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夢求己

    雲師曾教過我們無數的「一」,並非要我們鑽研他舉的那些「一」,而是希望我們能從他的啓發中,發現無數和「自我」相關的「一」,也就是「依一反三」才能化為己用之意。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讀「緣生的種類」與「說夢(上)」的反思 

                                        作者: 痴子

實境人生如夢幻,夢境如實顯真情。

醒時殺賊心降伏,眠裡主宰功未竟。

佛誡行者夢裡察,夢中犯錯醒時改。

醒時勤修息煩惱,夢境無妄乃至人。

    雲師曾教過我們無數的「一」,並非要我們鑽研他舉的那些「一」,而是希望我們能從他的啓發中,發現無數和「自我」相關的「一」,也就是「依一反三」才能化為己用之意。考試時,把老師教的全答出來,得了滿分,那只是反映「老師的智慧」(臺灣的教育模式);如果答的是「依一反三」的心得,得了滿分,那才是表現「自己的智慧」(美國的教育模式)。於是「知一反三」成為我學佛的基本準則。

 止觀不離思惟,思惟不離邏輯;能否獲得饒益則取決於邏輯是否正確。

有人說:「正確判斷來自經驗,然而多數經驗卻來自錯誤判斷。」雲師把他近百年的經驗歸納成學佛的要領和捷徑(如「五蘊調理」),可以節省我們許多因摸索犯錯而浪費的時間。他教我們拓展新思路的方法在於「探討為什麼」、「發現新問題」,以及「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一般閱讀時,文義本身不是大問題,只要「吸收」和自己契機的,就能增長自己的知識經驗庫,但那仍是「作者的智慧」。如果從文中得到啓發,發現了自己知見上的新問題,則可引發新的思惟,拓展「自己的智慧」。 

 在《千佛山雜誌278期》讀到一篇〈緣生的種類〉(作者:潛),其文深入淺出,內容豐富,令人激賞,自不在話下。引起我新思惟的一句話卻是「除非無緣無故生氣,如一般人所說的神經病,那是個不正常的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個「正常人」的生活生命,在《金剛經》中稱為「夢幻」;在《圓覺經》中稱作「妄想境」。至於「神經病者」,在「正常人」眼中的「無緣無故生氣」,其實也是因、緣具足的,只是我們看不見;因為那些因與緣並未在我們的「實境」中顯現,而是產生在他腦海的「妄想境」中,可說是介於「正常人」的實境和夢境之間,或可說是另成一格。

癡人在同期的〈說夢(上)〉一文中,把「夢」作了詳細的觀察與剖析,其中也有「人生如夢」一節;從這個角度探討,不論「正常人」的實境或夢境,或「神經病者」的妄想境,都脫離不了《圓覺經》所說的「住妄想境」。既然如此,探討實境與夢境還能有何饒益呢?

  學佛的路上,數年來我一直按部就班地進行「千佛山止觀」與「家風的懺悔」,真實受用,不瞞各位,在「實境」中建立「想行間隔」所需的時間已經可以愈來愈短,可是在「夢境」中卻依然故我,做不了主,完全沒有「需要建立間隔」的警覺,這是何故?不禁納悶!我再依據潛和癡人兩位作者所提,分析研究這「一」個新問題,發現實境中的「我」仍在努力「殺賊」,努力「降伏其心」,其實是有意識的試圖主宰心王。換句話說,就是「刻意」經營,而非自然流露。  

一旦進入夢境,防護皆卸,所以免不了的依舊是烽煙四起,盜賊遍野,誰是「我」心王的主宰?夢境中的「我」透露的是潛意識中的「我」,是否就是「真實的」失控中的「我」?佛曾說,修行人如果在夢中犯錯,只要醒後能改,就不算犯錯。依此觀之,從夢境中自我的表現,可用以省察自己在實境中修行所達到的程度以及實質。

止觀「依夢求己」的結論是:實境中自以為是的「成就」,在夢境中原形畢露,反映出「我」尚未建立「真實」的修養,仍需依「似幻實真」的夢境表現,不斷懺悔並自我惕厲!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努力「降伏內賊」,進入夢中卻仍會「失控」的現象,表示所行的「降伏」尚屬刻意求工,還不是自心真如的流露。雲師說,要達到這種修養的境界,才能表現出《圓覺經》所說的「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註:息同熄;辯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