完成?假使以煩惱來說,煩惱是一個概念,要知道煩惱什麼?如果一個煩惱能從中顯現菩提,把這個煩惱化解掉,菩提才算是完成。其實菩提只不過是一種體會,一種感受,只是某一種覺之後的發明,如果一定要分別覺與悟的關係,只不過是一種悟的境界而已,不是一個覺的完成。

所以談圓覺不是否定那些體會、感受與發現,那些都是道的顯現。從點點滴滴,慢慢累積起來,達到一個整體的圓,這裡的覺就是所謂的妙覺或者稱之為圓覺。但是不要忘了這個覺所完成的整體的圓,內涵是清淨的!否則即使把許許多多的善累積起來,只能完成一個整體的善或大的善,但它是不清淨的;因為善要受福報,要去受樂的果報,還是在六道中間轉。真正整體的圓的覺是零缺點,是清淨的!既然清淨了就沒有業的存在,同時連道也多餘。它究竟是什麼?就是佛性!佛性完完整整的顯現出來了。但是這種現象是怎麼形成的?那就要了解後面會講到的“顯現於我們的身心”。這個身心就是前面講的,我們色身的根本以及其主宰──這個色身的一個主人,合起來就是那個“我”。我們說圓覺清淨顯現於一個我,其實業的造作也來自一個我,同樣都可以完成某一種大的或者整體的現象,可是這內容一定要分別,是業當然不好,如果是道,應該是不錯!但是不究竟,為什麼?因為還有道的存在還是不清淨。

有了這些概念了,進一步來看圓覺,我們要求清淨當然很容易,只要業顯現的時候不為業所轉,不就清淨了嗎?我不就做得了主?看起來很容易,事實上依下面的經文所說的內涵全部去做一個了解的話,就知道,我們還得要慢慢的從一個根本,慢慢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發展到圓覺怎麼去形成?而且這種圓覺是清淨的,就不容易了!當然所謂的不容易是說需要時間、空間,進一步慢慢深入的認識、深入的去修行,同樣可以達到目的。這是依文字上的一些概念的認識,還是要把圓覺再做一些分析,因為圓覺始終還是一種概念,很難理解,所以我剛剛說真正的圓覺是不可思議、不可說的,若沒有到達那種境界,的確即使說出來,你也不知道他說什麼?

事實上是不是完全不可以說?就看說的人本身的修養,有沒有到達這種境界?如果到達這種境界同樣可以說,所謂的“不可說”是什麼?是依於個人具備的修養、條件,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就“不可說”了!因為不是依於個人的能力條件就能說的,所謂“不可思議”也是如此,是依於你具備的修養條件,看境界到什麼程度?能說多少或表現多少?如果還沒有到達那種程度,一定是勉強去說,的確,就像吃飯喊說要營養,什麼營養?吃下去了即使有營養,其實問題大得很,你的消化系統能不能吸收?吸收之後是不是使你各部位所需要的營養剛好到達適度的境界?否則營養超過了會生病,不夠也會生病,只要還會生病就是不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