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開示之心得感想

文/大樹

環境

人從小到大歷經許多不同的環境,每個環境都會遇到人與事的問題,因此都會各自制定不同的規矩法則,例如:在家中要遵守家規,在學校要遵循校規,在工作場所裡要遵照公司規章。但即使有了這些規矩法則,人事的問題仍是存在,並不會因有了明文規定,便不會發生人事的問題,生起無明煩惱。

導師於《白雲深處.環境的適應性》中提到:

基於「人、我」離不開環境的相處,而環境的構成要素,恰巧又離不開人與人及人與事;於是,相處中的實際利害,便有「為人、處事」的不能避免的問題。

因此,環境的大前提,建立於「人、事」兩個重點;於是,人生的道途上,為人與處事,便成了必須學習的兩大課題;或者說,就是生命與生活所組成的人生哲學。

但是,深刻的探討「人、事」二者,互為因緣,關係緊密;也就是說,有人便有事,有事便有人,因人而緣事,因事而緣人;人與事,原本是分不開的,就像是生活與生命。

導師曾說過:「修行是當外面的色塵緣境跟自己打交道,引發自己發生問題的時刻。自己的身口意行為是什麼表現,不好的去修正它,好的使它更好。」

也因有外面的色塵緣境,才有機會修正自己,因外緣不發起,業就無法顯現,業無法顯現,便無見道的機會。就因為有外面的色塵緣境,才有機會見到自己的業習,但假若一直耽著於業的迷惑當中,那麼永遠只能見其業,隨業再造業,永無機會見其菩提大道。

人是帶業而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因此,每個人都各自帶著種種不同的業習,而在相同的環境下,很容易因相處而擦出火花,引發個自不同的心識變化,接著問題便產生了,煩惱就跟著來了。

會有煩惱,因起了分別心,生起了計較執著,從人事中去計較執著誰對或誰錯,誰是或誰非,誰應該或誰不應該,在相對中不停的打轉,非得爭出個誰勝誰負。但爭贏了又如何呢?也不過爭得那人人視之如命的面子,而失去了最寶貴的人的情誼,事的圓融。

導師於《思路》一書中有一小則如是說:「是誰,在製作貪、瞋、癡、慢、疑、見等諸多煩惱?是誰,共相造作一切諸業?是誰?與諸物相造作能所相應行?哦!自我,自我,兼具污染與清淨的自我!」

煩惱不是任何人加諸於己身,都是自找來的,是自己被色塵緣境的表相所迷惑,在相上打轉,執著於相上,這不都因自己的貪瞋癡所引發而起的嗎?

想要淨其業,調整自己的貪瞋癡,要有其方法。導師說過:「佛法不是武器」,並非以佛法中三無漏學的戒定慧當為一種武器,來消滅自己的貪瞋癡,而是藉由戒定慧來修養自己,讓自己原先強烈的貪瞋癡,慢慢由強變弱,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才有機會將無量的業,漸漸減少,漸漸清淨。

導師於開示中說:「當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不要想到別人在做什麼,一旦這樣想,煩惱就來了。」這不就似我們千佛山家風?

不管人家對不對

自己一定要對

做對了是應該的

做錯了趕緊懺悔

簡簡單單幾個字,在在都是告訴我們,要求自我,不可要求別人,要求自己不要去計較,否則只有讓自己處於煩惱中。但要不起煩惱,並非一句我不煩惱,就真不煩惱了,得去面對煩惱,認識煩惱的所在處,才有機會真正化解煩惱。否則猶如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導師的心地發明「止觀法門」中道出,「止: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觀照菩提,察覺、返照。」「舉凡所有的起心動念,必須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當無明煩惱發生時,唯有面對它,深入的認識研究問題,是那個環節出了狀況,還得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何當下會有強烈的反應,冷靜反覆的運用思惟。導師曾說:「將好的與道相應的留下,不好的與道不相應的放棄,而後察覺到“我”,並進入自我返照,突破自我意識,才有機會發現菩提的道諦。」

自我勉勵

導師曾說過:「要做到無著,的確必須要有些過程。」「無著,必定是少不了有所執著,要怎樣一步一步去突破,這些執著的有,使這些有所執著慢慢愈來愈少,雖然顯現的那種無的成份不是很好,那倒不要緊,問題是有沒有去做?突破那些“有”,也不是一下可以做到的。」

修行如吃飯般,餓了吃,吃了飽,飽了又餓,一來一回,數數回回,直至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學佛行者唯有依教如法修行,才有機會從業我突破到道我,從道我突破到無我的境界。

佛說:「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即便是痛苦不堪,也要堅持下去。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為的就是幫助所有凡夫眾生,要天助還得先自助,因此,自己怎能不正勤精進,勇往直前呢,堅信只要依教如法,努力不懈,積沙成塔,終有見道成道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