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百法-心所有法(七)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的心所有法,我們已談到“煩惱位”,並介紹過貪瞋癡。因為煩惱的發起有六個條件,「貪」、「瞋」、「癡」是前三個,後面談「慢」、「疑」、「不正見」。「慢」是什麼呢?──「傲慢」。「傲慢」所包含的意境有很大的差別,譬如:「很得意」;如果不會得意忘形,或是不會特別要表現的話,當然都不可能是傲慢,可是有傲慢的樣子,問題是:會不會使自己身心煩惱?或造成別人的身心煩惱?所以談傲慢,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譬如:住房子。有的人想買國民住宅都買不起,即使分期付款,都沒有能力;可是有人住大別墅,價值可能上億;最近媒體介紹,台灣目前的經濟很不景氣,建築業蕭條,很多空屋子沒人要;然而高檔次的高級別墅,一棟要一億五仟萬左右,居然銷售得非常好;從這就可以去了解我們的社會型態,究竟是什麼心態而造成這種情形的。比方剛剛講的一億五仟萬的豪宅,有位官位並不是很高,家裡並不是很有錢,可是同樣也買了一戶,我們不是談他錢的來源,而是談他的那種心理。據周刊報導,人家問他:你買這房子是分期付款?還是一次付清?他說是分期付款。分期付款以你的能力,能付得出來嗎?所以,他說正在拼命的賺錢。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說有位親戚在這裡買了一棟房子,在他面前裝腔作勢,認為很有辦法,他不服氣,而去買這房子。其實買了呢?自己是一種痛苦。

這是怎麼形成的?因為別人的傲慢,影響他的心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買房子的人,是因為不服輸形成煩惱。為什麼不服輸?因為別人傲慢,引起他不服輸。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這個不服輸的人,已有了傲慢的心理。為什麼?他住進去後,在別人面前,同樣也會有點趾高氣揚的味道。為什麼?他住的是「一億五仟萬的大房子」。所以,只是說並沒有傲慢的心,但就是不服氣,好像滿合理,其實呢?別人的傲慢影響了自己傲慢,不服氣,可說是搪塞之詞,只是找個理由而已;難道不住那麼高級的房子,就低了嗎?就真的沒有面子嗎?結果是自己活受罪。所以我們看,傲慢,這「慢」的問題可大可小,當然前提是這種傲慢,可以說人人都難免,問題是會不會造成煩惱?就值得考慮。

所以說「了別」,明了辨別的目的是──不要造成煩惱。會造成煩惱,肯定你就是傲慢。好比你在學校的成績好,或者在工作單位裡考績好,其實是憑自己能力完成的,至於別人怎麼看,你自己並沒有這種心態的話,那我們說,你沒有這種煩惱。可是不要忘了,因為這樣引起別人嫉妒,而造成你平常一個眼神、一個言語,都會給人錯覺的話,也會形成傲慢。所以為什麼說做人難?其實他本人並沒有這種意思;舉個例子,可能人人都會犯,譬如:有人問:「現在幾點了?」在場聽到的人,都會把手舉起來看看錶,如果:其中某人的手錶價值幾佰元,某人的價值幾仟元。某人的價值幾萬元,甚至還有價值一佰多萬的手錶;同樣都是一個看時間的動作,可是那些不如人家手錶價值的人,就會認為對方在耍酷,在騷包,什麼話都有了。為什麼?因為產生了傲慢的現象,而影響到某種心理;他並不是刻意非要怎麼樣,往往甚至於自己都不知道,有這種心態,別人認為你有這種心態,就可以去發現,要使這個傲慢,不造成炫耀,不使別人煩惱或自己煩惱的話,還真的要很小心。所以不要看一個簡簡單單的「慢」字,事實上時時刻刻,可能都會造成這種現象,不管你有沒有這份心,可是別人的感受是什麼?一旦別人的感受不好,別人煩惱,也會影響到自己煩惱。所以,以唯識學看一些問題,往往跟平常我們以「教」、以其他一般看法的差別,就在乎「了別」,就是明了辨別──如何去真正認識、瞭解!

其次是「疑」;一般講懷疑,其實不能講懷疑,應該講「疑惑」。「疑惑」可以說,於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也就因為人人都有,才會造成煩惱。譬如:一個多疑的人,往往是敏感度太高,聯想力太快;可是這並不代表智慧,只能說腦筋轉得快而已,如果一定要用個名詞說的話,並不是聰明,而是自我意識,尤其往往因為疑惑而出了大事情。好比我們看電視連續劇或電影,都會發現因為疑惑而造成江山沒了,親戚朋友造成傷害,夫妻之間反目成仇而離婚,甚至於可以說,影響自己一生。可是「疑」,人人都會、少不了。講疑惑,是說:不要使自己產生迷惑的情況,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傷害者,也就是形成煩惱。談到「疑」,我也說過,疑而不惑的話,倒不是大問題,為什麼?以佛教的禪宗而言,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反而不悟。」可以說,「疑」並不是壞事,疑而惑才是。這種疑,從世間的現實生活中,反而可以顯現出一些道來。疑而惑的後果一定是煩惱,一定是傷害。所以,只說一個「疑」字並不夠,以“煩惱位”來講,應該是講「疑惑」,因為疑而惑,疑而不惑就不會煩惱。往往這種疑,是因為本身不明了而造成的,可是我們是不是每一件事,都真正那麼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必然會有這種現象,譬如我們常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為什麼?這就是無心之過,事實上,既然無心,為什麼會是過錯呢?因為使別人造成了不安,所以佛法中分得很清楚,不只是自己,還涉及到別人。所以人與人之間,以信為基礎,因為「疑」的相反,就是「信」;也可以說,「信」的相反就是「疑」。因為不信,是因為疑而不信。

