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七集(下)

若以「虛空」來說的話,虛空本身沒有「有」的存在。之所以「有」,我們曉得,太陽有時有、有時沒有,是不是都沒有了?我剛剛說過,東半球有太陽時,西半球就沒有。以整個地球來講太陽還是存在的,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轉到這一面就能見得到,轉到那一面就看不到。看看虛空中有雲彩,旭日東昇時看到的雲有彩色,或黃昏時候有太陽,看到的雲彩也有彩色;可是大白天看到的雲呢,可以說不是白的就是黑的。同樣是雲顏色變化那麼多,難道虛空本來就有嗎?不只是雲的變化,顏色的變化、形狀的變化,都不是虛空在掌控,也不是虛空本來就「有」,而是依於這些雲的本身、顏色本身的因緣法則形成的。所以說因緣所生法,是依於什麼樣的原因加上什麼樣的助緣而有這些雲。就像海水,我們看看,每年世界各地如果以任何一個海洋的區域來說,在這個海洋的區域四周,多少河流的水灌進這海裡,為什麼海不會滿到我們住的地方、高的地方去?還是在海平面上?最高到所謂漲潮的一個高位,最低到落潮的一個位置,沒有看到海水滿出來。所有河流的水流到海裡,到哪裡去了?當然大家很容易了解這理論,因為太陽的熱度把海水慢慢蒸發;也就是說海水是來自大大小小的河流,海水的本身經過蒸發轉化為雨水,不止是雨水,還有露水、霧水……可以說一直在循環變化。以佛法來講這種現象,即所謂「此有彼有,此無彼無。」這是說什麼?假使以太平洋來看,太平洋的環境跟其他如印度洋或大西洋的環境來講,也不一定都相同,但還是一個「有相」的相同。可見是一個「有」的相,不是一個境界。

談境界,的確依於自己本身到達的修養程度而說,相同的境界還可勉強表達,可是很難表達得清楚。但這種境界,要說它怎麼形成的,關係到一些因緣、因果,倒是可以說。「圓覺」怎麼形成的?先要了解圓覺的本身,圓覺本身是像虛空一樣,所以在佛法中說虛空往往是談境界的最後。如果不能把握,盡在「有」上、盡在不能把握的「虛空」上去鑽牛角尖,連體會、理解也摸不著、看不見、聽不見,等於白說嘛!其實在任何環境,你張開眼睛看,假使以現在這間錄影室來講,除了這些存在的物質(物品),可以看得出一些有相之外,其他呢?其實都是空啊!就可發現,一定要有這些有相才能顯現出空。所謂「利用空間」是什麼?譬如:一塊地荒蕪在那裡,根據政府的法令,可以蓋房子。原來是塊空地,一棟房子蓋上去,是不是那個空不存在了?那是這棟房子顯現在原來的空相裡,這是大的看法。那小的看法呢?假使蓋了一個社區,中間有個中庭,中庭有中庭的空間;再看每一戶,家中每一個房間,任何地方都有空間,那即是「利用空間」。可是你能不能說出,這個空的境界呢?還是只能說,在這個空間所顯現的有相!可以說,要說那個空的境界,的確,無從下手。也就是我剛說的:人家問我,成佛後又怎麼樣?其實還是可以回答。未成佛之前,你現在是什麼?如果說只是一個人,那為什麼離不開財色名食睡?離不開所謂的喜怒哀樂?為什麼還是離不開感性、理性的這些……?因為你是個人!如果到達了佛陀的修養,完成那種境界的話,這些東西都不存在了。這些東西,如果已經都不存在,用假設的方式去看佛陀的境界、你說成佛以後怎麼樣,還是可以聯想、也可體會,可是絕不可能用文字、用語言去表現。

