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法宴

                                                                                                     文/野人

記得第一次在菩提寺遇到老和尚即向他求法食,問「入流亡所」的下手處。他「不答」。當時心頭卻似靈光一現,感應到「這位是蓬萊真修人」,「入流亡所不是我現在的食物,太硬,嚼不爛,吞不下」。於是滿心歡喜地改口:「今天買了二十多本您寫的書。我會先從《修行法要》及《觀行法要》開始看。等到打下一點基礎後,再來請教。」幾年下來白雲書坊出版的及電視上播出的幾乎收集完備,我的「問題」都可以在這些著作及演講中找到「解析」。直到今年2月1日寫完〈黃帶的三蘊調理〉(見251期,四月刊)時才產生「不得不問的問題」。「調理五蘊」的道理方法是老和尚以八十年智慧經驗集佛法之大成為千佛山眾所發明的。未學此法之人只能依《心經》所述為基礎,亦即把大菩薩的「空、無」倒過來讀,就是在說凡夫之「有」。凡夫所行之道是「有」六根,六塵,六識乃至色→受→想→行→識(五蘊)。這個流程在一剎那間完成,通常是業果(亦即種子因)。再次動念之時,五蘊流程又啟動一次,又形成業果。如此反覆輪轉,像唱針在二維(平面)的唱碟上一圈圈地劃過般「輪迴」不已。「調理五蘊」之法是從「想行之間建立間隔」起步,再「止於一念且不離此念」地進行「非想」的流程,以期「與道相應」形成道果。這個流程如依《心經》所示「凡夫之道」來思惟就會格格不入。譬如〈黃帶〉一文中討論「受想行」三蘊時已不得不觸及色蘊。又因「間隔」已建立,行蘊及識蘊尚未發生,根本不存在。可是依「調理五蘊」的道理,心生之識蘊明明參與了所有的「非想」。是故在文中對於識蘊連碰都不敢碰。

三月二十三日是智源師剃度出家的大日子,特地去觀禮,因而得到兩次與老和尚單獨長談的機緣,拿出繪製的平面流程圖及註明的許多疑點求他解惑。這場法宴是我的第一餐,也是痛心的「最後一餐」。他沒有為我講解「五蘊調理」之道,只是就我的問題「點」出新思路的關鍵。回答的方式則有三種:一、不答;二、「讀」問題;三、答非所問。

一、「不答」:這是一種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感應,或可說是老和尚以大智慧發出大能力與我相應,抓不住則當面錯過。「為什麼老和尚一句話都不說?」「只是一句很普通,像聊天一樣的話啊,他為什麼不答?」沉思了十天,終於豁然開朗。原來「凡夫之道」如任脈,「五蘊調理」之道如督脈。拿任脈的流程不能解釋督脈的流程,反之亦然。但兩者必有相通之處,否則不能構成人體。這個「不答」為我打通了任督二脈。

二、「讀」問題:三問三答中,我兩度質疑其矛盾之處,老和尚不但沒有翻臉,還仔細思惟分析懷疑是否他的書中有「排版」的錯誤。最後終於「讀」出問題的根源,使我了解了從意根到法塵之間的關係(見附圖)。這個示現讓我真真實實地體會到為什麼他常說:「我一生都在『讀』,到現在還是在『讀』。」真正的「讀」必須發自慈悲心,由此展現出的智慧與修養才能幫助他人,是真菩薩。

三、「答非所問」:問:「眼根接觸到一朵花(色塵),眼識辨別是一朵紅花。一直到色蘊,呈現的還是一朵紅花。這兩個『一朵紅花』有什麼不同?如無不同,為什麼兩者之間搞得那麼複雜(見附圖)?」半晌後,答:「還有粉紅的呢……還有有毒的呢……還有無毒的呢……(見附圖)。」這個示現道出了多少義理的秘奧,多少禪思的活潑,多少境界的廣闊!除了助我完成「機制流程圖」,其間開拓的思惟空間之大,這一輩子都用不完。

四月三日,十天之後,在菩提寺知客堂外的走廊上完成了貫通任督二脈,具三維結構的流程草圖送呈老和尚檢視(見附函)。經他認可後,於四月廿八日製作成詳圖(見附圖)。此圖完成的只是「法塵」,只是一套完整的工具而已。開始運用之時才進入「色法」的領域。工具的精密度和應用的成熟度均有高低層次之別,固然可以自己摸索,但向有成就的先進們請益當可節省不少時間。

吾師驟逝,還有好多細節「想問也沒有機會」了。引語是《禪宗語錄》第20集的完結語,於五月廿二日老和尚圓寂四日後在電視上播出的,聞之不覺心酸淚下。但是他在這場「最後的法宴」所恩賜的足夠我這不肖弟子「吃喝」不盡了。感謝恩師,一齊吃餅喝茶去吧!

附:五蘊調理機制流程圖。

老和尚尊鑒    肅稟者:謝謝您老3月23日恩賜問法的機會。一席長談,深思數日。現知那張二維流程圖只能解釋凡夫未經調理的歷程。必須把它化為三維的立體結構方能納入「調理五蘊」的機制。因五蘊即我,三維的考量,基於人是生物,只能存在於三維世界。人的生理機能中,許多都具有循環性,如心室──動脈──靜脈系統;而主宰生理的生物化學系統全部含有循環機制。是故,依自然性,三維圖不僅要具每一個介面間的連貫性,還需循環性。此外,需要包含  您所教的:從根塵識、五蘊,到第八識,加上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並以《修行法要》《觀行法要》為核心──這是「軟體」部份。「硬體」的表現,比較了許多範例,包括物理的,幾何的,電腦晶片,甚至「數獨」遊戲。最後選擇DVD 50片裝盒的架構:圓盒是「我」的整體,中間的柱子,從「止於一念」的那一點開始,串連起非想的流程;每片DVD代表一次五蘊加第八識的運作及動能;產生的非想回流第八識構成縱橫循環系統。寫〈黃帶的三蘊調理〉時那種不得不觸及色蘊,並把識蘊硬性鎖住的尷尬,迎刃而解。「理」通了方能「解」,並付之以「行」。但唯恐其中含有致命的缺失,乞請檢查,以便遵循。肅此敬達  恭請

誨安

                                                                                       生馮紀游  敬上