所以,當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講《法華經》時,居然現場就有那麼多人不信而離開,不願意聽,因為產生疑惑。他們的疑惑在哪裡?佛陀點得很清楚──是沒有得到什麼,認為得到了,沒有證到什麼,認為證到了。那是什麼?就是以聲聞乘的境界去看菩薩的境界,這是境界高低的差別而分不清楚。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想法、看法而去說什麼,往往可能會造成傷害,所以為什麼要提出「疑」這個名詞來?在法相上疑而惑的話,的確那就是造成煩惱的條件。人過於敏感,其實是一件好事,如果把這過於敏感,擺在道上面,的確是一件好事,如果是擺在自我意識上,就不是好事,因為往往造成的是業,我們曉得,「業」是道的障礙。所以佛法中往往提出的看起來都是世間法,事實上了別之後就不會像世間法那樣的結果。譬如:「疑而不惑」,是經過了別之後才能完成。可是,人往往是在疑惑中過日子。我們在電視或電影上,常常可以看到所謂的疑,產生疑心的病態,好像處處都是危機,處處都有人要傷害他。好比:喝一杯茶,擔心有毒;吃一頓飯,也擔心有毒。甚至比較接近他一點,就認為對方有什麼企圖。其實電視、電影表現的都是一些人生百態;人有這些事,才會有這些戲劇。我們看電視、電影,並不是一種分別這戲好不好,而是在其中能體會些什麼?也就是能得到些什麼利益?話又說回來,就必須要從「疑而能不惑」上去著手。

最後談「不正見」;不正見又叫惡見。不正見的內容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取見共五個。所謂的「身見」,就是以色身做為大前提,或是以自身或自我意識;所以「身」有本體的意思,這本體建立在自我之上。身見包含得很廣,不只是四大組合成的色身而已。當然,還是以色身為最容易了別的,可是它的內涵,可說是本體上變化作用的不同,所以不要只放在四大組合成的色身來看;我們的自我意識──主觀意識,感性的或理性的,只要涉及到計較執著的,都可以說,完成的就是一種身見。

其次是「邊見」;很多人說中間以外有兩邊,這是說橫向的,此外還有縱向的,也有上下的。所以說左右為邊,上下也是邊,不能只是左右為邊。「邊」,可以說是一個範圍,這範圍不限於人的、事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有其範圍,可是其中形成的,我們說是問題的範圍。人因為事而顯現問題,因為什麼事?人與人之間起分別而產生問題,可說是建立在問題上,當然離不開的還是人。

其次看「邪見」。邪見,說是偏見也可以,或講主觀意識。為什麼說主觀意識也是邪見呢?因為是不正當的意思,主觀意識就是不正當。我們曉得,有主觀還有客觀的,客觀的是不是正當?客觀的也不一定正當,因為是主觀而反射的作用;所以談邪見,不要把它擺在什麼邪魔外道之見,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邪」就是不正;最簡單的認識,就是「不正當的見解」。

再看「見取見」。「見取」,究竟什麼意思?是從自我的眼、耳、鼻、舌、身,完成的見解,完成什麼見解呢?譬如:看到的、聽到的,從這些所見所聞去分別。分別什麼?這個是好的,我要;這個是不好的,我不要。這是苦的,我很討厭、我遠離;這是樂的,就去爭取。這個取是,因見而分別叫做見取。可是分別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好的、壞的都是取,取的行為是來自見聞,可說來自我們的根與塵,六根六塵完成的。當然「見取」會擺在“煩惱位”,就是說明會造成煩惱。譬如:你親眼看到某人做了某事,可是並不瞭解真實的情況,而以自我意識,去分別取捨的話,往往就會形成誤會,造成傷害,最後自己也同樣是煩惱,別人也煩惱,這是見取見。

最後一個「戒取見」。戒取,可以這麼說,出家的、在家的學佛受戒之後的一種現象。「戒」是以律為基礎,律就是一種限制、要求。我們談規矩法則,都是一些限制要求,稱之為律。可是為什麼要以戒來說呢?因為戒是告訴你,不要去犯錯。可是人於所犯的往往自認為沒錯,甚至於錯了,還找很多理由來說沒錯,這都叫戒取。因為你所見的,是依於自我意識。常常一位學佛者受戒之後,知道了「戒」,往往會讓你,看別人,動不動就說:「你犯戒了」、「你破戒了」,其實這就是一種戒取的現象。如果說你取,得到是利益的話,當然這種戒取就不會造成煩惱。如果因為懂得這些,就要去說他人的話呢?可能就常常會造成自己以及他人都煩惱。舉個例子:我們經常可見到一些學佛者,知道別人也學佛,看到一些不如意,就爆出一句話:「你是學佛的人,受過戒,怎麼還這個樣!」假使造成煩惱,這就是戒取見。因為你認為人家犯了,其實可能是誤會,好比說:以菩薩法跟聲聞法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你並不完全瞭解,結果,自己煩惱了,別人也煩惱,這是講不正見;其實它強調的是──以自我主觀意識去看不正、偏邪這些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