事實上經典上談的,都是從有相如何轉化,而後到最後突破,這是一個基本理論、一個原則。如果「無我相」你要直接說「無就是沒有,無我相就是沒有我相」,因為這種名詞解釋,造成多少誤解呀!假使:吃飯的時間到了,有個出家人說:「我感覺有點餓了。」會餓是人的現象啊,就是「人相」。若你不懂佛法,就說:「你是個出家人,修行那麼久了,怎麼還有『我相』呢?應該『無我相』啊!」如果用這種方式來看,那不僅是說你不懂得佛法,簡直從來沒有聽過「佛」字才會講這種話,為什麼?人相、我相,還是不離於人的基本!有我相、無我相,還是依於有那個「相」,才來談有、無。如果一個活生生的人,像我出家到現在已經八十年了,出家八十年應該修養很高,是不是飯也不要吃了?衣服也不要穿了?什麼都不需要了?別忘了,我現在還是一個人。至少我這個人的相,還存在吧!人的相存在,而人的機能你能否定嗎?這就是我們一開始只是去探討它的境界,而不去談境界之前,或境界究竟怎麼形成的……,那種種的有,把這些有都撇在一邊。如同煩惱來了,唉!搖搖頭:「算了嘛!」甚至講:「煩惱有什麼用呢?你何必煩惱呢?」這都叫廢話!是人,能不煩惱嗎?是人,能沒有煩惱嗎?因為人有煩惱、會煩惱,所以才需要佛法、從道理方法上學習如何去面對煩惱。

要曉得,面對煩惱還要有修養呢!沒有修養,煩惱都來不及,怎麼讓自己冷靜下來?怎麼去心平氣和的面對?那是要有本錢的!這種本錢就是要修養。唯有具備了修養、面對煩惱、然後去認識它,從中認識還得要深入去研究、分析,最後才能發現一些什麼。若把煩惱搞清楚了,這煩惱就很容易化解;如果煩惱沒有搞清楚,煩惱就化解不了。當然要化解一定有方法,認識只是一些道理,還要有方法才能化解。所以說學佛要學佛陀的道理、佛陀的方法,如何從認識轉變為修行、去完成修養。常聽人說:「唉!這個人那麼沈不住氣。」「這個人講話那個樣,一點修養都沒有。」修養是曾經修行完成的,從來沒有修行,就不可能有修養。那修行,就必須針對身口意: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唯有去發現我們行為上的偏差,怎麼樣調整它,使它沒有偏差,發現它的缺點,使它沒有缺點,才叫做修行。

所以修行的本身,是針對「有」而說,不是針對「空」而說。好比說:煩惱來了,我們怎麼把這個煩惱化解掉?這種煩惱化解了,顯現的現象就稱之為「菩提」;「菩提」還是一個有相,並不是個空相,煩惱是有相,只是轉化了煩惱,另外顯現的有相。如果煩惱是一種傷害的話,那菩提是一種利益,還是個有相,要怎麼樣才是空相?連煩惱也沒有了,菩提也不需要了。還有煩惱、還需要轉化,還是在有相;真正任何煩惱都沒有了,當然任何的菩提也不需要了,此時是什麼境界?它不是一個有相的境界,是一個虛空的境界。所以依虛空來談圓覺,就是說它的境界達到一個圓滿的境界;圓滿的覺悟,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那就是像虛空一樣的境界;那怎麼形成的?這才是涉及到道理方法、才涉及到修行修養。如果只是先怎麼樣從境界上希望抓住什麼、從修養的結果上希望一下就抓住什麼,那是絕不可能!就像我們肚子餓了要吃飯,吃飯時還得一口一口的飯、一口一口的菜慢慢嚼、慢慢嚥下去,然後才能飽。那你說,反正要吃這麼多飯、這麼多菜,乾脆一口全吃下去,即使你有這個能力一口吃下去,我告訴你,會消化不良,承受不了。所以佛法沒有易行道,更沒有快速成就的方法!可是很多學佛人往往不在修行上下功夫,也不知道修行究竟要用什麼方式才是對的。

