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25-心不相應行法(六)

    舉例來說,一個人一心念佛,表面來看,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什麼菩薩的名號,好像是定型不變的行為,但為什麼還有差異?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繼續談唯識法相,現在還是談百法裡的心不相應行法。前已談“無常和流變”,緊接著來看“無常與流變”會產生的“定跟異”的現象。“定”是一個肯定,“異”是一種差異,為什麼非要把“定、異”放在一起,不是很矛盾嗎?其實“定”如果說是不變的話,其中還是有所差異,這麼去認識一個名相,就會瞭解,為什麼既說肯定如此而還有其差異?譬如一個人的個性溫和,能包容別人、很有耐性,也不容易暴躁,或千變萬化等不會有這種現象的話,其實還是有其差異,譬如耐性,可能要看他對什麼事而定,不可能對任何事都具有耐性。

舉例來說,一個人一心念佛,表面來看,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什麼菩薩的名號,好像是定型不變的行為,但為什麼還有差異?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當然需要持名念佛,而且對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的一切都要很瞭解。所以同樣是念佛,當中還是會有所差異,譬如對阿彌陀佛瞭解的深淺,如果只念佛而根本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甚至人家問,還回答說「我怎麼知道!」所以,雖然看起來都是在念佛,但其實仍有差異。

再看全家人在一桌吃飯,相同的飯、菜,好像是一個定的樣子,那為什麼有差異性?即使同樣的飯量與菜量,還是有差異,為什麼?因為吸收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的消化系統,而消化系統每個人絕不一樣,當然其中還是有差異!譬如我過去曾經有一位同事,只要人家講什麼東西最營養,他就會不顧一切的要得到這份營養品,得到了之後就去吃。以前的環境普遍都不好,牛奶沖雞蛋就被認為是很營養,當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在早晨,在牛奶裡加上一個雞蛋,用這種方式補充營養。這位同事也照常如此吃,但就是奇怪!人家吃了好好的,他吃了就拉肚子,那不是產生差異嗎?同樣是喝一杯牛奶加一個蛋?於他本身,有可能補充營養不足,也可能營養太多,但有的人卻恰到好處,可見其中還是有差異!

所以定異的本身,是告訴你在一個前提之下,不要認定了就是如此,其中還會有差異。譬如同樣是燈,或稱作電燈,或稱作日光燈,而同樣是日光燈,有的是冷光、有的是熱光,還是有所差異。可見人隨便想到什麼,在一個前提之下,絕不會都一樣,其中都存在著差異;這說明了學佛要想求解脫,想了生脫死,在前提之下都會強調說“我學佛”、“我皈依了三寶”,就是一個學佛的人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概念上大體都一樣,可是為什麼有的人學佛愈來愈快樂、愈來愈自在,有的人卻反而煩惱更多?

還有的感覺「學佛的確很好,可是……」,就有一個“可是”的產生,就是因為之間有差異,總會涉及到某一些問題。所以在一個前提之下,千萬不要認定就是如此!好像講“毀謗”,“毀”是傷害,“謗”是不實在,以不實在的方式造成傷害就是毀謗!究竟在毀謗的前提之下,是不是就完成了每一個人都會生氣、憤怒的行為?如果深入毀謗的法,在“毀謗”的前提之下還是有所差異。可能有人罵人不帶刺,既然是罵人為什麼說不帶刺呢?不就是罵人嗎?但是有人講話不會那麼露骨,事實上他還是在罵人。毀謗也是如此,深入它的法中會發現其中的差異;所以為什麼有人一輩子不斷受到莫名其妙的傷害,還是好好的過日子,只求個心安理得,那不就是一種差異?看看最近的社會新聞,發生一些倫常的問題,昨天的新聞還播報一個做孫子的,吸毒沒有錢買毒品就找祖母要錢,祖母不給,祖孫兩個吵起來;祖母只罵他幾句,當然也想打他,居然這個孫子把祖母打得遍體鱗傷,最後由孫子的父親,就是祖母的兒子帶到醫院去驗傷。從倫常上來看,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只能說這個孫子,如果哪一天做了父親或祖父,會不會也有同樣的事發生?如果以後他的孫子有同樣的行為,他會不會跟他現在的祖母一樣或者不一樣?其實這都很難去把握的!為什麼?人命就是如此!因此有時候在任何一個大前提下,千萬不要用自我意識認定事實就是如此!

看經典常常會發現,譬如以禪定的定來講,它就有各種不同的定,既然是定不都一樣嗎?但是還是有所差異,可見在相同的“定”的修養前提下,修學的人還是會產生差異,因為每個人的根基、所下的工夫不同。

再介紹一個名相“相應”,本主題是“心不相應行法”,那為什麼還要談相應?以名相來說,“相應”不需要解釋都很容易瞭解,但是如果把“相應”擺在心不相應行法中,就會產生錯覺,好像很矛盾!明明心不相應行,為何還有相應法的表現?

