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應有所磨鍊

    在中國古老的幼學瓊林啟蒙教育《三字經》,其開宗明義即闡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文/健航 

在中國古老的幼學瓊林啟蒙教育《三字經》,其開宗明義即闡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因生長的環境不同,生活的方式不同,教育程度的差異,從事職業性質的不同,在某些事物的認知上,因而就產生了差距,甚而不相信服;因此,在待人處事方面,出現了許多怪異的行為,在言行舉止,思維邏輯上,出現許多偏差的想法,或偏激的手段,更見怪不怪了。但一旦面對己從所出,或從己所出的親人時,所表現的又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那裡面含有著「愛」,而它又是生命的原動力。

若以說文解字來分析說明,此字乃「受」字中加上一個心字,而成為「愛」字,其意有二,一者乃授予者之心意,二者乃接受者之心思;二者之間之互動有所相應,才能完全表達其所表達之意,而有所行為結果,也因此有了因果關係。吾師  雲老禪師說:「愛,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有各種不同的感受結果;但唯有表達與感受的同時,雙方能夠相應才是融洽。」若以一個出家人而言,與其言愛,不如說──慈悲──要來得恰當。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即已悟道,而於一偈明心見性,蒙五祖垂青,付諸衣缽,而見諸於世;但其十五年的獵人隊生涯,持戒行忍才是其成功的基石,也因這段時日之磨鍊,其心智更加沉穩,使其智慧更加圓融,而為後人留下了典範,名垂青史。

《四十二章經》中說道:「剃除鬚髮,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每位出家人,當剃度圓頂之時,主法和尚都會問:「汝是否自願出家」,「汝父母同意否」;當刀起髮落之時,昨日種種已由今日死,明日種種已由今日生;也應有所認知,「過去的我已逝去,現在的我將重生,未來的我應有所成」,因為我將為眾生所有,為眾生所用,為眾生而活,如果凡事仍在分別計較,緣境現前仍未免起心動念,那與普通人有何區分;如果凡事權衡輕重,有所抉擇,頂多達到聖賢的位階,於是必定要效法世尊,慈悲喜捨,眾生平等,方能成就菩薩,甚而成佛。

恩師之訓勉:「如果,一個人在短短的幾十年當中,不能面對現實中的屈辱與難堪,誠懇地以忍的工夫去化解;那末,過去那些無始以來所造之業,又如何能得清淨?當然,也就更談不上是個出離塵垢的修學行者了!」因地發心,伏斷無明,為修行之首要,審煩惱根本,意擇圓根為發行之原由。身、口、意為修身之根本,其中以修口為首要,調適五蘊,口為禍患之根源,殺身之助緣,因此,不能不謹言慎行,凡事三思而後行。如何下手,應以耳根為初心,以攝心軌,安住道場,天下之音聲,盡入吾耳,吾不住其於耳,聞天下之事,皆不住其於心,唯聞己之過而從之,因為護短心內非賢,改過心生智慧;古德言:「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於行者之道上豈能不慎哉。

恩師云:「煙囪不冒煙不是奇事,禪行者不甘寂寞才是奇事。」人由赤裸裸的孤獨而生,因業而著衣覆體,又孤寂的悄悄而逝;人一生中的光環無數,起落無數,其中的榮、辱、功、過更是無以計算,如何度過這種種的環境,而走到生命的最終,不外乎有所原則,及為五斗米折腰,盡一份自我的責任罷了。但是,身為一個出家人,則不盡然,因為業已無我,許多的事則需有所考量,方能有所成就。出家人,理應安分守己,克盡職責,以弘法家務為樂事,那將如何下手呢?不外乎,戒、行、忍三者,由此三者入手,勤修身、口、意,必能由凡轉聖,雖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成就,可是必能不失人身,永披袈裟。

以戒律為依皈,凡行、住、坐、臥,食、衣、言行、舉止,都要以戒律為主,有所行儀也須符合戒律,方不失威儀;以行持為規範,於舟、船、車、馬,寺、室、堂、院時時謹記,身為沙門,要教化眾生,啟疑解惑,為人所景仰,為人之表率,時時不忘世尊之教誨,時時不失身分,方稱精進;以忍辱為躬行,古諺語:「心字頭上一把刀。」禪門兩大高僧,寒山與拾得間的問話,充分表現出忍的工夫,及其境界。《瑜伽論》云:「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古德言:「忍則眾惡無喧,讓則尊卑和睦。」無住禪師云:「攝己從他萬事皆和,攝他從己若事統起。」  老禪師說得好:「如果某人真想改變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那些所謂的難堪、困擾、委屈,當做營養、維他命,補藥一般吃下去。」真乃一針見血之訓示,屈己者處眾,方才稱得上真修行。

身為沙門,不要忘記自己的身分,須隨時觀照自心,起心動念之時,是否該撫首摸頭,深深自我檢討,深深省思,所為何來,畢竟人不可離群而索居,  雲老禪師說:「相處之道,是一種容忍的哲學,適應的藝術,在人生旅程的時空中,於人與事的問題際遇,發現人我原本就有差異;因此,容忍與適應,可以於試著去接近和認知中發揮出來。」又云:「如果說『道』像漫長的臺階,那麼『修行』將是耐心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工作。」

於此其間,能了解多少,於人如此,更何況身為比丘,於修行的道路上,不可狂亂無拘,而是應有所捨,認清自己,深入經義,才有資糧接引眾生,修行辦道,成就了生脫死的道業。  恩師云:「不要盡顧別人說什麼?必須深察自家會些什麼?閉起門來夜郎自大,面對行家啞口無言,試想看,別人可能會說些什麼?」祈願出家道心不退,生生世世常披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