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與功德(下)

願力,要能做得到,而且的確可以達到饒益性,就是讓別人得到利益,那才算是功德。所以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修養,一定要具足一方面,這於佛法上講是什麼呢?所具足的是佛法──修養,或是外財,就是資生的財產珍寶,否則就談不上「功德」二字。

 尤其我特別強調,善根,一定要到達某種程度,方有表現功德的資格;也就是你必須在善根上具備條件,使人能得到利益,才談得上功德。

舉個例子,以前曾經講過:過去在關子嶺時,有次下山回寺,買了一大堆素食小包子帶回給常住吃,「法師,你好慈悲喔!」給她們一點素食包子就很慈悲?!還有位老比丘尼,她不是講慈悲,「喔!功德無量。」給她幾個素食包子就功德無量?!所以說,自己能做什麼,你做了這些去奉獻給別人,使別人得到利益。這個「做什麼」包含很廣泛,你有專業、專長能幫助人家、教人家,也可以達到功德的目的。你們有沒有注意一部電影,一個小沙彌什麼都不會做,跟一位老和尚出家,老和尚叫他每天就掃地,地上有很多樹葉、很多髒東西,老和尚就教他:「你拿掃把掃地,不要想到掃把跟那些垃圾、樹葉、髒東西,掃地時,不要去想你要幫我把地掃乾淨。」那變成是一種處罰,而是要去想到:「天天去掃,天天都髒,天天都要掃」,從這上面著手。假使,每天有些落葉、有些髒東西,你每天掃都很輕鬆,你如果說:反正都會髒,讓它多髒幾天,我再一次掃,那你一定很累!這個老和尚什麼不教「你就給我去掃地」,天天都在掃,「你掃的時候,不要想到掃把跟那些垃圾……」最後這個沙彌年齡到了、受了大戒,還是沒有辦法瞭解。可是老和尚還是教他掃地,他幾乎是掃了一輩子的地。有一天老和尚講經時提到一句話,說:「人無始以來帶著很多業,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要去清淨它」,「這清淨的功夫,就像我們拿掃把掃垃圾」,這時這個沙彌開悟了!可是有一個問題,他掃地掃了那麼多年,他難道真的沒有體會嗎?他難道真正沒有發現一些什麼嗎?其實最後老和尚說法講經,提到這件事,只是印證他「掃地就像掃心地」,這是天天都要去掃,就像我們清淨身口意一樣,天天、時時、刻刻都要去做,這樣就能完成功德。所以,德是一種修養,修養是慢慢完成的。可是太多的出家人,出家幾年,跟幾年前沒什麼太大變化,出家十年還是沒什麼太大的變化,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一些習氣還是依舊,於身口意究竟清淨了什麼?就是我前面講的「十善業」,如果在十善業上去著手、下功夫,當然就會完成功德,這種功德不一定是去供養、去布施,那只是個名詞,而是真正你的菩薩行為能夠實現!如果菩薩行為只是有個願,而且這個願不一定自己做得到的話,連願也不成。

 不說別的,五年前我決定寫《華嚴經》,如果要簡單一點,寫「四十華嚴」,困難一點寫「六十華嚴」,最後決定寫「八十華嚴」,這不是願不願的問題,因為我寫稿子是一筆一筆的寫,八十卷的《華嚴經》,僅僅把它抄下來就夠寫的了,一個格子寫一個字、一個一個填,何況這中間還要解惑。當時只是想:「我一輩子從沒抄過經,就利用寫《華嚴經》,等於抄八十《華嚴經》,同時還可以解惑。」寫了五年多,現在才寫到三十五卷,一共有八十卷。在高雄有人問我:「師父,八十卷《華嚴經》您現在還沒寫到一半」,因為這位居士在我面前都是直話直說,「您有把握活到那時候嗎」?如果聽了這句話,你還在繼續寫,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在八十歲過生日時,我計畫一些以後的事,也有居士在懷疑:「您有把握還能活到那時候嗎?」結果我九十歲過生日,他跑到我面前說:「師父我跟您懺悔」,我說:「你懺悔什麼?」他說:「您八十歲生日我起了個妄想,您還要做些什麼事,我那時認為您有把握活到那時候嗎?可是您現在九十了。」我說:「你懺悔什麼?」他說:「妄語。」我說:「那不是妄語,是無明而自己形成煩惱,煩惱老和尚會死掉!」你們要記得我平常講的一句話:「不管修行辦道,或從事一些作務、工作,都要去盡一份心。」為什麼一定要考慮我能活到什麼時候?那就是一種執著!像我去年摔一跤,那段時間同樣可以寫文章,為什麼?因為受傷的是左邊不是右邊,可是我從來也沒有慶幸「好加在!右手沒受傷」,我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反而身邊的人都會想到這些問題,這都是一種計較、執著,凡事我們就盡一份心去做。我教人,一直都說:「錯了沒關係,錯了不要再錯」。人都是從錯誤中走出來的,如果做錯了,別人指責你,會很難受,因為自己已經感覺很難受了,加上外面給你的難受,就會變成惱羞成怒,這不僅對自己沒好處,對別人也沒有幫助。

 所以做一個出家人,學佛、修行辦道就是培養善根,善根雖然不是完整的圓滿,可是至少我們去盡一份心,當然就會有一些成果,這些成果可以形成為功德,因為功德也有大有小,千萬不要認為「我沒有善根」來推卸責任,把這善根抹煞,那功德也就沒機會形成了。要想培育善根使它深厚,就得從十善業上著手;十善業,如果真正能夠達到善了,而且是圓滿的善,就有功德!這份功德就可以使它發揮效用,能使別人得到好處。尤其常常要檢討自己,千萬不要讓這十善業有一個不善,善的成分不高沒關係,只要盡一份心,慢慢就會提升,當然就沒有問題。

 最後有點時間,你們可以提問題;沒有問題嗎?那我來問你們:「功德可以完成福報,福報將來可以到天道去享受,那善根完成的是什麼?」想想看!

我們常說「福慧雙修」,其實善根完成的就是智慧,而功德完成的就是福報!所以一個修行辦道的人,要有福報,培養善根的時間、空間就愈大,為什麼呢?一個食衣住都很安定的環境,才有時間可以去培養善根;那麼我說一句話:「今天在座的大家,能夠衣食住行都不愁,那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