我常說,修行發起精進心,不要像「山洪暴發」,因為「山洪暴發」,來得快去得也快。要像什麼呢?要像「細水長流」!所以,學佛急不來的,要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當然要想達到圓覺的境界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必須付出很多,絕不是抓住一個什麼方法就能夠成就,佛法沒有那麼簡單。即使釋迦牟尼佛也從沒說過有這麼簡單的道理、方法,因為他自己曾經經歷的也不是那麼簡單、那麼快速。我們現代人講究,怎麼樣簡單、怎麼樣快,一個人無始以來造作的業那麼多,要點點滴滴去清淨;在清淨的過程中,要有相當的修行精神;修行的精神還必須要配合道理方法,你想怎麼可能一下就清清淨淨?就像洗衣服,洗一件衣服,那個領子要花的功夫還特別多,其他部份好像很容易就乾淨,這說明什麼?愈髒,假使說業愈重,那要用的功夫就愈多;業愈輕呢,當然用的功夫就愈少。如同領子因為與脖子經常磨擦所以很髒,要把它弄乾淨要費的功夫就更多是相同的道理。想想看,為什麼我們常用洗衣機洗衣服?因為又快又簡單;可是話又說回來,那是洗衣機在忙碌、洗衣機在那裡動作,依你個人而言,本身並沒有在洗衣服。可是我們也不能用這種方式,要人家幫你洗衣服或幫你修行,畢竟佛法強調「個人修,個人得」,就像吃飯一樣:個人吃,個人飽,這不能假手於人。我常說自己不從修行上下功夫、不具備修養、不能達到要求的那種標準的話,即使釋迦牟尼佛也幫不上忙,因為佛法是依於業來顯道,業自己作也要自己受;道呢?自己修也是自己得,都是依於自己來說的,沒有人可以代替。畢竟「業」不像髒了的衣服,可以委託洗衣機幫你洗。

從這上面也可以聯想到一個問題:現在很多人做功德,就像交給洗衣機去洗。這中間有一個什麼動作呢?要有錢買洗衣機、有錢付水費、電費,而且還要動手去按洗衣機的開關,還是要付出。可是這種付出絕不是像修行辦道,要人家可以像衣服髒了委託洗衣機洗乾淨,絕不是我們現在講做功德、供養三寶、供養所謂的仁波切、法王之類的「哦!我供養的愈多,功德愈大,當然我就可以委託他們,可以幫忙消業啊、可以把我的業障除掉啊……」不可能!因為自己造的一定要自己承受!如果可能的話,佛法中沒有「因果」這種說法了。有其作因必有其受果,這是不變的因果律,修行辦道也是如此。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這些方法,就等於「我衣服髒了,交給洗衣機幫忙洗乾淨就好」,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業」不只像衣服髒了,業是你自己造作,要自己承受。道也是如此,自己修養一定是自己得到!

總之一句話,我們要把握的是:學佛、修行辦道,千萬不要在境界上去想一下抓住什麼,或在結果上面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如肚子餓了,裝那麼一碗飯,為什麼古人說得來不易?不是你得到這碗飯不容易,而是這碗飯裡的每一個顆粒,它形成不容易。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一碗飯為什麼得來不容易?我就是沒有錢去討,人家也會給我一碗啊。」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那是忘了所謂得來不容易的境界是什麼?這境界裡說明什麼?碗裡一顆一顆的飯,是從一顆一顆的稻子,把殼去掉,然後加工成為一顆米,可是這粒稻子形成之前還要經過播種、灌溉、施肥……那些農夫付出多少,而後才有稻子?稻子要轉變為米,碾米工廠又要付出多少?最普通的一些東西,我們都需要知道那麼多的道理方法,那你只是從概念上說「這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很容易」,天底下沒有容易的事、沒有簡單的、沒有那麼快速的事,何況是學佛!這一節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