先從一些現象來看,我們談因果關係,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就是一種相應。但是為什麼要把“相應”列在心不相應行法中?舉一個例子:譬如現在有些果農本身做很多技術的改良,有所謂的接枝法,就是一棵蘋果樹接梨的枝,於蘋果樹本身還是結蘋果,但是接枝的這個梨的枝,結的還是梨,照理應該是不相應,怎麼說相應呢?那是於本質的相應,如果蘋果樹接枝的是梨,生出來的梨的味道就有蘋果的味道,其實各種接枝的方法都是如此,本體上沒有變,但是它的本質改變了。

以人來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什麼因”這是一個緣起完成一個種子,種子就具足了它的因,最後得到相應於因的果,叫做相應,那為什麼屬於心不相應行?再舉一例:譬如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交往與學習,自然會造成影響,以自己去相應於你相處的對象。不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就說明了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當然不要看這些不正常的現象,就以正常性的來看,譬如在學校唸書,專業老師教你專業的知識,肯定所接受的知識教育是相應的,那為什麼說在這一個大前提之下是“心不相應行”的法?這就是於法上的認知。

比如很多人在學校學的是某科系,畢業之後在社會上做事,可能跟他原來所學的完全不相應,但是於原來的,於因果的關係來講,是肯定相應的。那是不是過去所學的沒有機會顯現,而跟現在所做的完全不相應?還是有相應的機會!就是當涉及某一些知識經驗或某一些環境時,可見一個人具有不同的知識經驗、不同的專業,卻不一定做相同的事,這是講心不相應行,於法是這麼說;事實上,還是有相應的機會,如果從事相同於專長的工作。

例如過去我在軍隊是學通訊、無線電,恢復本來面目後是個出家人,當然跟這一方面應該不發生任何關係才對,但是因為時代的變遷,所謂媒體傳播於現代弘法有其效用性,所以我組織了廣播電台,做無線電的運用,原來所學的就相應於廣播電台的工作。但是以我的身分而言,於心還是不相應行,因為只是工作實務上的相應,它不是出家人弘法利生的工作。事實上在行為上看起來心不相應行,但又為什麼相應?因為在廣播電台同樣也可以弘法利生,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就知道為什麼心不相應行法中,還有相應的問題。

當然其中還涉及到業與道的關係,譬如人是因業力而來成為人,是已經成為人才可以這麼講,絕不能說因為我的業裡都是人,所以我成為人。如果用這種方式,看起來是相應,以現在成為人而言雖然是相應,但於業的法相道理的了別而言,卻是於心不相應行,為什麼?因為業裡還有太多不同的業,除了說業相應,不要忘了如這個人與佛有緣,為什麼會相應?是因為業裡面還有菩提種子,剛好依於時節因緣而相應,但是形成相應也有不一定。在大前提上於心是相應行,但還是不相應行,因為出家、在家都叫做學佛,於身分來講就有在家、出家的分別。如果以學佛來講那相不相應?所謂佛法各家各派八萬四千法門,是有相應的,但那還是在一個大前提之下,而於心還是不相應行!為什麼?就我所知道的,有的人念阿彌陀佛念得很順,有的一念阿彌陀佛就覺得怪怪的,如果教他念觀世音菩薩,他念得很舒服,你能夠說念阿彌陀佛跟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就不相應了?不是!只不過告訴你,有人念阿彌陀佛順,表示相應,但是並不代表除了念阿彌陀佛,相應於阿彌陀佛之外他就什麼都不要做了!因為於心是講那個“我”。

所謂相應的行為,在一個大前提之下來看相應,八萬四千法門、十大學派,只能說你相應於那一個,可是並不代表其他的都完全不相應!因為以整個來講,或許裡面也有相應的,但絕不是八萬四千法門你都相應,可以統統去修,最後造成的還是不相應行。我曾經講過一個故事,現在台灣常常強調禪淨雙修,而且說這是永明延壽禪師提出來的最可靠的方法,問題是你是上午念佛?還是下午修禪?或是上午修禪,下午念佛?對方回答說「不一定!有時上午念佛,有時上午修禪。」這本身就亂了!學佛是講究要有次第,必須是你能把握的。

因為人有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如果就照你的方式去修,假使今天上午你是念佛,剛好今天上午你死了,那是不是就剛好去西方極樂世界?萬一你本來今天上午是在那裡修禪,結果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去不成了!所以禪淨雙修幾乎不可信,原因在於禪是因疑而悟,淨土是肯定絕對的信;那兩種怎麼能放在一起?所以談相應,只是說喜歡,加上具備的條件如此而已,於心還是不相應行,這是我們要特別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