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23-心不相應行法(四)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還是談百法。前面談到人在生活上關係到的一些問題,因而談到名身、句身、文身,下面要談人的生相,就涉及到生的問題、住的問題,除了生、住,還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就是老的問題。先看這三個名相:“生”就是發生,“住”是一種常住存在的現象,譬如我們從生下來住在這世界,住了多久就是一個時間與空間的關係,這叫做“住”;最後是“老”,人當然會衰老。現在一一來解釋分析:“生”,嚴格的去探討,究竟怎樣才叫生?是依於現象或依於作用?還是依於變化的價值來看?其實都包含在內;生不是談單一的一個東西,所以於名相而言叫做生。可是「唯識法相」是先要建立起法相才能談生,那要建立什麼法相?談什麼生?

比方一個幼兒,我們須在幼兒年齡的時間、空間裡,去談他生的法相,就不可能擺在成年人或者少年人、老年人的時間空間裡,因為幼兒的知識經驗以及所處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法相的建立以生而言,自然有其差別,千萬不要說,生就是活著的時候。活著的時候只是個概念,每一個階段其年齡層就有差別,所受的教育層級也有差別,何況身體的健康狀況都有關係;所以單單一個“生”,不要看得那麼單純,尤其除了去看能知的範圍外,還有一些我們不太容易察覺的生的問題。譬如當我們冷靜或激動的時候,或者展現感性、理性的時候,生相都不一樣,其中又涉及到修養、智慧。所以以唯識學看“生”的問題,千萬不要只是擺在“活著就是生”的概念上,還要瞭解活著是談生命或談生活,都有明顯的差別,這關係到生命與生活的問題。

所以談法相,關於生命,有年齡不同的時間的生命;談生活,譬如貧苦的時候、有錢的時候,甚至非常富有的時候;又譬如談一個人的行為,就涉及到所謂的智慧、愚癡的不同,有一句話“度日如年”,那是說“度日”是生活,另外還包含你的生命的存在,還有這種所謂的「日月如梭」,好像生命一剎那怎麼樣了,甚至經典上有「人命在呼吸間」的說法,不都是生嗎?所以唯識學上談“生”,一定先要建立一個法相才能談,你不能只用一個生的概念來談,那就無「法」可說。所以此中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建立法相,那就可以分析了。我一直說唯識學就是一種分析之學,分得很細膩,因為唯識一定要建立在法相上才能談唯識,所以在這裡只要瞭解了這些概念,就可以知道談“生”是多麼複雜。我們曉得“生”就關係到“住”,常常有很多人談到“住相”,就以為是住在那裡,其實“住”本身的變化與作用差別很大,因為住的關係跟生的價值或內容關係很大。

舉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談“住世”他不是四十九年呢!他是住世八十幾年呢!可見這個法相要建立在哪裡?建立在他住世四十九年中專門在弘法上,但是不要忘了這四十九年,是以弘法來說他的法相四十九年,此外難道他就不過別的日子嗎?所以又涉及到不同的法相。中國有句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對一個人而言,至少我們知道他當年的確有值得一談的地方,可是那已過去了,而法相是要談眼前的,不是談過去的,也不是談未來的。所以我們談“住”,一定要知道涉及到因緣,也涉及到因果,其實所有的法相都離不開因緣、因果的問題。再舉一個例子,以我而言,從大陸來台灣,難道說在台灣幾十年就是住相?其實也不是!在這中間我去過大陸,去過其他國家,而每一個環境的住相都不相同,當然“生”也就不同。假使有的人身體一直不好,幾乎都住在醫院裡,那也是一種住相,或者他幾乎都躺在床上,也是一種住相。所以“住”,千萬不要說就是一種存在的現象,雖然沒有錯,“住”是一種存在的現象,但不是包含了所有存在的現象,因為它有時間與空間的差別。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譬如現在在台灣,雖然是秋天了還是那麼熱,如果在澳洲呢?假使有人從澳洲坐飛機回到台灣,說那裡好冷哦!又是下雪、又是冰,你會感覺奇怪!同樣一個地球怎麼差別那麼大?同樣一個地球,以住相而言,整個地球也是個住相,把地球分開來說,每一個地區依於經緯度也好,依於赤道、南北極也好,住相都不一樣,當然涉及到的“生”也就不一樣。

這是我們以“住”而來看生命,其次我們要看生命存在這個世間,難道最後就是“死”嗎?是不是中間還有一個階段叫做“老”?但是我要聲明一下,這個老不是指七老八十那個“老”。這個“老”關係到色身的老,關係到思想、意念的老及情感作用的老,涉及的太多了,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老。我們一般講到老就是牙齒掉了,或者耳朵聽不太清楚了,身體變成矮小了,或者背駝了,走路也不穩了,不是只拿這些現象當老,這只是由生到老中間必然經過的一個老的時段而已;其實“老”是沒有時段的,所謂的“未老先衰”,不也是老嗎?現在還有很多患古怪病症的,年紀輕輕的就顯現一副老態,如果還要談到知識經驗的問題,也都能涉及到老。佛法裡談一些名相,好比:談生、談住、談老,其實我告訴各位,唯識學是要以我現在講的方式來看,如果要談到別的學派,譬如華嚴、法華或者是談禪、講般若,講到其他各家各派的學說,其實它們的說法又有其差異。所以在這裡談的是唯識法相,一切以法相的建立來作了別,它是一個專門的學問,所以我們這只是對名字、對法相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

現在來看“生、住、老”的現象,先要瞭解人活著不管生命也好、生活也好,因為一些原因會衍生出一些煩惱來,其實如果用自我意識都很容易體會,就是我剛剛講的,法相建立應該瞭解它的法在哪裡?也就是說唯識的作用效益性在哪?如果能夠認識、瞭解,最後而能肯定的話,對於唯識就是有所修養,如果只照名字相去解釋,的確會產生「跟我有什麼關係?」的質疑。唯識學分析分得那麼細,在生死上究竟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真正的“法”在哪裡?我經常喜歡舉平常容易了解的例子,很多人不喜歡我舉吃飯的例子,可是不要忘了,一個人不吃飯就完蛋了!所以舉這種例子是每一個人最熟悉的。人為什麼要吃飯?是為了維護生命,那跟生活有什麼關係?一切就看你本身所處的環境具備的條件,生活的型態不一樣,吃的、喝的就不一樣。

假使以這個概念去看生命生相,跟“住”有什麼關係?我們講人生像波浪一樣,有起有伏,有時候會過得好一點,有的時候可能會過得很糟糕,即使同樣還是有錢,但是換了一個不同的環境,有錢可能你買不到東西,同樣也跟一個貧窮的人一樣,這跟“老”有什麼關係呢?試想吃飯跟“老”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關係!很簡單!小孩子的時候,固體硬的東西都不能吃,必須要吃流質的東西;尤其在青少年期間,大吃大喝吃得好像津津有味,幾碗飯、多少菜都吃得下,可是慢慢老了,就咬不動了。其實是不是一定要到老才會這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吃不下飯,所呈現的就是一個老的現象,當然生病了也會有變化。

可見僅僅一個吃飯就很複雜,談“生”也不是只為了維護生命要吃飯而已,不是那麼簡單!為什麼?除了維護生命,與生活的關係上,還要瞭解它涉及到:有錢吃好一點,沒錢吃壞一點,但是這不是生命的問題,維繫生命是講究“營養”,可見為什麼要吃飯?需要營養!要營養幹什麼?維護身體的健康。但是我們要瞭解每一個人的身體是相同的,可是腸胃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不同,吃相同的營養,不一定有相同的結果,可見剛剛一開始解釋“生”的名相,可以知道它不是一定的,營養的本身若要談住相在哪裡?就是營養!譬如有的人一定要吃雞魚鴨肉,那就是一個住相,但是如果只是為了營養,不一定非得從雞魚鴨肉上去取得,至少大家都知道,維他命裡、健康食品中都有這些元素,我們是不是乾脆就不要吃飯,就吃維他命或者吃健康食品就算了?雖然同樣有其住相,但是不能維護生命。同樣的我們不需要吃雞魚鴨肉,也不需要吃這些維他命與健康食品。

在平常的飲食中,蔬果類其實都包含有這一些營養。問題是你對它認識有多少?瞭解了多少你就知道怎麼去把握。所以很多人認為吃素會瘦、會營養不良,那是因為不會吃!同樣是在吃素的前提下,如果來一點花生米、一點糖,甚至塊醬菜那也是吃素,就如我經常說的,除了動物性的食品,你說哪一樣不是素的?能吃的太多了!尤其講到吃素,還要瞭解吃素的目的,與“生”有關係,與“住”有關係,與“老”也有關係,為什麼?譬如說,吃素的目的是避免殺生、培養慈悲心,瞭解這個前提的話,就不會認定牛奶非素食。有些人只知吃素,根本不知道吃素是為什麼?記得以前,有一次我到一個賣麵包點心店,那家店還滿有名氣的,我去買麵包,看到上面寫著牛奶麵包,我要買,結果店員跟我說:「師父!這個麵包裡有牛奶,你們出家人不能吃!」我也不想跟她講許多道理,只是告訴她:「妳賣點心是為了賺錢,你管我能不能吃?妳賺錢就好了!」那個女孩好像有所覺悟:「師父!你講得對!我以後會改。」如果懂得這一些,瞭解真正佛法在說什麼,就不會發生這些錯誤了。

在台灣許多在家眾,甚至出家眾,連牛奶糖都不敢吃,認為只要裡面有奶,不管是牛奶、羊奶都不能吃,認為就像在“吃葷”,那都是不懂得道理。所以要談生、談住、談老,事實上僅僅以一個吃飯為題就可以去發揮、去分析;從法相的建立,其實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吃素、吃葷、吃什麼都是吃飯,可是這裡面,你就要搞清楚生的問題,搞清楚生的問題還不夠,它存在的現象究竟是什麼?關係到“老”;而所謂的“老”,並不是等到年紀七老八十了才叫做老,如果你應該有的智慧、知識經驗退化了,那就是一種老,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也是一種老。可能你會說,幼兒本來就是這種現象,難道也叫老嗎?其實如果以意境來講,相同於“老”,只是年齡不叫“老”。所以我們不要一定把“老”字擺在年齡上,因為它涉及的問題太多,如果能夠把握我前面講的,分析一下,什麼叫“生”?什麼叫“住”?什麼叫“老”,就不會發生這些錯誤了。尤其我要再一次提醒:“唯識”是要法相建立之後,去作了別才能肯定的;如果只是在名字相上打轉,那你永遠不可能知道那個“唯識”是在說什麼!像我們現在把它當成一種新的科學 ── 分析之學、邏輯學,那跟生死有什麼關係呢?佛法講的是涉及生死解脫、成就道業,這才是它的大前提!這一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